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部尚书杨嗣昌,十面埋伏重病而亡,为何成为崇祯最信赖的人呢?

如题所述

诚然纵观中国古代两千多年的封建历史,绝大多数皇帝都是真正的孤家寡人,为了皇权而同室操戈、父子相向的例子数不胜数,玄武门之变就是最典型的例子之一。

但是当时的兵部尚书杨嗣昌却是一个例外,崇祯皇帝对他说信赖有加,推心置腹。杨嗣昌究竟有何特殊之处,能够成为崇祯皇帝最信赖的人?

一:独断多疑,刚愎自用的崇祯皇帝

1:早年坎坷,悲惨遭遇

童年时期就遭受了丧母之痛,其后被多人抚养长大,在深宫之中一个无权无势失去母亲的孩童,必然经历了诸多坎坷。

《明史》当中记载称:"庄烈愍皇帝,讳由检,光宗第五子也,万历三十八年十二月生。母贤妃刘氏,早薨。天启二年,封信王。"可以说崇祯皇帝早年坎坷的经历塑造了他多疑猜忌的性格。


2:频繁换相,自毁长城

在崇祯皇帝在位期间,不可否认的是他一直兢兢业业,企图将大厦将倾的明王朝中兴,奈何天灾人祸不断,内忧外患不止。

大明王朝早已经是病入膏肓,无药可救。但是崇祯皇帝多疑猜忌的性格和明朝灭亡也有着直接的关系。

且不说崇祯皇帝多次错失良机,独断转行。就说抗清名将袁崇焕被无辜杀死就是他自毁江山的举措。

据《明史》当中记载称:"会我大清设间,谓崇焕密有成约,令所获宦官知之,阴纵使去。其人奔告于帝,帝信之不疑。"

就是怎么一个独断专行,多疑猜忌的皇帝,却有着可以推心置腹的大臣——兵部尚书杨嗣昌。

二:崇祯第一宠臣?大明兵部尚书杨嗣昌

1:父子同台,崇祯朝新贵

俗话说一朝天子一朝臣,在崇祯皇帝继位之后,在开展对魏忠贤等为代表的阉党进行大清洗的运动的同时,崇祯皇帝也开始紧锣密鼓的开展培养属于自己的"嫡系部队"。杨嗣昌父子就进入了崇祯皇帝的视线当中。据《文弱公行略》当中记载称:"寻擢公巡抚山永提督军务、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在任请建山海两翼城。"

2:十面埋伏,手握实权

在崇祯时期,大明帝国早已经是危机四伏,而内忧又是最严重的一个问题,当时北方已经是烽火狼烟,而其中最为严重的地区莫过于陕甘地区

杨嗣昌的父亲就因为睡觉"剿匪"失败而被下狱,最终在杨嗣昌的请求下居然逃过一劫,而且在崇祯皇帝还采纳的杨嗣昌"十面埋伏"围攻农民起义军的计策。

并且全权让杨嗣昌负责。据《明史》当中记载崇祯皇帝对杨嗣昌的信任称:"凤翼故柔靡,兵事无所区画。嗣昌锐意振刷,帝益以为能。

每对必移时,所奏请无不听,曰:"恨用卿晚。"杨嗣昌最终也并没有辜负崇祯皇帝的信任,在平定农民起义军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3:督师剿匪,病重身亡

杨嗣昌被崇祯皇帝倚为心腹大臣之后,引起了许多人的不满,恰巧因为关外的清军撕毁合约,杨嗣昌的攘外必先安内政策宣告破产。

国内农民起义军死灰复燃,在种种情况之下群臣激奋,但是出人意料的却是崇祯皇帝力排众议,甚至还处罚了为首的几个人。

最后崇祯皇帝不得已将杨嗣昌派去南方剿匪。在剿匪的过程当中杨嗣昌最终因为病重而倒在了路上。

《杨嗣昌集》当中记载崇祯皇帝对杨嗣昌的评价称:"讵料乘箕谢世,赍志深渊,功未遂而劳可嘉,人已亡而瘁堪悯"。

由此可见,杨嗣昌从生前还是死后都得到了多疑猜忌的崇祯皇帝的信赖,那么杨嗣昌究竟有何过人之处,能够得到崇祯的青睐?

三:兵部尚书杨嗣昌为何会成为崇祯皇帝最信赖的人

1:杨嗣昌过人的才与能力,其政治思想得到崇祯的认可

首先我们先来看看杨嗣昌之所以能够得到崇祯皇帝的青睐,其主要原因之一在于杨嗣昌过人的才华与能力,特别是在明朝末年那个内忧外患的时期。

人才对于挽救时局,平定叛乱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杨嗣昌一直遵循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让我国内的农民起义军才是威胁明朝政权稳定最重要的因素。

据《梅村诗话》当中记载评价明朝灭亡的原因称:"闯献同起延绥,扰乱中原,十数载间,卒亡明室。"历史事实证明杨嗣昌的眼光是正确无比的。

光有才能或许还得不到崇祯皇帝的如此信赖,最重要的是杨嗣昌的一系列政治主张说到了崇祯皇帝的心坎之中,杨嗣昌的许多想法和建议都是那个时候的大明帝国所需要的。

2:杨嗣昌是"孤臣",没有参与到党派之间的争斗

在明朝末年时期,在朝廷之上有一个突出的表现就是党派之间的利益争斗,这个现象在崇祯皇帝在位期间表现得特别突出,当时崇祯皇帝刚刚继位之初。不仅仅有以魏忠贤为首的阉党祸乱朝纲,而且之后的东林党等党派也纷纷异军突起,朝廷之上几乎没有一心为国的大臣,党同伐异的现象屡见不鲜。

3:杨嗣昌能够为崇祯皇帝分担罪责

众所周知,在中国古代封建王朝当中皇帝具有绝对的权威,这也就意味着皇帝无论做什么都是正确的,错误的只能说手下的臣子。

但是事实却是皇帝也会犯错,而且对于皇帝的威信打击是巨大的。所以说皇帝对于那种愿意为自己背锅的臣子是极其喜爱的。

杨嗣昌也是这样一个臣子,在满朝文武都不愿意议和来集中力量对抗国内农民起义军的时候,唯独杨嗣昌扛起这个责任,甚至还说"人不肯担其责而臣担之"

最终得以遏制农民起义发展的速度,一定程度上延续了明朝的寿命。面对这样一个知心的臣子,作为皇帝的崇祯怎么能够不喜爱呢?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8-19
杨嗣昌畏罪服毒而死。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