大学生是应该多参加活动还是只认真学习?

如题所述

大学就是进入社会前的预演,只不过相对社会比较简单,但相比于中学却又决然不同。

大学与中学最大的不同在于自主管理:一是自我的时间变多了;二是自我主动权增大了。

大学生活最为丰富的地方就是名目繁多的活动。对于学习与活动两者如何取舍的问题,个人认为如果能兼顾是最好的,不能兼顾时必须以学业为重,毕竟学业是一切之本。

但大学里又不能完全只顾学习,毕竟大学也是发展能力的关键期。“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时代早已经过去了。大学生必须对社会保持一定的关注度,培养自己的社会责任感。所以,活动也是要参加的。

01 对于这些学校活动参不参加呢?个人认为应该从三个方面考虑

一个方面是看你自己的兴趣爱好以及自己的能力。如果自己不是很喜欢,自己能力也不很突出,就不要去参加了。有时参加后感觉是浪费时间,没有收获,而且弄得人心力憔悴。

二个方面是看活动对你的能力提升和专业相关的水平有没有助力。如果有,尽可能去参加。如果没有,参照第一点。

三、公益爱心活动,尽可能挤出时间去参加。参加公益活动对情感、心性的塑造以及对社会的深层认知很有帮助。

当然,所有的活动都是人做的,活动做得好与坏也取决于参加活动的人。不可能所有活动都很完美。自己也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以及保持参与的积极状态。如果只是以混的心理去参加,肯定是得不偿失的。

02 如何让大学生活变得丰富有意义呢?

一、加强自主学习意识

刚刚进入大学时,可能对大学生活不适应,尤其是学习上再也没有老师的督促与追查。所以,尽快转变思想,竖立自主学习的意识。大学对自学能力要求较高,千万不要满足于“60分万岁”,尤其是专业课,他是你将来进入社会的能量储备。必须学扎实,并且还要能够学以致用。

二、丰富自己的大学生活

大学里,不仅要学会自主学习,还要学会如何玩。成绩固然很重要,但是只顾成绩也是不行的。

首先,要对所在大学以及对大学所在的城市的人文、地理环境有充分的了解。以丰富自己对社会的认知。

其次,大学是培养人的综合能力的,也对个人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养成有重大意义。

大学同学来自五湖四海,各自的文化背景、风俗习惯不一样,导致同学之间的思想意识有较大的差异。所以说,大学也是一个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舞台。在大学这个舞台上要各尽所能展示自己,磨砺自己,让自己百炼成钢。

三、对未来有清晰的认知

不要随波逐流,看别人逃课,你也逃课;看别人打游戏,你也打游戏。结果昏昏噩噩一个大学过完了,什么也没学到,什么也没长进。

首先,图书馆是必须经常去的地方,那里会让你静心养气,充满自信。最好把优秀奖学金拿到,这既可以解决你的一部分生活困难,也是你能力的证明,还为将来就业找工作增加些底气。

其次,趁年轻,多拿几个与专业相近的证书。

最后,从大二专业开始,就准备考研吧。社会的发展对学历的要求只会越来越高。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6-08
我认为大学生在学校中应该全面发展,学习可以提升自己的学术能力,而参加一些有意义的活动能够增强自己的社交能力,两者可以共同参与。
第2个回答  2020-07-23
大学生不应该只是学习。大学是一个小社会,只埋头学习是得不到好处的。在学习的同时,必须积极的参加各种活动。拓展自己的各种事业。结交一些朋友打下一些关系。
第3个回答  2020-07-22
两者兼顾最好,学业非常重要。但是一味的学习,而脱离生活也不行。参加一些社会活动,既能增长一些见识又能在枯燥乏味的学习当中放松放松。
第4个回答  2020-06-08
应该多参加活动,书本上的知识需要通过实践来转换,读死书并不是一件好事。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