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民国时期,保长做什么的,有怎样的地位呢?

如题所述

在民国时期,保长其实是保甲制度里的一个官职,主要是负责所管辖范围内居民发生的大小事务,不是什么大的官职,有点像我们现在的居委会主任。但是保长在民国时期的地位还是挺高的,尤其是在剿匪的时候,保长能起到很多的治安作用。

虽然我们现在已经没有保长的说法了,但保长其实很像现在的居委会主任,负责一个区域内居民相关的大小事务。我们现在从小区到街道到区到城市每一个级别都有专人管理,而民国时期也是一样的,这是一种户籍管理制度。而民国时期的保甲制度里,也详细地划分了每家每户的管理,也就是10户为1甲,10甲为1保,那么一个保长就是管理100户家庭发生的相关事务。

这样的管理方式方便大家发生了问题可以找到专人去解决,比如居民之间发生了纠纷,这个时候就可以找保长先来调节,调节不了才需要走法律途径。

中国的保甲制度由来已久,在秦国时期就有了,当时是5个家庭称为一个伍,2个伍称为什。而商鞅发布变法之后,这个制度就派上用场了,假如这5个家庭里有一个家庭犯了法,而其他家庭有人知道而没有举报,那么就要被连坐,与犯法的家庭受到同样的刑法。

民国时候的保甲制度同样可以起到这样的作用,当时的中国还比较乱,匪徒很多,就产生了连坐法,假如某个家庭有匪徒,那么其他家庭如果知道而没有举报就会受到牵连,等同于通匪,要受到匪徒一样的罪责。而保长就是负责去剿匪,保障自己范围内家庭的安全。

所以保长的职责与我们现在的居委会主任很相似,但责任又更多,既要管理居民之间发生的大小事务,还要负责大家的安保工作。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