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呼唤儿女回家,子女回家过年为什么这么难?

元旦期间,三位老人带着三幅用自己的白发绣成的盼儿回家过年的“家书”现身苏州山塘街街头。这三位刺绣老人,分别是76岁的陈奶奶,80岁的王爷爷和72岁李奶奶,他们的子女们长期在外工作,有好几年春节都没有回到家里和父母团聚。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如今没有了三月“烽火”,可是归家的路依旧那么漫长!

每逢佳节倍思亲——又到四海团圆、普天同庆的日子!

在“绣城”江苏,三位古稀老人用自己的白发绣成“万金”家书,盼望孩子们一起回家过年!

真是可怜了天下所有父母的心——临行密密缝,唯恐迟迟归!


我们一直呼吁关注农村的留守老人和孩子,其实在中国的所有地方都或多或少存在像三位绣“白发家书”的孤寡老人!


2012年春晚,一首《常回家看看》,唱泪了多少父母的眼睛,抽动了多少游子的漂泊心……

一夕高楼月,万里故园心!

纵使儿女归家心似箭,可总有迈不开的脚步,还有放不下的事……

身在异乡,并不单独为客!

在他乡,他们亦有孝有老,有夫有妻,有儿有女。

举全家出动,长途跋涉是根本不可能那么轻松,说走就走!

春运时节,一票难求!

虽然现在车票比以前好买多了,可以前几个月就购买,但是往往还是存在买了去的,买不了回的!

回家看父母难,求一张准时的票更加是难上加难!

所以好多父母和儿女宁愿放弃这个团圆的机会,宁愿在电话唠唠嗑、说说心里话!

假短事长,顾了头顾不了脚!

虽然有法定的节假日,但是距离比较远的,根本就回不了家。

还有部分从事特殊工作的,春节的假期更加少。

可喜的是今年的春节,可以请假延长到10,这样大部分的人可以有足够的时间和家人团聚!


有时间,谁不愿意回家,有时间,谁不愿意看望父母!有时间,谁不愿意在父母身边尽孝道!

2013年6月27日起,《新老年法》实施,但是没有充足的时间,没有足够的假期,回家看看,孝敬父母还是一句空话!

古之守孝道,须守孝三年,孝尽才允许“回岗上班”!

可是现在有的行业,不要说尽教道,可能父母生病都不能获准请假准时到床前看望!

所以还是呼吁有更合理的休假、更完善的社会和单位孝敬的父母的办法和措施,这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所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01-04

       果然一到春节就会有这个问题,老人期盼着子女回家过年,子女却总因为种种原因长时间不能回家照看父母。子女不回家过年就真的是不孝顺吗?


       先来说说已经有4000多年历史的春节,它是中国最传统的节日之一,人们在春节这一天都尽可能地回到家里和亲人团聚,表达对未来一年的热切期盼和对新一年生活的美好祝福。所以在人们固有的理念里春节必须是全家团聚的日子,不论身在何处,在春节这一天游子都要回到家乡,和亲人共吃团圆饭。

       我觉得其实只要心中有爱,有父母,有家人,又何必特别的拘泥于在特定的日子里团聚呢?只要有心随时都可以和家人在一起,春节不回家不代表这一年中一直都不回家。


       子女回家为何难呢?首先,在外打拼了一年的人想要回家就要先过了“春运”的大关,抢票的艰难就不用我说了吧,有些地方的票刚放出来就被抢没了,仅仅使用12306官方的软件已经无法满足抢票大军了,大家都纷纷转向其他的抢票软件或者直接找黄牛,这使“春运”大战更加激烈。一些人买不到回家的票,而飞机票又太贵,所以他们就选择不回家过年。有些人可能会说一年就一次春节多花些钱怎么了,如果飞机票的钱在平时可以回三次家,那你是选择在春节回家一次还是在平时分三次回家呢?

       其次,春节假期只有一周七天,除夕前一天还要上班,如果工作的地点离家很远的话,在火车上的时间就可能不止一天,除夕之夜就“完美”的错过了,一来一回在路上就要用三天的时间,真正能在家里陪伴父母的时间只有短短的四天。一些人会认为在家的时间太短,时间都浪费在路上了,觉得很不值得;还有一些人辛苦了一年,不想在春节的时候折腾,只想能安安静静的休息休息,因此选择春节时不回家而是在工作的城市过年。


      最后,子女不回家本质上的原因是与父母不在同一个城市,这是现在普遍的现象。如果子女在另一个城市建立了自己的家庭,那他很大程度上会选择和自己的家庭过年,而不是回到父母的家。而且现在很多家庭都是跟着丈夫一方回家过年,如果不在同一城市那妻子就没有办法回到父母的家。


       我希望父母也可以在晚年建立自己的兴趣爱好,而不是一直在家里等着子女回去看你,老年的生活也可以很精彩。就像我姥爷,已经80多岁还在老年大学学习,他坚持每天练书法已经十几年,还会篆刻、画画,喜欢听戏曲,有很多的爱好和兴趣,他现在身体很好,每天都过得很充分,当然我的父母和小姨每周都会去看他。

     

       子女在选择就业时可以多想想未来,想想你的父母,不要离他们太远了,经常通话,定期回家,你可以教父母学会视频通话,这样他们也可以时时的看到你。想想他们以前陪你的时光,千万不要等到以后追悔莫及。

第2个回答  2017-01-04

人人都想回家,可是太多太多的阻碍,都是我们要面对的,甚至是无法预料的。
1:在外拼搏,思归,未归。
远离了父母,才会知道想念,离开了家里,才会知道怀念。
我不恋家,但是也知道离开家的不习惯,作为现在我还是一只大学狗,我感觉还挺幸福的,至少假期多,想回家也可以回家。
可是,也并不是说回家完全没有阻碍的,我回家做普快,仅仅三个小时也就够了,可是我也有自己需要忙碌的事情。很多的杂事也充斥着我的生活。
我的朋友有时候需要见个面,吃个饭。
我的工作有时候需要做做任务,写写东西。
我的学业有时候需要翻一翻,读一读。
我的学生会有时候需要跑一跑。
剩下的时间也就够洗个衣服睡个觉了。
所以五个月,我就十一假期回去了一次而已。没有那么想家,但是说不想也是假的。毕竟家里有爸妈对你好,有爸妈做的饭菜,在这里有时候也会感到孤独。
拼搏的路上,我们总是一个人,家有时候回不去,只能用来想念~
2:路途遥远,思归,不归。
千难万险,不能阻隔我对你的爱。是的,琼瑶剧里都是这样的调调,听起来很感人对吧。
对的,也只剩下感人了,因为阻隔不了感情,却能够阻隔你的人。
交通的不便,买票的困难,都成为了你不能回家的原因。(前面还有人跟我抱怨票的事情,万一回不去。。。哼哼,就让他去我家住~)
大包小包的行李抗在肩上,为的也就是能回一趟家,回不去,也只能剩下痛苦和思念了,所以有时候希望父母理解一下,不思不想回家,而是归人思归,不能归。
3:时间紧迫,思归,难归。
多少次,决定好的回家时间被公司的种种事物所打破。
又有多少次,买好的票因为公司的会议,策划而被退掉。

有时候可能你会忙到天昏地暗,甚至连吃饭的时间,睡觉的时间都没有,你依然想着买票回家看看父母,可是。。。可是。。。
太多的东西一言难尽,一个人在外,不努力,无法生存,也只能把思念压在心底,一年忙过一年。
失败的时候,你想努力赶超,不回家,继续工作,想着出人头地。
成功的时候,你想乘胜追击,不回家,继续工作,想着更好回报。

不管是外界,还是你的内心,都与家里隔着遥远的距离。无奈,难归。。。

第3个回答  2017-01-04
过年回家难么?难!笔者今年就无法回家过年,对这个标题感触颇多。

有些人不回家过年是因为他们根本不想家,要么是家庭留下过悲伤的阴影,要么是回家会面临种种压力,平时就很少惦记家里。但是更多的人与笔者类似,心里真的很想家,很想回家过个暖暖的年,但是现实是残酷的,一想到种种障碍就打起了退堂鼓。

首先,横亘在面前的是交通问题,国内的航空机票只有在打折时才是大众所消费的起的,而火车一来一回7天假期变5天,更要命的是笔者虽不怕折腾,但是真的买不到车票,无数次的尝试均以失败而告终。

其次,随着年龄的增长,儿时的年味已经逐渐褪去,平日由于交通方便与父母互有走动,此刻却找不到一点儿折腾回去的理由。一个赤裸裸的现实,现在的年轻人不知道七夕节,但是去过2.14情人节;除夕夜睡大觉,却在圣诞夜尽情狂欢。真的,我们的传统节日,传统文化正一步步被人们淡忘。

一想到这些,起初还有的欲望便被一点一点磨灭,最后,终于索性不回去了,因为还有更现实的阻力,来自工作和生活的压力,众所周知2016年经济大环境很差,无论是实体经济还是资本市场,都跌至谷底,然而现在突然出现了转机,资本市场率先走出反弹,客户开始活跃咨询的人也多了起来,刚好赶在年底这个周期,怎么能让我不下决心加把力?在证券行业,如果别人工作的时候我工作,别人休息的时候我也休息,那就注定了我要随波逐流地被淘汰掉。好吧,为了生活,为了家庭,无论是双休日还是节假日,我多数都选择了在工作岗位上继续奋斗。

年轻人身不由己,不是不想回家过年,而是种种原因逼迫着你放弃这个权力,真心呼吁国家能够提高社会福利,增加传统节假日的假期时间,让我们更多的享受生活,而不是永远被生活牵着走。
第4个回答  2018-02-17
年轻时他们闹的不可开交,根本没想到自己还有娃,娃大了没挣到钱过年回去老和别家娃比,现在老了确喊着不回去,心伤了,自私的人,人在最难的时候被人伤心是很难释怀的,成长时缺失的温暖和爱对一个人今后人生幸福至关重要,我现在不缺钱就是觉得不幸福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