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味文学”与“京派文学”的联系与区别是什么?

他们之间的联系是否可以更深入的探讨一下呢?

。“京味文学”便是用北京方言,写北京人,书北京事。但“京味文学”的时间跨度之长、生命力之强悍、作家队伍之雄壮、留下的名篇佳作之多,是别的地域文学派别所不能比的。在这个流派旗下,聚集着几代“大腕”作家,从开创者老舍,到汪曾祺、邓友梅、林斤澜、陈建功、刘心武……再到今天的刘恒、王朔。京味作家留下了许多足以写进文学史的经典名篇,塑造出一个个脍炙人口的“北京人形象”,你会觉得那就是北京人,而人们也正是从这一个个文学形象中来看取北京,看取北京人。而“京味文学”能够百年不衰,一代代传承下去,正显示出北京积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常说常新的世风民情,显示出她作为政治、文化中心的独特魅力,堪称一块文学的风水宝地。

与“京味文学”这样一个有着鲜明语言风格、创作题旨的文学流派不同,“京派”则是对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聚集在北京的一批文学中人的一个模糊概称。在这一派别内,亦有许多了不得的大师级人物,如周作人、沈从文、林语堂、废名、林徽因……严格地说,这些京派代表人物大多不是土生土长的北京人,而是一批脱“乡”入京的“外地人”;他们也不像“京味文学”作家那样,采用地道、半地道的北京话来写作,甚至很少以北京城和北京人来作为自己的文学对象。但在他们的言谈与写作中,亦体现出对北京这座文化古都的敬慕与认同,对北京的世风民情的欣赏和表现。这是一种精神的皈依与再造,在他们生活道路各异、文学追求也各自不同的背后,是他们精神品格、美学风格的趋同。透过周作人的闲适、林语堂的幽默、废名的冲淡,以及沈从文的田园牧歌与乡愁情调,是他们共同铸造的一派现代文人的精气神,是现代知识分子的自由精神和传统士大夫风度、贵族气的结合,站在时潮之外和追求艺术独立的结合。

“京味儿”与“京派”,这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两个举足轻重的文学概念,也是彰显北京文学的重镇地位和文化魅力的文学概念;另一方面,它们又像两面镜子,从中可以照见当下北京文学的面貌,也成为本文谈论当下北京文学的两个参照系。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