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应该如何教育“熊孩子”?

如题所述

“熊孩子”这一称呼原本带有些许昵称的意味,但现在逐渐演变为指代那些不懂事、无规矩,经常闯祸,甚至父母已经没办法控制的孩子。“熊孩子”小则不听话、抢别人的东西,大则打人、偷盗,甚至置他人生命于不顾。

显然,很多人受到 “熊孩子”的困扰,家长们也头疼不已,面对熊孩子!

首先,要冷静,要对孩子有足够的关心。我们总说应该教好孩子,但有时身传胜于言教。当被问及在发现孩子欺负别的孩子时应该如何管教时,心理学家皮克哈特说:“如果能征得被欺负孩子的同意,就让欺负人和被欺负的孩子好好谈谈,让小霸王听听被欺负的感觉。让小霸王寻找弥补、改进这段关系的方式。”

其次,学会平等沟通,最好避免情绪化的针锋相对。孩子做错事之后家长教育他们“别这样做”或者“别那样做”,但并不告诉他们应该怎么做。这样只是阻止孩子,并不会让他们成长。所以,应该和孩子沟通他们不良行为的后果,告诉孩子你希望他们怎么做。

再次,别打孩子。心理学家发现打屁股对孩子并无好处,如果父母解决孩子问题行为的第一个方法没有奏效,应该换种方式,但最好别打孩子。

另外,心理学家还建议,如果家长们觉得跟自己孩子之间丧失了基本的关心、交流、合作或者依从关系,想要将亲情关系拉回正轨,可能是时候需要向心理学家或是教育专家求助。

熊孩子背后,估计也是个熊家长!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