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大MBA几种上课方式

如题所述

确认被录取之后,会有一个重要的事情是选择上课方式。

大致情况如下:

1、晚班:平日周一三或二四的晚上(19-22),加周六一天(9-17)

晚班一定是选课人数最多的,基本都是成都本地的同学,时间比较固定,平日里大家接触交流的机会也更多。除了课堂上,同学里私下约的可能也更多。

18级有7个晚班,一个班有40-50个人,其中3班还有很多留学生,被称为网红班。

不过,也有可能逃课人数比较多,毕竟都是社会人,周中的工作、应酬什么的难免。

2、周末班:周末两个整天(9-17)

一般是四川其他城市的人比较多,需要每周往返于工作地和学校之间,当然也有成都本地的平日里比较忙的人也会选择这种。

18级有两个周末班,17级有3个。

3、月集中班:每月固定五天

也是我选的班。我是从晚班调过来的,不过也比较符合我的实际情况,主要是因为我更换了工作,以前的坐班制变成了出差制。

月班的人员应该是最齐整的,一般都是平日里比较忙,无法估计日常行动安排的人,也有几个省外比较远的。相对来说,我们班的氛围还是比较好,都比较爱学习。也可能是因为,反正都是来学校了,不认真上课也没别的事情做。

4、季集中班:每学期的开始和结尾各集中上15天课

据说人特别少,就二十来个,大多都是那种外地,或者国外的。

这种上课的强度比较大,大多就跑马观花,也不能消化,适合情况特殊的人。

说说你们比较关注的问题吧

1、上课

其实没啥大的区别,都是按照学分来设置。必修课+选修课,要修够45个(或者更多)学分。第一学年,两学期都是6门课。

到第二学年,晚班和周末班会分方向上课,但是两个集中班不会(论文分方向,但课程内容是学校安排好的)。

2、师资

差别不是很大,都是老中青教师搭配组合上课。相对来说,比较流弊的老师会选集中班的课程,他们对时间的支配权力更大,但是也会搭配晚班的课程。比如很牛逼的朱欣民教授,就上了我们月集中班和晚1的管理经济学。

最牛的老师都去给EMBA上课去了,这个道理一定要明白。

现在川大也在培育新的明星教师,如教人力资源的刘萍老师、营销管理的黄璐老师(人称女神璐,现在也在给我们上课),所以在品牌宣传和推广上会向他们倾斜。当然,不出意外,我们月集中班应该都可以上他们的课。

3、考勤

我不想告诉你们淘宝上有一种东西叫指模,也不想告诉你们有的同学做了很多指模交给不同的人。

我也不太建议逃课,毕竟按7.8万的学费测算,一天的课大约1000块,而这在市面的价格远远不止这个数。老师都还是很认真负责。

4、考试

被公认的两门最难的课 朱欣民教授的《管理经济学》,汪晋裕教授的《运筹学》

我都经历过了,确实比较难,但也不是不能过。

其实会有一些前辈留下的复习资料,只要认真使用,临时抱佛脚,还是不会挂的。

不过,不过,现在川大在申报AACSB的认证,以后的情况可能会很严格。

以上,大概如此。

阅读千万条,点赞第一条。读者不点赞,作者两行泪。(不是赞赏,是喜欢的小星星)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