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很不舒服,检查结果都正常该怎么办?

如题所述

心脏很不舒服,检查结果都正常该怎么办?

  心脏问题不容轻视,建议做进一步的检查,可以做一个冠状动脉CTA或者24小时心电图监测。对于你所描述的病情,有以下几种可能。

  第一、近期是否有休息不好、心情不好的情况

  如果说胸闷憋气的症状只是最近才出现,而碰巧最近有些繁忙,在休息或者睡眠方面有所欠缺,那么很大可能是过度疲劳造成的植物神经紊乱导致的病症。

  如果存在此种情况,除了按照医生的医嘱治疗以外,还要学会劳逸结合,学会放松自己,比方说通过适量的运动、培养一些健康的爱好等来转移一下自己的注意力。运动不要过于激烈,散步、快走即可,也不要在晚上睡觉前运动,这样反而会更加影响睡眠质量。如果平时有吸烟喝酒的习惯,一定要戒掉,最起码在治疗期间不要碰这两种东西。

  


  第二、是否处于更年期

  如果病人是女性的话,并且处于更年期,由于体内激素水平的改变会导致这种情况,一般我们称之为更年期综合征,更年期综合征还可能导致心悸、烦躁、头晕等情况。如果是这种情况,一般情况下是不需要服药的,建议以自我调节为主,主要是靠转移注意力的方式来慢慢缓解病情。如果说病情很严重,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补充雌激素来治疗。


  第三、心脏冠状动脉狭窄导致

  一般这种情况除了胸闷憋气以外,还可能伴随背部或者手臂的麻木疼痛。这种情况可通过做冠状动脉CTA来发现,如果做完CTA发现有狭窄的情况,还需要进一步做心脏造影来确诊,通过查看狭窄率来确定下一步的治疗方案。

  对于心脏来,我们该如何“保养”呢?


  心脏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器官,我们必须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1.不要吸烟;

  2.不要酗酒;

  3.少熬夜、少吃油腻过咸的食物;

  4.低脂饮食,尽量少吃或者不吃猪肉。(很多有冠心病或心绞痛的病人,在吃完比较肥的猪肉之后,都会觉得不舒服。)

  5.如果确诊有冠心病或者心绞痛的话,除了按医生的医嘱服药,还要常备速效救心丸。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1-05

说实在这,这种经历很多,到医院做心电图,什么事都没有,偶尔能看到房性早搏,有时候弄得我自己都疑神疑鬼,不过后来我碰见心脏不舒服的时候会这样做

1先判断是不是心脏的事?内脏的疼痛是一种钝痛,它不是尖锐的,如果我感觉是那种尖锐的疼痛,我就会说这是胸前的肋间肌,或者是胸肌胸膜哪个地方受损了?或者是痉挛了,拉伤了,跟心脏没关系。如果他是压榨性的那种钝痛,我会,再往下判断

二,发现自己心前区压榨性的疼痛,或者是钝痛,或者是不适,不管三七二十一先含上硝酸甘油,或者是速效救心丸再说,然后休息片刻看有没有缓解?如果不管吃不吃药?它都会不舒服,那我就等这次不舒服过去了之后进行大运动量的测定,就是自己在操场上以自己的最快速度跑100米这个每个人自己量力而行,看自己跑完之后,有没有,再发生心脏不适和以前相同的症状,由以上来判断自己是不是得了冠心病?

三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心前区不适,是由心律失常引起,但是你到医院的时候,又没有了发作的时候或者不舒服的时候看看自己心率是不是很紊乱?或者是特别快,如果很快的话,那么心律失常,可能是由于晚上睡觉少,或者是吸烟,或者是运动量量过大等等原因所引起尽量好好休息,应该能够恢复过来,心前区的不舒服也会消失

首先我们先看这三个检查,都能查出什么疾病。

心脏彩超

心脏彩超主要是看心脏结构有没有问题。

1、先天性心脏病:

常见的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卵圆孔未闭、流出道狭窄、法洛氏四联症、动脉导管未闭等等这些先天性心脏病都需要彩超进一步配合明确诊断,心脏彩超是筛查先天性心脏病的首选检查。

2、心脏结构改变:

看心脏结构、心脏大小、瓣膜、厚度等的变化,以及由此造成的血流的改变等等,可以精确测算心脏心房、心室、瓣膜、等等各个位置的大小等变化,是了解心脏各房室腔大小的重要检查方法。

3、心脏功能:

心脏彩超可以直观的看到心脏收缩功能,室壁运动分析,是否协调等,而且可以通过计算得到心脏的每搏输出量等具体各个数值,也就是射血分数,对于评价左心功能非常重要,对于心功能的评估,心衰的评价非常重要。

冠脉造影和冠脉CT

这虽然是两种检查,但目的基本一样,都是为了检查心血管,也就是为了诊断有没有冠心病。

冠脉造影属于介入手术,费用相对高,要住院检查,风险相对大,自然检查结果相对更加准确。冠脉CT属于强化CT,和普通CT类似,区别在于要通过输液,把造影剂通过静脉输送到心血管,观察心血管有没有狭窄程度。


心脏彩超、冠脉造影及冠脉CTA正常,不代表没有心脏病因为心脏病包括很多,比如还有一大块就是心律失常,通过心脏彩超及冠脉检查是无法排除心律失常的。心律失常最常见的表现就是心慌、心里不舒服,也就是心跳跳乱了,常见的包括各种早搏,房速,房颤,室上速,室速等等心律失常。这就需要带一个24小时动态心电图来进一步排除,甚至需要行电生理检查来排除。


还有可能是心脏微血管病变,造影正常,但还是心肌缺血;还有可能是心脏神经官能症。

心脏不舒服,不代表就是心脏病

心脏不舒服只是一个广义的概念,不能通过心脏不舒服就来判断是心脏病,除非您正在心脏不舒服,并行心电图检查,或完成24小时动态心电图及心脏彩超及冠脉检查,都排除心脏明显的疾病。那么这种不舒服有可能并不是心脏病,也可能是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总之,心脏不舒服虽然描述很简单,但越是简单的描述,诊断起来越是复杂!

所以,我告诉他每次一定要详细观察,每次难受多长时间,难受跟活动有没有关系,如果反复发作难受,需要带一个动态心电图,排除心律失常。

不是做了这些检查,就能证明没有心脏病!

第2个回答  2020-12-29

心电图是一种简便、快速而且无痛的检查,受检者在安静的状态下进行,检查时间只需短短几分钟,过程中采取仰躺,并且裸上半身,在前胸、手、脚等部位接上金属电极,通过这些电极,就能测到每次心搏期间,心脏产生的电流强度和方向,用导线把这些电极与能记录电极电流轨迹的心电图记录仪相连接,进而记录通过每一个电极的电流轨迹。

有患者咨询:“心电图检查正常,但就是觉得心脏不舒服”这个问题,今天一起来探讨一下。



心电图检查正常≠心脏没有问题

例如,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静息时心电图50%以上是正常的,甚至少数心肌梗死的患者心电图也表现正常。生活中有部分人,多次心电图检查正常以为心脏“没多大问题”,结果却发生了心肌梗死等危及生命的严重情况,这就提示我们要警惕潜伏在心电图“正常”背后的“陷阱”。

陷阱一:阵发性心脏病。

心电图检查只能反映即刻的心电活动,而许多病人发病是阵发性的,到达医院的时候症状已经缓解了。特别是一些被称为“不稳定心绞痛”的患者,心电图检查往往“正常”,但实际上他们又是很容易发生心肌梗死的高危病人,所以单次的心电图检查就不全面了。还有些阵发房颤、室上性心动过速等心律失常的病人到医院的时候发作停止了,往往单次心电图也无法检查到。

陷阱二:结构异常性心脏病。

再有一些心脏瓣膜病变、心脏扩大等心脏形态和结构发生病变的患者常常感觉胸闷、气急,严重者稍稍活动就会气喘。但心电图检查也往往正常。



心电图究竟在检查什么?

心电图主要是看心脏传导的电讯号,从检查结果可观察到心跳变化和推测心脏构造和功能发生的改变。

1
、心跳问题:包括心律(心跳是否规则)和心率(心跳快慢)问题,从心电图中可看出心跳是否规则,以及跳动是否有特殊型态,这些变化反应的是传导时出现的障碍,或是没有循正常路径进行传导等问题。

2
、反应出结构以及功能方面的问题:例如常见的心脏缺氧,即是心脏组织发生变化后造成放电方式不同,会从心电图中发现到波形的异常。另外,有些其他器官系统的问题,例如肺部和代谢疾病等等,也有可能会反应在心电图的变化中。

当心电图上出现异常,显示心脏机能有障碍时,可用来及早发现包括心房或心室肥大症、冠动脉不全、电解质代谢失衡等心脏方面的疾病,不过,对于有些发生在身体负担或刺激增加时才出现的心脏病症状,就很难从安静时测得的心电图判读出来。

心电图检查大部分反映病症的表现结果,对于像是冠状动脉疾病、心衰竭、心律不齐等病因的诊断,往往无法单独借此检查当下立判。因此,心电图虽然具有一定的参考与判断功能,也是筛检心脏毛病很好的工具,但不能以此作为诊断时百分之百的依据。



比较好的方式应该是依据病人本身的健康状况,再配合心电图、抽血检查等做出综合且客观的判断,比较能找出症结,而不是只仰赖心电图。

所以说心电图检查正常不代表心脏没问题。如你还怀疑心脏有问题,建议进一步检查。如果出现胸痛、胸闷、心悸等不适症状,哪怕常规心电图检查正常,也应尽早到心内科做详细检查(如:24小时动态心电图)找出病因。

第3个回答  2021-01-05

说实在这,这种经历很多,到医院做心电图,什么事都没有,偶尔能看到房性早搏,有时候弄得我自己都疑神疑鬼,不过后来我碰见心脏不舒服的时候会这样做

一,先判断是不是心脏的事?内脏的疼痛是一种钝痛,它不是尖锐的,如果我感觉是那种尖锐的疼痛,我就会说这是胸前的肋间肌,或者是胸肌胸膜哪个地方受损了?或者是痉挛了,拉伤了,跟心脏没关系。如果他是压榨性的那种钝痛,我会,再往下判断

二,发现自己心前区压榨性的疼痛,或者是钝痛,或者是不适,不管三七二十一先含上硝酸甘油,或者是速效救心丸再说,然后休息片刻看有没有缓解?如果不管吃不吃药?它都会不舒服,那我就等这次不舒服过去了之后进行大运动量的测定,就是自己在操场上以自己的最快速度跑100米这个每个人自己量力而行,看自己跑完之后,有没有,再发生心脏不适和以前相同的症状,由以上来判断自己是不是得了冠心病?

三,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心前区不适,是由心律失常引起,但是你到医院的时候,,又没有了发作的时候或者不舒服的时候看看自己心率是不是很紊乱?或者是特别快,如果很快的话,那么心律失常,可能是由于晚上睡觉少,或者是吸烟,或者是运动量量过大等等原因所引起尽量好好休息,应该能够恢复过来,心前区的不舒服也会消失

如心前区不适或自我感觉心脏不舒服最好的做法,是赶快到医院找医生去诊断,可做动态心电图带在身上,可以回家观察的那种

心脏不舒服只是一个广义的概念,不能通过心脏不舒服就来判断是心脏病,除非您正在心脏不舒服,并行心电图检查,或完成24小时动态心电图及心脏彩超及冠脉检查,都排除心脏明显的疾病。那么这种不舒服有可能并不是心脏病,也可能是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首先我们先看这三个检查,都能查出什么疾病。

心脏彩超



心脏彩超主要是看心脏结构有没有问题。

1、先天性心脏病:

常见的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卵圆孔未闭、流出道狭窄、法洛氏四联症、动脉导管未闭等等这些先天性心脏病都需要彩超进一步配合明确诊断,心脏彩超是筛查先天性心脏病的首选检查。

2、心脏结构改变:

看心脏结构、心脏大小、瓣膜、厚度等的变化,以及由此造成的血流的改变等等,可以精确测算心脏心房、心室、瓣膜、等等各个位置的大小等变化,是了解心脏各房室腔大小的重要检查方法。

3、心脏功能:

心脏彩超可以直观的看到心脏收缩功能,室壁运动分析,是否协调等,而且可以通过计算得到心脏的每搏输出量等具体各个数值,也就是射血分数,对于评价左心功能非常重要,对于心功能的评估,心衰的评价非常重要。

冠脉造影和冠脉CT



这虽然是两种检查,但目的基本一样,都是为了检查心血管,也就是为了诊断有没有冠心病。

冠脉造影属于介入手术,费用相对高,要住院检查,风险相对大,自然检查结果相对更加准确。

冠脉CT属于强化CT,和普通CT类似,区别在于要通过输液,把造影剂通过静脉输送到心血管,观察心血管有没有狭窄程度。


心脏彩超、冠脉造影及冠脉CTA正常,不代表没有心脏病

因为心脏病包括很多,比如还有一大块就是心律失常,通过心脏彩超及冠脉检查是无法排除心律失常的。心律失常最常见的表现就是心慌、心里不舒服,也就是心跳跳乱了,常见的包括各种早搏,房速,房颤,室上速,室速等等心律失常。这就需要带一个24小时动态心电图来进一步排除,甚至需要行电生理检查来排除。

还有可能是心脏微血管病变,造影正常,但还是心肌缺血;还有可能是心脏神经官能症。

第4个回答  2020-11-15

心脏神经官能症患者以青壮年女性多见出现心血管系统的症状多种多样,有时候老年人也可发病。发作的话时轻时重但还是以不严重的居多,患者经过现有的

心脏诊断检查

(心电图、心脏彩超、血管造影等),而无器质性改变证据,但可与器质性心脏病同时存在或在后者的基础上发生,这类病人绝大部分为焦虑、抑郁的患者并到处求医,其实这是由于

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所导致的在心血管系统方面的表现,

很多人在精神上受到刺激或工作较紧张时,往往不能使自己适应这种环境而易发病或使症状加重。



2、常见的不舒服的表现如下:

心悸:自觉心搏动增强,有心慌感。心动过速(100-120次/min)或过早搏动,而使自觉症状更为显著。

呼吸困难:主观感觉吸入空气不够用,因而需做深呼吸或有叹息样发呼吸。由于呼吸深度和频率增加,故容易发生换气过度而引起呼吸性碱中毒,如眩晕、四肢麻木、抽搐等。

心前区疼痛:常为心尖区或左胸部刺痛或刀割样痛,为时数秒或持续数小时的胸闷,隐痛,疼痛的出现与体力活动无关,许多在静息时发生。有时在工作紧张,情绪激动后可持续数天或更长。

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症状:多汗、手足冷、两手震颤、上腹胀、腹痛、尿频、大便次数增多或便秘等

其它症状

:疲倦、失眠、睡眠不深功多梦、低热、食欲不振、头昏、头痛、肌肉痛等。

二、心脏神经官能症该做何应对?

1,耐心倾听,建立良好的关系,耐心倾听是表达对患者的尊重,听听患者倒倒苦水,及时表达对患者的同情理解,就会使得患者感到温暖,解除戒备心理,取得患者信任。


2、 循循善诱,掌握主动,通过对话与询问,了解患者的情绪心理问题,挖掘其背后主导的社会心理事件,了解患者的个性、生活成长经历,为心理干预积累素材。

3、 通过分析与对质,让患者自己意识到不良情绪的存在,将不良情绪与种种身体不适联系起来,建立两者之间的因果关系,让患者自己意识到,有了不良情绪才有了今天的浑身不舒服,那天心情好了,病也就好了。

4,努力挖掘造成患者不良情绪的背景性因素,尤其是一些社会心理事件,或者一些对疾病的不合理的认知,4解释这些不良认知并加以纠正,努力消除其负面影响。



5、 以患者的利益为中心,始终给予患者支持与鼓励,治疗中要有充分的耐心,不要急于求成,要学会等待,不能居高岭下,甚至训斥病人。

6、心脏神经官能症患者多不宜住院治疗(视具体病情而定),可在家或门诊治疗,因为住院反而容易使患者的病情恶化。患者的亲友和同事要对患者多一份理解和鼓励,以帮助其早日摆脱困境。

7,经常参加力所能及的体育活动,一般以轻柔的活动为宜,如打太极拳、散步、慢走等有氧运动等为宜,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具体的运动方式和持续时间可视患者的年龄、体力和病情轻重而定,通过运动释放压力、放松心情。运动时应以不觉累为原则,切忌盲目加大运动量,更不可急于求成。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