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民用住房是不是减隔震建筑,减隔震建筑的要求是什么?

如题所述

近期以来全球火山、地震活跃,比如:我们国内的青海海北州门源县6.9级地震以及江苏常州市天宁区的4.2级地震等都登上了热搜,而且让很多人第一次近距离感受到了地震。



随着大家对防震减灾工作的重视,也有越来越多人逐步关注到更好的抗震新技术——“减隔震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大家问的最多的就是“怎么知道自己住的楼房有没有减隔震”、“怎么识别是不是减隔震建筑”。



鉴于这样的情况,小编就教大家通过一些简单的方法来辨别是不是减隔震建筑。



1、在工程竣工标识牌旁有减隔震建筑主标识牌的,都是减隔震建筑;



2、在减隔震构造周围有减隔震副(指引)标识牌的,都是减隔震建筑;



注:减隔震指引标识牌的作用是更好地发挥减隔震建筑的正常使用功能,如:警示大家不要把生活垃圾填埋到隔震沟影响建筑抗震性能或者提示大家地震中这个建筑是安全的,可以作为应急避难场所或者紧急救援中心使用。



3、看建筑的维护标识牌——有减隔震巡视检查标识牌的,都是减隔震建筑。



注:减隔震建筑会定期进行常规巡检或者应急巡检,检查完将有相应的标识,类似于车辆年检的式样。



4、看建筑的结构以及减隔震产品。(这点比较困难,没有专业经验的很难识别,因为减隔震产品常常安置在一些隐蔽位置,同时一些隔震缝等构造因为有盖板等也容易被误判)



安装在隔墙中的阻尼器



有观察(检修)窗的阻尼器



隔震支座组成的隔震层



隔震建筑周边用金属盖板遮挡的隔离缝



另外,根据2021年9月底施行的《建设工程抗震管理条例》第十六条的规定:“位于高烈度设防地区、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的新建学校、幼儿园、医院、养老机构、儿童福利机构、应急指挥中心、应急避难场所、广播电视等建筑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采用隔震减震等技术,保证发生本区域设防地震时能够满足正常使用要求”,据此可知,上述八大类建筑是减隔震建筑的概率更高。

减隔震建筑的要求就是使用减隔震装置来实现柔性抗震

    隔震原理

    建筑隔震技术就是在建筑物的基础或下部结构和上部结构之间设置隔震装置(由隔震器、阻尼装置等组成),形成隔震层,隔离地震能量向上部结构传递,减少输入到上部结构的地震能量,同时延长上部结构的自振周期,降低上部结构的地震反应,达到预期的抗震防震要求,使建筑物的安全得到更可靠的保证。

    采用隔震技术,不仅可以保证建筑结构的整体完整、防止非结构构件的破坏,还能避免建筑物内部结构、设施的破坏以及由此引起的次生灾害。工程试验经验和近10多年的地震灾害损失案例表明,隔震技术能有效降低地震对建筑物水平方向的破坏,采用隔震技术的建筑物,基本可以保证房屋在大地震中不倒塌。采用隔震技术可以减少房屋建筑物上部结构的地震作用50%-80%。而且“地震越大,隔震效果越好”

    减震原理

    减震,即建筑减震(结构消能减震)技术。

    建筑减震(结构消能减震技术)是在结构物某些部位(如支撑、剪力墙、连接缝或连接件)设置耗能装置(阻尼器),通过该装置产生摩擦,弯曲(或剪切、扭转)、弹塑性(或黏弹性)滞回变形来耗散或吸收地震输入结构的能量,以减小主体结构的地震反应,从而避免结构产生破坏或倒塌,达到减震控制的目的。

    打个比方,减震产品(阻尼器)就类似于汽车或者摩托车的避震器,能够消耗或者吸收一部分地震能量,从而减小地震对建筑的影响。

    按阻尼器耗能机理不同,阻尼器可分为速度相关型阻尼器、位移相关型阻尼器和复合型阻尼器三大类。速度相关型阻尼器的耗能和速度相关,类似注射用的针筒推的越快,阻力越大。位移相关型阻尼器的耗能和位移相关,通常金属类阻尼器都是位移型,金属的形变越大,耗能越显著。复合型阻尼器阻尼器是综合了上述两者的特性。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1-08
减震:在结构某些部位(如支撑、剪力墙、连接缝或连接构件)设置耗能(阻尼)装置(或元件)。在主体进入非弹性状态前装置(或元件)率先进入耗能工作状态,通过该装置产生摩擦、弯曲(或剪切、扭转)弹塑性(或粘弹性)滞回变形来耗散能量或吸收地震输入结构的能量,以减少主体结构的地震反应。
隔震:在建筑上部结构与地基这间采用柔性连接,设置足够安全的隔震系统,由于隔震层的"隔震"、"吸震"作用,地震时上部结构作近似平动,结构反应急仅相当于不隔震情况下的1/4-1/8(强震观测结果可达1/2-1/16),从而"隔离"了地震,通俗地说:使用隔震技术的房屋经历8级地震的震动仅相当于5.5级地不仅达到了减轻地震对上部结构造成损坏的目的,而且建筑装修及室内设备也得到有效保护。在诸多隔震系统中,隔震橡胶支座是世界研究和应用的主流,在美国、日本等多震国家广泛应用,云南省的昆明市、思茅、临沧、版纳等市州的部分高层建筑推广应用。
从上面的阐述可以知道减震与隔震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目前一些大型建筑、医院、学校、体育馆会用到减隔震技术。上海蓝科建筑减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www.lankebrb.com)是国内拥有研发、设计、生产、施工完整服务体系的公司。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