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小森林 夏秋篇》这部电影

如题所述

《小森林》系列是由漫画家五十岚大介的原作改编的电影,在日本国内30块银幕上同时公映,首周初登场观众满意度排名第七位。《小森林》分为“春、夏、秋、冬”四篇,分别独立制作为电影,陆续上映并斩获好评。目前在国内能看到的就是高清版《夏》和《秋》两部。有人评说它是“舌尖上的日本”,我认为这种评价还不够全面。《舌尖上的中国2》拍摄得非常流俗和复杂,沉浸在高超的厨艺和繁复的食物制作中,解说语言僵硬格式化、拍摄接近流水化,始终无法表达出美食上的意境与简洁的美感,失去了《舌尖上的中国1》那种中式洒墨的潇洒意境与深邃。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9-28

电影《小森林 夏秋篇》介绍

第2个回答  2018-07-12
下面都是关于电影的一些胡扯了。
整体的基调是沉静的略带淡淡忧伤的青春气息,看起来只是做吃的,但里面说的事情其实也很多,表达的东西其实也很多,整个手法和操作都还算是不错的。算是给人感觉小而美的那种电影,看完夏秋篇,冬春篇,有几个点需要记录一下的。
1、去大城市还是小乡村,大城市混不下去了,还能回到村里吗?
这里的大和小都只是形容词,就是一种状态遇到挫折混不下去的时候还能回到之前的状态吗,我想并不太可能,你让很多人从城市里再回到乡村里,并不见得能够真正回去。因为逃离北上广和抛弃北上广是不一样的,逃离北上广是内心渴望喜欢北上广,但是混不下去,被迫需要逃离,抛弃北上广,是本身并不喜欢北上广,主动的要离开,去追求更好的。电影里面女的是逃离了大城市,男的是抛弃了大城市,虽然结果都一样,但是性质却不太一样。
那你现在是选择大城市还是小乡村呢,感觉还是要选择大城市的,当然选择本身都是很困难的事情,你选择在哪里都有成千上百种理由在那里,这里鼓吹以下几点去大城市的理由,其实人本身都是很渺小的,很无所谓的,在哪里生活其实都是一个样,不管你是此地还是在他乡,都是在一个空间内生存活动罢了,大城市因为大,成了中心和主流,是整个时代的倾向,如果对世界还心存幻想,那么不妨考虑下大城市。
至于混不下去了的时候,再回到小乡村则是一件很难接受的事情的,因为会被消耗很多青春和时间,如果一无所获回到乡村会觉得这些年都是在干嘛,就是你如果在一个地方,那么你最好是喜欢这个地方,希望长久的在这个地方待下去,因为你所做的一切都是为这个地方做贡献,你把你自己奉献给了这个地方,如果你不是真心的喜欢这个,最后如果不能够扎根此地的话,你最后离开的时候会觉得,你把自己给了这个地方,这个地方并没有给你的什么,你会觉得你亏了。
赚到便宜是人人都能接受的,但是亏了是几乎人人都不能接受的,但愿人人都能在奋身大城市的过程中稳赚不亏,这个点是整个系列都在描述的事情。
2、与父母和解是一个怎样的过程呢?
我不知道你和父母的关系怎样的,但是好像几乎任何时代的任何人对父辈都有一种仇,一种恨,一种怨。这种不太美好的东西在自己并未真正超越父辈的时候无论你做什么事情都是消解不了的,唯有真正的让自己变成了父母眼中的骄傲的时候才会真正化解,而这种化解也并不是不存在了,而是心平气和地与父母和解。
父母和子女之间本来不应该是亲密无间的世间最美吗,为什么会有你说的这么多仇和恨,在未成家立业之前,孩子在父母眼里总还都是孩子,孩子生活上的方方面面几乎也都是全方位的依靠父母的,吃穿用度都是父母在支撑的,存在依靠就不是完全的独立,而从完全的依靠到完全的独立,这段过程就是成长。
从小时候的完全依赖父母,到后面长大知道的更多,父母就成了被嫌弃的对象,千方百计地想着办法超越父母,觉得父母这也不好那也不好,到最后的真正看到真实,理解父母,认同父母,这个就是和解的全部过程。说这种话总是看着高大声很漂亮话的感觉,实际上并没有什么看头。
转化到电影里面就是小女孩吃的喝的都是靠妈妈一手操劳,还觉得妈妈身上毛病可多了,上学之后自己知道的越多,越觉得妈妈之前在自己面前吹嘘的全知全能都是假的,山寨版的总让人有些不舒服,到后来在自己独自生活的过程中理解妈妈的一言一行,逐渐感觉到妈妈的不易和美好,最后愿意用一生的时间来体会和感受妈妈的美好。
这个就是与父辈和解,这种命题其实不小的,但是电影也在讲这个事情。
3、大中国应该追求小而美吗?
追求小而美是不是中国应该推崇的,还是日本台湾这种小岛感觉的地方应该推崇的。看提问就知道答案的倾向是不应该,中国应该追求的是大而全并不是小而美,事实上中国追求的也正是大而全。
先不讲什么是大而全什么是小而美这种比较虚晃和没有具体指向的概念,就说为什么要大不要小,为什么小岛做不了大陆,愿意去小岛住的人应该是大陆住的久了烦了,并且是没有真正体验过小岛各种辖制和不便的人,比如我,真正小岛上住得久了的人应该是绝没有真正喜欢小岛的倾向。
因为小就是小,小的变不了的,大的则可以反向兼容小,台湾日本等地推崇小而美,是本地的人并不真的希望安心于小,并不真正喜欢小而美,在别的变大的方法还未可行的时候,才继续推行小而美,美只是披在小之上的一件外衣,为的是让人更加关注美的一面,而忽视小的不足。
影片里面推崇的是小而美的思想,让人们安于小并且去从小里面发现美好的东西,这种思路是好的,我们可以借鉴,但并不需要推崇,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有时候这个方向不通的时候可以借鉴一下别的路子,这些都是可以的。
上面讲这么多废话,那么到底什么是小而美呢?我在影片里面看到的有这么些表现。处境不顺的时候,一母一女也能照样过活,这就是相对于人丁兴旺的大家庭的小而美;环境限制,交通不便的山间村落也是栖身之所,这就是相对于资源丰富条件齐全的镇上或大城市的小而美;路边的野果田里的野菜也能做出来美味,这就是相对于精良的食材佐料的小而美;一个破破烂烂的小屋收拾妥当也能满足日常所需,这就是相对于挑梁画栋深庭大院的小而美。
诸如此类的,影片里的几乎所有意向你都可以将其划分到小而美的范畴里来,你可以看到影片推崇的小而美并不是虚的,而是实实在在的一种对待生活解决问题的一种思路在那里,但我们同样也要清楚的看到,这种小而美在某种意义上并不是真的大美,能够有大美的时候我们追求的是大美,能够成大道的时候,我们追求的是大道,小而美应该永远认清楚它的实质是什么,并且永远只放在第二方案里。
4、乡村最后应该会以怎么样的一种形态存在,以现代社会的规则还是宗族关系的规则来?
乡村是人类区别于其他非社会性动物自古以来存在着一种聚居现象,城市是这种现象发展起来的一种升级版,现代意义上的城市相对于现代意义上的乡村是这个社会永远避不开的话题,通常的,人们对现代意义上的城市已经大致有了这么一个清晰的认知和感受。
但是对现代意义上的乡村则并没有很清晰的认知在人们的脑海里,当下的乡村和千百年来的乡村有何区别,甚至有没有区别都很难识别出来。这个就是影片提出来的一个点,乡村在现代社会应该以什么样的姿态和形式存在?并不局限于具体的实物的存在形式,更可以深入到社会的组织形态里面去。
什么样的村子你愿你去住,先假设你是九零后或者零零后,甚至是壹零后,要求你不但主观上愿意去住,而且如果你有足够的能力做选择的话,你愿意将这种乡村作为优先于城市的选项提出来。能够满足这种需求的乡村就可以将其称之为现代意义上的乡村。
讲的是按照城里人的规则来做事情和邻里相处还是按照原来乡下的规则来做事情和邻里相处,前面的一种可以参照北欧等地的乡村的现状,后一种可以参照十年前的中国乡村的情况,区别两种模式和思路的具象表现是交换是否需要用到钱,以及对于钱这种一般等价物的认知。
前一种是需要更多的通过钱来促成交换的,而后一种更多的交换则记在人情的这本账上,而钱这种事物本身就是城市的产物,当然也是按照城市的逻辑来,但是到了乡村就有点不那么好使了,钱的使命在于促进交换的发生,这个在城市它完成的很棒,而在乡村按照前一种思路来的乡村发生交换的频次和范围都要小很多,可以说钱在乡村并没有很好的完成使命。
而人情则要更有效的多,人情本质上并不是一般等价物,但是在某种场合和状态下却可以兑换成一般等价物,它和钱是两种模式,城市里人们交换行为的发生,可以通过钱来衡量和作为中介,这个比别的任何其他的东西要简单和直接的多,在乡村人们交换交换行为的发生就只是发生,无关乎钱,一次交换可能因为各种原因是没办法明码标价的,所以就记在人情的这本账上,以做这种交换行为本身的记录。
乡村里面发生交换频次较高的是什么场景,我家东西坏了去你家借用下,这个要怎么算钱呢,我家青菜不够了去你家菜地补两根做菜,这个要怎么算钱呢,我家来客人了你家碗筷暂时借用下,这个要怎么算钱呢,这一阵子我家田里事情超多请你来帮帮忙,这个要怎么算钱呢…
乡村里面交换的行为多发生在这种场景里,不是那么容易以钱这种一般等价物工具来衡量的,都是划在人情这本账上的,等到你有类似需要的时候,默认你也可以来我家用这些东西,我这边从人情的账上勾掉一项就好了。
这个就是以前乡村的运行模式,但是现在呢,现代社会的乡村还是要以这种模式运行吗,现在的年轻人能接受这种社会组织和资源交换运作的模式吗,能玩得转人情这种工具吗,可能绝大多数城里的孩子是玩不转的,因为太麻烦,如何才能让乡村更有吸引力,就必须要有一种新的事物出来,至少要和钱一样方便和容易令人接受,更好的是能够比钱更好更为年轻人所喜爱,这样是再好不过了。
但是现阶段还没有看到类似的这种事物的出现,也希望中国乡村的进化过程中能够出现这么一种新的事物,让乡村更好。
5、食物,人,感受,真实,是否是美好的,是否是足够的?
人吃东西这种行为是不是一件美好的事情,就是吃相本身是不是好的事物,甚至可以将其升华为美好的东西,我想吃这件事情在不同人的解读里是有不一样的地位和排序的。我觉得不热爱吃的人很难热爱生活。
关于吃的认知我是上面这样说的,那么吃这种感受是否真实呢,我也不知道,有人说吃个饭能饱就行,不要求那么多,可见它是胃里空了,用吃可以满足胃的需求,但是也有些人说吃个饭有时候会很开心,最好的饭能让人感受到精神的愉悦,可见他是心里空了脑子里也空了,用吃可以填满它的心和脑。
对前一种大家可能都会觉得说这是真实的,吃饭真的能够吃饱,满足胃的需求,但是对于后一种人们可能就不是那么容易就说这是真实的了,用吃真的能够满足内心和大脑的需求吗,这是一种真实吗,我不知道,虽然我也时常感受到吃的美好,但是我也不知道这是否是一种真实。
关于足够,人生是不是有吃就足够了,有人将吃这种需求说是基本需求,吃完了之后回想着下面的形而上的东西,安全幸福和爱等等,说吃是排在对底层的,其他的需求是更高级的需求。还有人说人不能人生在世吃喝二字,要有更高层次的目标,我不知道这种是不是好的也不知道这种说法是不是对的。
但是我感觉,它的这种排序应该是不那么准确的,搞得跟个金字塔小梯子一样的,我觉着应该是在一张纸上画圈圈的意思,没有什么高低之分,只是大小之别,你这个圆圈大他那个圆圈小,你从这个圆圈可以进入到别的圆圈,而吃是在这张纸上最大的圆圈罢了。
通过吃这种行为你可以感受到不同层次的快乐和幸福,你可以感到饱了,你可以感到安全,你可以感到快乐和幸福,你可以感到爱与被爱,这个是对吃的一种正名。关于是否足够,我不确定,但是确定的是必须,在有的人那里就是足够,在有的人那里并不足够。
6、吃肉,和五谷,你能接受那种?
看夏秋篇的时候,觉得吃的那么多饭和菜总是太素,都是谷物类的,由此感到,难道失败者就只能吃素,城里混不下去了回到乡村也就只能吃这种谷物类的来满足生活所需?变着花儿的生活趣味里面就只能在谷物和蔬菜这种上面,难道吃块肉就是这么难?
后面也是,事实上也就是这样,吃块肉虽然说也不是不可以,但是真的很难,为了维系生活所需,需要去田里劳作,需要做各种家务,却没有很多样的收入来源,哪里有这么多钱给你拓展更多的可能性呢,你在粮食和蔬菜上面动动脑筋就好了,就不要再打肉的主意了。
每月定期到访的邮差送来的账单,每月电力和燃气公司的职员查表,这些虽然说相对于城里等开支来说相对较少了,在没有收入来源的情况下,这种开支就是消耗,你储蓄不多的情况下总会被消耗完毕的,尤其是当你想着长期维系这种状态的时候,肉,那真的是你多想了。
直到,后面一道菜的时候,帮养殖场打零工,吃到人家的小鱼,很简单的烤着,撒点盐罢了,这样就真的让我感到幸福了,不讲工钱,就看这小鱼,其实也没什么,但这就是真实,真相往往让人难以接受,但是真相就是真相,逃离城市的生活,自己一个人独居处境总是落魄,任凭你再怎么想得开玩的溜,真实情况总是难过,无论是生活上还是精神上。
7、基本的需求要得到满足是很容易的吗?
这一问是结合上一问的,不容易的,吃饱米饭就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了。
8、男的吃饭之前说要开吃了,是必要的吗?
听说日本人吃饭前要先说句话,我先开动了,不知道是翻译的不足够好还是事实本身就不足够好,说基督徒吃饭前要先祷告,感谢下这饭来之不易,这种操作手法联系上宗教的目的也无可厚非,它只是把一种感谢冠名到上帝头上罢了。而日本人的这种行为又是在做什么呢,他并未感谢这饭也并未有什么实质的意义。
可能是作为一个开场白口头禅打破一个真是动作实施前的尴尬和理由罢了,最后升级为国民的一种习惯,这样理解应该是比较准确的,但是女生说这句话感觉有点可爱,男生说这句话感觉有点那个啥,我是不太相信三十岁以上的日本男性会在吃饭前说这句话之后再吃的。
没真正去过日本,也未真正看到过这种可以判定和识别的场景,就留个坑在这里吧,带之后再去明白。
9、持续的铺垫和酝酿会在后面爆发出真实吗?
前面夏秋的感觉这是编剧或者说根据可能的案例写出来的故事和剧情,但是后面越来越感觉,这就是真实的事情,越来越以非局外人的视角来对待。这一问是在看完冬春篇的感觉,再后面越来越觉得这部片子是可以的,并不是娇柔做作的,而是发生在身边的一种真实。
上映是一五年,现在一八年其实无论是日本还是中国都有很多年轻人处于这种困境之中,希望中国的国运能够好些,中国的年轻人能够更幸运些,这样说可能小气了些,学学杜甫,希望世界对年轻人友善些,祝所有的青年壮志都能如愿以偿。
尾巴:
1、如果回复的不能看了,还请留言反馈,这边更新处理下。
2、如果这篇文章被删除了,我会很伤心。
3、如果你喜欢,点个赞什么的,我会很开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