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动物是利用超声波来导航的?

如题所述

并不是,常见的动物中,只有蝙蝠和海豚这俩特殊的哺乳类动物(一个可以上天,一个可以入海)是经常应用超声波去定位的,其他的物种没有常见将超声波应用于自己生活中的。

1、飞蛾——扑火(光亮的地方)

飞蛾等昆虫在夜间飞行活动时,是依靠月光来判定方向的。飞蛾总是使月光从一个方向投射到它的眼里。飞蛾在逃避蝙蝠的追逐,或者绕过障碍物转弯以后,它只要再转一个弯,月光仍将从原先的方向射来,它也就找到了方向。这是一种“天文导航”。

2、萤火虫——发光器的闪光信号

和飞蛾差不多,也是靠光信号来进行定位和活动的。萤火虫有专门的发光细胞,在发光细胞中有两类化学物质,一类被称作萤光素(在萤火虫中的称为萤火虫萤光素(Firefly luciferin)),另一类被称为荧光素酶。

荧光素能在荧光素酶的催化下消耗ATP ,并与氧气发生反应,反应中产生激发态的氧化荧光素,当氧化荧光素从激发态回到基态时释放出光子。

3、猫头鹰——目光如炬

猫头鹰的视觉敏锐。在漆黑的夜晚,能见度比人高出一百倍以上。猫头鹰瞳孔很大,使光线易于入眼,视网膜能辨明暗的能力非常丰富,对弱光也有良好的敏感性,适合夜间活动。

另外,猫头鹰眼中有3张眼睑,上眼睑会于眨眼时放下,下眼睑会于睡觉时盖上,而中眼睑是一线状组织,会于眼面上下移动清洁眼面。不同于其他鸟类,双目向前,视区重叠,可因此分辨距离。

同时猫头鹰是色盲,也是唯一不能分辨颜色的鸟类,除了某些过惯了夜生活的鸟类,如猫头鹰等,因为视网膜中没有锥状细胞,无法辨认色彩以外,许多飞禽都有色彩感觉。

扩展资料:

三者的生活习性:

一、猫头鹰

猫头鹰一旦判断出猎物的方位,便迅速出击。猫头鹰的羽毛非常柔软,翅膀羽毛上有天鹅绒般密生的羽绒,因而猫头鹰飞行时产生的声波频率小于1千赫,而一般哺乳动物耳朵是感觉不到那么低的频率的。

这样无声的出击使猫头鹰的进攻更有“闪电战”的效果。据研究,猫头鹰在扑击猎物时,它的听觉仍起定位作用。它能根据猎物移动时产生的响动,不断调整扑击方向,最后出爪,一举奏效。

二、飞蛾

蛾类从旁观者看来,好像显然地会被光所吸引;但事实上更准确的说法是“因为飞蛾头晕搞不清楚方向”而围绕着明亮的物体盘旋。蛾类利用光线来作为罗盘导航,且进化成会利用眼睛里固定的部分来接受光线。

只要光源十分遥远像是太阳或月亮,飞蛾眼里所接收到的光的角度会近乎一致地平行,这时飞蛾只要大约朝直线方向行进,视觉成像就能维持不变。

但当光源非常接近时,如果飞蛾依旧直线地行进,在移动的每一瞬间其所接收到的光的角度都在改变。所以飞蛾为了要去适应这种改变,就会变成从旁观者看来好像是螺旋状地朝光源前进。

三、萤火虫

萤火虫依其生活环境区分为陆栖和水栖两个大类,前者占大多数。陆栖萤火虫幼虫多栖于遮蔽度高,草本植被茂盛,相对湿度高地方,水栖萤火虫每一虫态都有不同的生态栖位;蛹期在水旁边度过。成虫则以雄虫及雌虫分为水上方开阔水域及水边的植物上,卵产于岸边。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猫头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飞蛾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萤火虫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