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在进行体育活动时体内能量消耗会增加,体育锻炼对心脏有什么好处?

如题所述

大家都知道,人们在进行体育活动时,由于体内能量消耗的增加,代谢产物的增多,就使得心脏的活动要比安静时加强,即收缩的力量加大,次数增加,血液循环量加多,从而保证体内较高的新陈代谢水平的需要。体育活动时,心脏功能的变化,就成为心脏功能改善的因素。长期坚持科学地进行体育锻炼,能使心脏在结构、机能上得到改善提高。首先,经常进行体育活动者的心壁心肌发达、增厚,特别是左心室心肌,心脏的容积增加,一般人的心容积约为700毫升左右,而运动员约在1000毫升以上,这在生理上称为工作性肥大。心脏呈工作性肥大,就使心脏的收缩有力,每次搏动的心血输出量增加。

其次,运动员在安静时心脏跳动次数减少,这种减少称为运动性心动徐缓。一般人每分钟心跳次数(称为心率)约为70次左右,运动员则约为60次左右,优秀的中长跑运动员甚至在40次以下。运动性心动徐缓,使心脏在一个心动周期里有较长的休息间歇,这样,心脏既不容易疲劳,又有较大的贮备功能,这当然是很好的。此外,心脏本身的动脉血管(冠状动脉)弹性能够得到改善,心肌的毛细血管数量也增多,这就保证了心肌在剧烈工作时的养料和氧气的供给,当然对心脏是大有好处的。还有一个好处是心脏功能得到改善。心脏的活动从人体不运动时的安静水平提高到剧烈运动时的运动水平,再恢复到运动停止后的安静水平,其中有个过程,这过程经过体育活动的锻炼会明显缩短。心脏功能动员得快,恢复得快,显然是有利于工作,有利于运动的。

经常进行体育活动,在做负担量不大的工作或劳动时,心脏功能稍加变化,就足以应付,这称为机能节省现象;而在承受最大量的工作、劳动和运动时,心脏功能则可增至很高水平,譬如:优秀运动员的心率可增至每分钟220次以上,每分钟心血输出量可达40升以上,而一般人心率增加至180次左右就难以忍受而出现胸闷、气急、恶心、头晕等不良现象。此外,实践证明,经常进行体育锻炼的人,很少患有心肌梗死及心血管硬化等心脏病。

综上所述,经常而科学地从事体育活动,可使心脏在结构及机能方面发生良好的改善,为我们美好生活,打下良好的身体基础。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4-24
有助于我们的身体健康,可以增强我们的心肺功能,也可以增强我们的肺活量,而且这也可以让我们的身体变得更加强壮,这也可以锻炼我们的呼吸。
第2个回答  2022-04-24
能够加速血液循环,促进身体代谢,能够降低心率,提高自己的心脏功能,能够让心脏更加有活力。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