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实验中学的学校简介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05-12

河南省实验中学是河南省教育厅直属学校,创建于1957年,原名郑州师专附中,后为郑州师院附中、郑州大学附中、郑州四十中。1979年,作为河南省基础教育实验学校和实验园地,正式定名为河南省实验中学。  目前,我校拥有省管优秀专家1人,特级教师12人,省级学术技术带头人、专家30余人,市级以上骨干教师123人。学校现有本部、分校两个校园。本部位于文化路60号,占地150亩,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绿化面积达5万多平方米。分校位于农业路10号院,本部和分校两个校园之间有天桥相连。各种教育教学设施完备,布局有致,整洁规范。  学校主要荣誉称号有:中国百强中学、国家级绿色学校、国家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社会公认特色育人成功学校、全国先进科研教改实验学校、国务院侨办华文教育基地学校、省级文明单位、河南省办学管理规范化学校、省级安全文明校园、省级优秀家长学校、河南省基础教育实验基地、河南省首批示范性高中、河南省教师发展学校等。学校与国内外数十家教育机构和大中学校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成为河南省基础教育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  学校领导班子紧密团结广大教职员工,上下一心,齐心协力,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全力提高办学实力和办学水平。学校进一步理清了办学思路,明确了办学方向,提出了“专业、有效”的管理工作要求,坚持规范办学,坚持教育教学协调发展,坚持深化教学改革,积极开展有效教学,稳步推进新课程改革,注重科研服务教学,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水平不断提升,普通教育、竞赛教育、国际教育、艺体教育等特色纷呈、竞相争艳,各项工作生机勃勃。 我校明确提出“德育是一切教育的根本”,突出强调德育在学校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学校切实贯彻“全面德育、全员德育”,在德育活动中注重找好载体、选好形式、找准突破口、着眼于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发展。学校注重通过主题班会开展教育活动,提升学生形象。开展军训和安全疏散演练,举办运动会、校园文化艺术节和感动校园人物评选,创办校园电视台、广播站,组建模拟联合国、心理剧社、文学社、环保社等丰富多彩的学生社团,促使学生在活动中参与,在参与中体验。  学校全面实行“教师联系学生制度”。要求每位教师都要有针对性、有侧重地联系几个学生,定期抽出时间和学生沟通交流,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变化、思想状态和学习情况,做到每位学生都有教师适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学校注重发挥学生组织在学校管理中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和自我教育的作用。我校学生会是全国学联的委员单位,是省学联的主席团单位,各级团组织和学生会为学生们提供了锻炼自己、展示才华的广阔舞台。  独具特色的教学模式   作为省教育厅直属学校,新时期,学校明确提出要敢为人先,勇挑重担,高举素质教育大旗,引领全省基础教育发展;要注重把握好素质教育和升学指导两种方向,在两种方向之间找到平衡,找准结合点,既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更努力提高学生的学业水平和升学能力。  从2007年开始,我校先于课改提出了“有效教学”,不但为2008年高中新课改做好了准备,而且做到了教学改革与课程改革同步。学校从课堂教学优化起步,逐步扩展深化到教学流程的各环节,形成了备课有效、课堂有效、作业有效、自习有效、评价有效的“五环节有效教学”改革模式。在强调“教师有效的教”的同时,注重引导“学生有效的学”,逐步使师生明确“有效的前提是兴趣,有效的根本是学生学会学习、主动学习”。目前,有效教学已成为我校的教学特色。这一教学改革实践不但得到了教育部有关专家的充分肯定,而且给学校带来了丰硕的成果:教师的有效教学意识增强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了,师生正常休息时间增多了,教学质量整体提高了。  在深化有效教学改革的同时,我校以“教师”作为推进课改的关键力量,以“理念”作为支撑课改的核心要素,以“课堂”作为实施课改的主要阵地,以“课余”作为深化实施课改的重要空间,扎实推进新课程改革。学校积极开展研究性学习和校本选修课,研究性学习及课题展示活动已经成为师生共同的乐趣,校本选修实现了学生网上选课、走班上课的愿望。  作为河南省基础教育的实验园地,按照省教育厅要求,我校坚持办好理科实验班。实验班面向全省招收有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计算机等学科特长的学生,培养创新拔尖人才。坚持办好宏志班,让家庭贫困但成绩优异的学生能够有机会享受优质教育资源。坚持接收藏区学生来校学习,为促进民族团结和进步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