晁盖遗嘱为何没将梁山寨主直接传给宋江?

如题所述

晁盖劫取生辰纲事发,宋江冒险给他送信,这让晁盖有时间准备,最终得以逃脱,对此,晁盖是发自内心感激的。当上梁山寨主之后,刚刚打败了前来征剿的官军,晁盖首先想到的就是安排人带着银两答谢宋江,并说这是“第一件要紧的事务”。此后很长一段时间,晁盖经常会提起这件事情。也就是说,宋江的恩德,晁盖始终没有忘记,晁盖曾经推让宋江坐第一把交椅,原本出于真心。

宋江在江州犯事,即将被押上断头台砍头的时候,晁盖是亲自带队前去江州劫的法场。晁盖这是舍命前往的,因为任何法场都会是防备森严,何况宋江犯的是谋反罪!劫法场这种事情,人少了行不得事,人多了进不去城,即便是进了城也靠不近法场,可见晁盖为救宋江是多么的重视,这是晁盖在以命相搏,也就是以死来报答宋江。

晁盖攻打曾头市,中计被毒箭射伤,结果不治身亡。射中晁盖的那只毒箭上面有字,写着一个人的名字――史文恭。大军撤回到梁山大寨,晁盖感觉“身体沉重”,临终留下遗嘱:“若那个捉得射死我的,便叫他做梁山泊主!”宋江刚上梁山的时候,晁盖曾经让他坐第一把交椅,宋江虽然没有坐,但将领们对待他是和对待大哥一样的。如:好汉们说话,必定是说“晁、宋二位首领”,李逵安排职务,也是说“晁盖哥哥当大皇帝,宋江哥哥当小皇帝”!曾头市一仗,兵士伤亡过半,晁盖中箭,已经不能说话,在大军回不回山寨问题上,竟然没有人敢做主,需要等待山寨上的宋江发话,可见这宋江已经是这帮弟兄们的真正统领。

宋江已经是梁山上的实权统领,又是晁盖、吴用(第三位)、公孙胜(第四把交椅)的“恩主”,晁盖为什么不把第一把交椅交给宋江呢?或者说,晁盖这个遗嘱的背后还隐藏着什么样的不便言说的东西呢?

晁盖当初有意让宋江“为尊”,也做出了实际行动,为什么临死却没有把“大位”直接传给宋江呢?

晁盖当上梁山首领后,,晁盖的指导思想是战略防御,朝廷不犯我,我也不犯朝廷,大家相安无事最好。晁盖没有攻打州府县衙,就是不让朝廷引起重视,行事的低调可以换来相对的安全。这样做的结果,就是晁盖时期的梁山没有新的“好汉”增加,也没有人员的大量伤亡。

宋江不同,上山不久就把梁山的战略防御改为战略进攻,开始是攻打大的村寨,其后是攻打州府县衙。这样做的好处是能够获取粮食和钱财,扩大梁山泊的名声,吸引更多的人员上山,不利之处是能够成为朝廷重点征剿的对象,使梁山泊增加被动打仗的次数。如:还在晁盖时期,朝廷就派来了呼延灼攻打梁山泊,后来更是由童贯和高俅亲自带队攻打围剿。当然了,呼延灼还攻打过二龙山等山头,这些山头也有被剿灭的风险,但那是他成为青州府统兵将领的事情。

这种军事上不同的战略思维又是来源于不同的政治理念。晁盖想的是自处一隅,当一个无拘无束的土皇帝,而宋江则是要重归仕途,在自身荣耀的同时,博得个“封妻荫子”、光宗耀祖。其具体表现形式就是谋求招安。

晁盖从上梁山一直到死,从来就没有说过招安。招安干什么?弟兄们为了一个“义”字聚集在一起,自由快活,不是挺好吗?你济州府派兵来,我有八百里水泊做战场,杀你个人仰马也翻,你还敢再来吗?谅你济州知府为了那顶乌纱帽,也不敢上报时把事态说得太严重。

宋江不同,他要招安,而招安这种事情只有朝廷才说了算!想要朝廷招安,只有把动静搞得很大,这才会引起高层直至皇帝的注意。所以他要打州府,还忘不了告诉某些人,他要等待朝廷招安。

两人的政治理念是不同的,宋江从来就没有在晁盖面前说过招安一事,有晁盖的梁山泊,也从来没有议论过招安。这就是晁盖改变初衷的最根本原因。

晁盖在梁山始终被拥戴,这并无异议,但自从宋江上山后,这种拥戴有点儿变了味儿,这就是他被拥戴的同时,已经被架空。晁盖还没有到老眼昏花的年龄,他还没有调整好该如何适应当象征性领袖生活的心态。因此上,被架空的感觉在折磨着他,他想摆脱这种尴尬的局面,而摆脱这个折磨的方法是带兵出征,以证明他还是有能力当梁山泊的“天王”。

但是,梁山泊已经离东溪村非常遥远,敢于打出旗号和梁山作对的肯定不是善茬,晁盖仅仅把曾头市当做一个普通的集市村寨对待,显然是过于托大,他已经习惯于把自己当做“天王”。中箭以后,他显然知道,大限将至,留给他的时间已经不多了。不过,对于这种死法,晁盖是心有不甘的。心有不甘又能如何?他只能和将死帝王及已经不当家的老爷子一样,留下一份遗嘱,而这份遗嘱,既没有肯定宋江,也没有排斥宋江。鉴于宋江在梁山泊所处的地位和势力,这更像是对宋江一种交换条件:想“合法”继位,必须捉得史文恭,给我报仇!

心有不甘,情势无奈,这就是晁盖的传位遗嘱传递出来的信息。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