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冷链物流发展当前存在的问题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1-03-05

尽管我国冷链物流进入3.0全面转型升级时代,但与发达国家成熟完整的冷链体系相比仍然存在许多薄弱环节,主要体现在冷鲜产品损耗率高、生鲜商品运输率低等方面。

目前,我国大部分的生鲜供应依旧处于传统方式层面,产品流通需要经过农户、产地、采购商、中间商、批发市场等多重环节,流通环节繁琐,损耗率居高不下。数据显示,目前欧美国家已经将生鲜产品的损耗率控制在5%的稳定水平,其他食品的损耗率也已经降到了1%以下。而我国的生鲜平均损耗率在10%以上,是欧美国家的2-3倍,大大提高了生鲜市场的成本。



同时,我国冷链物流设施相对而言不够完善,使得大多数生鲜商品在运输过程中得不到规范的保温、保湿、冷藏,加大了流通损耗,也加大了从农户到消费者的价格、品质不稳定因素。

目前我国水产品、肉类、果蔬冷链运输率分别为69%、57%、35%,而发达国家这部分指标的平均水平在80%~90%之间。



与迅速增长的消费需求相比,我国冷链基础设施冷库建设相对落后。2015-2019年,我国冷库总量呈逐年递增趋势。2019年,全国冷库总量约6053万吨,新增库容814.5万吨,与需求量2.352亿吨差距较大。在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实施城乡冷链物流基础设施补短板工程的要求后,我国冷链基础设施建设将加快推进,以满足庞大的生鲜运输需求。



——更多物流行业相关规划、项目及数据分析请参考于前瞻物流产业研究院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