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法化的实例

如题所述

现代汉语里尝试态助词“看”是由动词“看”演变而来,它的语法化过程也是从词义的虚化开始的。
动词“看”本为“瞻视”义:
(32)遥见dǐ?③桓赤如血色,怪其所以,寻即往看,见一饿鬼。(《撰集百缘经》,《大藏经》卷四)
魏晋六朝时,动词“看”由“瞻视”义引申出“测试”义:〔(4)〕
(33)其家有机,让比丘坐:“即坐小待。”复起以指内釜中,看汤热不。(《摩诃僧律》,同上,卷二二)
(34)五六日后,以手内瓮中,看冷无热气,便熟矣。(《齐民要术?笨jū?④并酒》)
(35)尝看之,气味足者乃罢。(同上)
“看”由视觉动作演变成泛指的“测试”,词义开始抽象,为其语法化奠定了基础。
在同期文献中,这种“测试”义的动词“看”,已可以用于主要动词之后而不带宾语:
(36)妇怪不语,以手摸看,谓其口肿。(《百喻经?ān?⑤米决口喻》)
(37)施功既讫,粪塔如初,在大塔南三步,婆罗门不信是粪,以手探看,遂作一孔。(《洛阳伽蓝记?城北?凝园寺》)
这里的“看”仍是“测试”义动词,“探看”“摸看”犹言“探试”“摸试”。
这类“看”词义如果再进一步虚化并且用于祈使句中,就变成了尝试态助词。这样的例子在六朝前后的文献里已经出现:
(38)将还家,语王云:“汝是贵人,试作贵人行看!”(《俗记》,《太平御览》卷八二九)
(39)精舍中庭前沙地有众长寿:“借我弓箭,试我手看。”答言:“可尔。”(《摩诃僧dǐ?③律》,《大藏经》卷二二)
(40)汝好思量看。(《十诵律》,同上,卷二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