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印象中的成都是什么样的?

如题所述

对于这个话题,引用人民日报海外版7月份的一篇稿件作为回答:

位于成都西北部的岷江,江水丰饶,滚滚向前。2000多年前,李冰父子在此兴建都江堰水利工程,将丰富的岷江水引入成都平原。从此,成都平原告别洪荒,“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泽被千秋,得“天府之国”美誉。直到今天,“天府”之名仍是成都重要的城市符号。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独特印记,更是一座城市的根与魂。成都平原被誉为“天府之国”,是古蜀文明重要发祥地。

“创新创造、优雅时尚、乐观包容、友善公益”的天府文化,有着厚重博大的文化根脉,革故鼎新的文化活力,滋养着富饶的成都平原,慢慢浸润出成都的城市肌理。

北宋时期,世界上第一张纸币“交子”诞生在工商业兴盛的成都。1980年,股票“蜀都大厦”也诞生在这里,与“交子”一脉相承,延续着天府文化的货币意识和金融基因。

当下的事物总是与历史息息相关,文化更是如此。在成都悠久的历史中,总能看到天府文化最初的星火、成长的足迹。

成都是2300多年城址未变、城名未改、中心未移的首批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和十大古都之一,城市的历史文脉相对独立,自成体系。天府文化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中,生生不息,世代相传,绵延至今。

成都历史源远流长,既是长江上游古代文明起源与发展的中心,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据考古发现,成都平原在4500年前就已出现了以宝墩遗址为代表的古蜀先民聚落中心。2400多年前,古蜀国开明九世“徙治成都”,因“一年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取名“成都”,一直沿用至今。公元前311年,蜀郡守张若建大城、少城,成为建城的标志性事件。唐代西川节度使高骈扩筑成都,奠定“二江环抱”的城市格局。

2000多年来,成都一直是中国西南地区的中心,秦、汉、晋、隋因得蜀而统一天下,西汉公孙述、三国刘备、西晋李雄、东晋李寿、五代前蜀王建、后蜀孟知祥等建都于此。秦汉时期,成都已“位列五都”,是全国有名的商业都市、“丝绸之路”的重要口岸。汉唐以来,丝绸、蜀锦、蜀绣、夏布、漆器、竹器、川酒、川茶等传统手工业欣欣向荣,汉代朝廷就在成都专设锦官管理织锦业,成都因此别称“锦官城”、“锦城”。后蜀主孟昶下令遍种芙蓉,因得“芙蓉城”、“蓉城”别称。

先民的智慧和历史的传统,造就了天府文化厚实的根基。拥有深厚内涵的天府文化也反哺着这片土地。

创新创造是内生动力

大慈寺是成都市中心一个充满历史想象力的地方。坐落于此旁的远洋太古里,将这种历史想象与现代商业糅合在一起。这里的著名历史建筑“欣庐”,被改建为精品店——保留古色古香的川西建筑风格,青砖青瓦坡屋顶,配以明净简洁的玻璃幕墙,黑漆格栅与椭圆形家具陈列,传统与现代碰撞,成为商业街区的点睛之笔。

对传统文化遗产的创新式传承,是成都创新创造的一个生动切面。这种创新因子,自古以来就镌刻在成都人的基因之中,成为发展天府文化的内生动力,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源源不断的力量。

古往今来,从都江堰水利工程、文翁办学、《华阳国志》、雕版印刷等,成都历史上有数不清的推陈出新、伟大创举。虽地处四川盆地,但成都自古以来并不封闭。从汉代的“列备五都”到唐代的“扬一益二”,一直以来成都的工商业都十分繁荣,并不是单纯依靠土地的农耕文明。李白虽有诗云“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但蜀人从来没有固守盆地,早在古蜀时代,就有了陇蜀金牛道的开凿;到秦汉,蜀栈道达到极盛阶段,“四塞之国,无所不通”。冲破盆地的桎梏,建立四通八达的交通体系。敢为人先、敢于创新的精神,早已经内化在成都人的骨子里。

创新的文化形式有很多,比如对传统文化在继承上的创新,加强古蜀文化遗址、工业文明遗址、历史文化街区、名人故里、古镇、古村落、古建筑等自然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传承成都故事和民风民俗精准实施对外文化交流活动和城市形象推广,高水平建设天府中心等城市文化地标,持续办好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成都创意设计周等文化活动,打造“非遗之都”、“音乐之都”、“设计之都”和“会展之都”,彰显天府文化的时代风采。

优雅时尚的文化气质

“和我在成都的街头走一走,直到所有的灯都熄灭了也不停留??”赵雷的一首《成都》走红,唱出了多少人对成都的想象和向往。在成都,丰富的文化生活不仅有民谣低吟,也有民乐交响;有创意设计,也有诗词歌赋。成都文化因富庶闲适而优雅别致,因开明进步而引领时尚。

有中国古诗词吟诵音乐会,也有诗意化的交响乐专场,还有吉狄马加的个人诗歌朗诵会??这是首届成都国际诗歌音乐季的活动,共计300场音乐诗歌盛宴在这里上演,演绎充满想象力的“成都音乐诗歌地图”。今年,成都国际诗歌音乐季还将继续举办。如今,各种音乐产业资源正在向成都聚集。成都已开始建设国际一流的城市音乐厅、音乐坊、音乐公园等,并将创办成都国际音乐产业博览会。

在成都创意设计周上,来自国内外650家创意设计企业携航天航空、旅游、电子竞技等领域的2万余件“脑洞大开”的展品让观众大开眼界:可以根据用户需求自由添加功能的联想ThinkPad X1笔记本电脑,集3D打印、扫描和激光雕刻等潜在功能于一体的多功能Delta式3D打印机??目前,成都创意设计周设立的“金熊猫文创设计奖”已经是国内设计界颇具影响力的新兴奖项。成都,正成为全国重要的文创中心城市。

在第六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上,可以亲眼看到来自乌干达的艺人展示乌干达树皮画,精细的制作引得大量观众围观。成都国际非遗节是首个以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为宗旨的国家级国际性文化节会,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持续参与主办的国内唯一的国际文化活动,迄今已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参与。

拥有大量非遗项目的成都,实施多重非遗保护措施,尤其注重传承人保护。成都市在开展“畅想成都,体验非遗”系列活动和非遗进景区、进社区、进校园、进乡村的基础上,重点培养非遗的关注者、欣赏者、潜在从业者,开展非遗职业教育工作,提升非遗工作人员的业务技能,提升传承人群的文化修养和审美创新意识。

“优雅时尚”是成都散发出的珍贵文化气质。从汉赋之恢宏磅礴,到花间词之雍容华美,西蜀画之富丽典雅,以及蜀学之思辨超越,无不体现着成都地域文化的魅力。

乐观包容的文化态度

“乐观包容”是成都向上而达观、开放而兼容的文化态度。成都文化中蕴含对于自然、社会乃至人生的乐观包容。这是由自信而热爱,由热爱而坚韧,由坚韧而豁达,由豁达而接纳的文化态度。成都人乐观包容,经历多次大移民,融会各方文化,自成一家,城名不更、城址不变,持续几千年繁荣,堪称世界城市发展史上的奇迹。

“安逸”和“巴适”,是四川话中两个常用词,包含舒服、很好等意思,也是很多外地人对成都的印象。究其内在含义,其实就是成都人平和的心态、乐观的性格、从容的态度和坚韧不拔的韧性。正是这样的性格,造就了成都独特的城市魅力与城市性格:既有现代都市的快节奏,又有休闲城市的慢生活;既有传统文化的优雅从容,又有现代文明的前卫时尚;既有崇尚创新的基因,又有兼容并蓄的气度;既有聪慧勤巧的秉性,又有友善互助的美德。

友善公益的文化温度

成都市西门外的浣花溪畔,溪水环绕,林塘清幽。唐乾元二年(759年)冬,诗人杜甫为避“安史之乱”,携家人从秦州(今甘肃天水)经蜀道辗转跋涉到此。次年春,杜甫开始营建草堂。从759年到763年,杜甫一家先后在此居住了3年零9个月。

留居成都期间,杜甫创作的第一首诗是《成都府》:“翳翳桑榆日,照我征衣裳。我行山川异,忽在天一方。但逢新人民,未卜见故乡。??”杜诗研究专家祁和晖说,杜甫笔下的成都人民为“新人民”,其中“新”字蕴含着新鲜、新奇和新的希望。可以想象,杜甫一到成都,虽是寒冬,但他还是被扑面而来的成都人的新气象所感染,他喜爱这里热情好客的人民以及善良可喜的风俗。

古往今来,成都人素有秉性善良、脾气温和、待人热情、乐善好施的美名。“友善公益”是成都友爱善良、兼济天下的文化温度。今天,成都的文化温度历久弥新且永不减退。这正是成都走向世界、面向未来的人文基础。

谢邀,作为天府之国的省会成都,不论是在经济、文化、娱乐等多方面领跑西部经济大市。

概况

成都位于四川盆地西部,成都平原腹地,境内地势平坦、河网纵横、物产丰富、农业发达,自古就有“天府之国”的美誉。成都下辖11个市辖区、4个县,代管5个县级市。截至2015年末,成都总面积14605平方千米,全市建成区面积1006.7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572.8万,城镇人口640万,城镇化率70.3%,是西部地区唯一的特大城市。

经济

2016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2170.23亿元,比2015年同期增长7.7%。其中,2015年第一、二、三产业分别实现增加值373.2亿元、4723.5亿元、5704.5亿元,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3.9%、7.2%、9.0%。三次产业结构为3.5:43.7:52.8。按常住人口计算,2014年成都市人均生产总值70019元,增长8.0%。一、二、三产业比例关系为3.7:45.3:51.0。

教育

截至2014年末,成都市在蓉普通高等院校56所,教职工71606人,其中专任教师47463人;在校大学生人,其中本科生人。在蓉高等院校中,部属大学5所(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南交通大学、西南财经大学、西南民族大学),地方所属大学51所(其中省教育厅所属15所,其他部门所属11所,市属4所,民办普通高等院校21所)。在蓉普通高等院校占地面积共5175.82万平方米,固定资产达538.30亿元。

气候

成都极端最低气温为-5.9℃,大部分区市县出现在12月,少部分出现在1月。成都市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成都市常年最多风向是静风;次多风向:6、7、8月为北风,其余各月为东北偏北风。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9-18

来成都第8个年头了,对这个城市感觉比对家还要熟悉了。我印象中的成都是一个来了就走不脱的城市。

从来没见过一个城市这么爱吃的!都已经晚上10点了!你们为什么还要排队吃火锅!能不能让我不排队吃上一次!春熙路的某网红火锅,我们中午去吃,还必须要11点半之前到。因为就算工作日,中午12点就开始排队了!是不是不用上班啦?大中午的这么多人吃火锅!虽然我也是其中一员。真心稍微好吃点的饭店就要排队啊!而且好吃的路边摊,很多开着各种豪车来排队吃的。这就是成都,一个好吃嘴的城市。

成都是个隐形富豪很多的城市。成都人民有钱怎么体现的呢?奢侈品入住最多的城市就是成都了,而且像很多轻奢品牌无印良品之类的,在成都都是开的亚洲最大的门店。最近成都房价上涨,开发商规定要全款才能买。结果,全款的人太多,开发商就举行了面试。买房子全款还要面试的城市,你们听说过吗?

成都是一个爱打麻将的城市。每次经历大地震余震之后,大家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坐在路边打麻将。只要你路上随便喊一声三缺一,就会有路人来加入。而且特别自来熟,什么都可以聊。成都人民出门旅游就是换一个地方打麻将,要是有些没有麻将的地方,他们还要自带。真的是特别热爱。

成都还有很多很多的不一样,欢迎你们来成都感受一下,我的第二故乡!

第2个回答  2020-09-18

这几年来来回回路过成都,本以为已经很了解成都,可是走得太近反而越来越陌生。成都人口密集,文化多元,物产丰富,旅游资源极多。成都人有成都人的生活乐趣,优美的自然环境以及很容易满足的价值观,给人以轻松自在的印象。成都不是一个城市,更像一个小国,历史上定位成都“天府之国”,到现在仍然适用。

成都是古色古香的,尤其是在郊外。西边的岷山为成都大平原带来条条河流,沿溪几个很有灵气的古镇。丫丫尤为喜欢的黄龙溪古镇和街子古镇也在其中,在这里很容易联想到那些古代的隐者曾经生活在其中的悠闲自得。古镇有古老的拙朴生活,古巷子里藏着老味道美食,溪水为小镇带来许多灵韵,总忍不住在镇上住两天。

成都市内人口密集,却很悠闲。成都人不是在打麻将就是在晒太阳,要么奔赴各种美食的路上。成都的公园利用率极高,坐到哪儿喝茶能喝一天。宽窄巷子的饭馆,一到点儿,一家接着一家,客人爆满。

成都人不见得很有钱,但很会玩儿,平时上班是苦大仇深的样子,一说去哪玩?马上精神抖擞。矮大紧老师曾说“越是会吃的人民,越不愿意拼搏”,这句话套在成都也合身。换句话说,成都人很懂生活!

关于这一点,也体现在自驾游,以前在云南丽江住的时候,每逢节假日,首先冲进城的肯定是“川A”的车牌。成都人的心态更像大宋时期的中国子民,那是一个嬉笑怒骂,纸醉金迷的全民娱乐时代!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