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多芬《第三交响曲》的“英雄”形象是指什么?

如题所述

〈英雄〉是贝多芬深陷于痛苦的时候的创作,这阕交响曲表现了他置于死地而后生的胜利象徵。《英雄》的完成,表现出贝多芬深层的情感,和丰富的戏剧化对比。乐曲展示了从黑暗走向光明胜利之路的整个历程。第一乐章用带有大型尾声的奏鸣曲式写成。全曲的前奏是两个坚定有力的大三和弦,象征着法国大革命时代的精神、象征英雄的性格和力量,具有英雄出场之前先声夺人的艺术效果。呈式部主题表现了英雄的基本形象,他用了习惯上象征男性的大提琴,给人一种“温和的”、“初生的”的形象感,第二次出现时的主奏音色是圆号,显得英武豪迈;第三次出现时是乐队全奏。显得强大、丰满、辉煌而充满英雄气概。呈式部副部的三个主题都展示了英雄的一个侧面。副部第一主题先后由双簧管、单簧管、长笛、小提琴演奏音乐和谐而安详,是英雄心中的理想、自由、和平、幸福的象征;副部第二主题生动刻画了一位身先士卒的将军,率领着千军万马驰骋疆场所向披靡的形象;副部第三主题力度轻微,音响柔和而稳定具有某种人道主义或大众性的特点,它代表了英雄的人格,也揭示了英雄不断取得胜利的力量所在。结束部的音乐粒度刚劲,斩钉截铁,具有无坚不摧的性格,显示了英雄的力量,并构成了呈式部的高潮。
乐章的其余部分以一种戏剧化的形式把英雄从失败走向成功的艰辛旅程描写了出来。比如说:第二乐章的葬礼进行曲表现出人们为自由而献身的英雄们的沉痛哀悼。第三乐章的表现了英雄的坚定信念即使是死亡也无法使他们动摇。充满着生命的活力,以乐观的情绪为终曲的胜利狂欢作好了准备。第三乐章的第三主题它具有法国大革命时期的歌曲风格以强劲的力度和连续的附点节奏,显示出一种一往无前的的力量。最后以暴风雨般的结尾来表现英雄们的胜利和狂欢。 音乐按照英雄的斗争、牺牲和最后取得胜利的顺序发展,充分表现出来英雄性和戏剧性使全曲成为一个逻辑鲜明的整体。这些特点在以前的交响曲中从来没有过。所以不的不说这是第三交响曲的一个突破。
第三交响曲把贝多芬人生的英雄性和戏剧性也表现了出来,总所周知,在贝多芬的晚年耳疾的毛病使他痛不欲生,几近宣布音乐生活的结朿,作为一位音乐家,丧失了听觉就像画家丧失了视觉一样,如何能忍受得了命运的支配,可能不向命运低头吗?听不见美妙的音乐,对一个作曲家来说意味著什么?贝多芬把对耳聋的残酷事实看作是死亡对生命的威胁,在处于极度悲哀和恐惧之中暗自写下了著名的「海利根城遗嘱」。贝多芬曾表示想要了结自己的生命,没有听觉的活著,痛苦的逼他走向绝望的边缘,像一个失去所有的人,无权再追问关于生存的希望。对作为音乐家的他,耳聋的事实是艺术中断的事实,艺术中断了创作的生命,即是无缘于生命,也就是死亡的事实。所幸贝多芬对艺术的坚持和强力意志使他走出痛苦的阴霾。艺术中存在著求生的意志,《英雄》交响曲就在这个求生的意志下点燃起生命的火花,爆发出前所未有的生命洪流,敲开了浪漫之门。因此《英雄》不只是贝多芬个人置于死地而后生,也是音乐史的置于死地而后生 ,也正是展现生命的美学。
还有贝多芬的这部《第三“英雄”交响曲》就 必须提到一个人——拿破仑。在十九世纪初,欧洲大陆最风云的人物当属这个法国人,从某种程度上,你甚至可以把拿破仑当作这部鸿篇巨著的主角。当然,也不能完全那么理解。
贝多芬十一岁的时候就因为热爱音乐而辍学了,但是他并没有放弃学习新知的机会。而且在学习的过程中,他很早就接触了法国资产阶级启蒙思想。20岁不到的时候,贝多芬进入波恩大学学习过一阵子伦理哲学,当时也正逢法国大革命爆发的时期,“自由、革命”的口号充斥着校园,作曲家从那时起就打心眼里向往这种精神和宗旨,并逐渐成为贝多芬的一种人生理想。就此,他成为了一个时刻关注革命、向往自由的人。
贝多芬从法国大革命中看到了“自由”的曙光,同样他又从一个法国军人身上看到了“共和”的希望,那个人正是一代风云人物——拿破仑.波拿巴。拿破仑向欧洲封建帝制发起了最强烈的冲击,并且几近获得成功。所以贝多芬一度把拿破仑视为偶像、英雄乃至神的化生。就是在这样一个情形下,1798年的时候有一位非常赞赏贝多芬音乐才华的法国将军登门拜访他,而交谈间贝多芬也表达了对拿破仑的敬重,所以那位将军便提议,是不是可以写作一首名为“波拿巴”的交响曲,贝多芬自然欣然应允。
但是直到1803年,距离上一部《第二交响曲》一年不到,贝多芬才开始正式写作这部策划已久的交响曲。这年夏天,作曲家来到维也纳郊外杜布林中的一个葡萄园,在一间农舍中开始了创作。宁静的田园几乎与世隔绝,就在这样的封闭环境下,一部大作悄然问世。《第三交响曲》的篇幅大大超越了前两部,最终长度是仅次于《第九交响曲》的超长作品,而在艺术成就上也是一个里程碑式的作品.而在此时,发生了一个变故——拿破仑背叛了革命。
熟悉世界历史的朋友都应该知道,拿破仑推翻了法国封建王朝之后,并没有实行人们期盼已久的“共和”,而是重新恢复帝制,自己当上了皇帝。更加丑陋的是,在加冕典礼上他自己为自己戴上了皇冠。这种背叛革命的行为,使得所有向往自由的革命志士痛心疾首。而这个消息传到贝多芬这里的时候,作曲家已经完成了《第三交响曲》的创作,并且特意命名为《拿破仑.波拿巴大交响曲》,还恭恭敬敬地写了献给拿破仑的题词。此刻,当得知拿破仑如此卑劣的行径之后,简直无法表述自己当时愤怒的心情,贝多芬冲动的撕下了写有题词的交响曲总谱首页,大骂拿破仑是“凡夫俗子、野性暴君”。经过了这次打击,贝多芬对拿破仑的好感似乎一下子烟消云散了,据说为此还病了一场,所以也就耽误了《第三交响曲》的发表。一直到1804年4月才在维也纳第一次上演,1806年总谱出版发行,而这部曾经是为拿破仑“夺身定做”的交响曲标题也被改为了“《英雄交响曲》——为纪念一位伟大人物而作”。后来有人分析说,虽然拿破仑不再是贝多芬心中的“神”,但是在某些方面贝多芬依然尊重他。
虽然拿破仑背叛了革命,但拿破仑只某种意义上只是贝多芬心目中一个英雄的代表和理想的寄托,而真正的英雄形象并没有倒塌。这部为拿破仑而作的交响曲,到处洋溢着贝多芬向往自由,向往革命的精神。这部长达40多分钟的作品,可以说塑造了一群为革命理想而奋斗的英雄雕像。曲调中时刻洋溢着战斗的气息,自由的理念。《第三交响曲》中崇尚的英雄主题、自由气息,它第一次把音乐和重大的政治题材向结合,这才是留给后人最宝贵的财富。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05-08
写给拿破仑的,结果拿破仑在贝多芬刚完成这个曲子并将该曲命名为《拿破仑.波拿巴大交响曲》后的不久称帝了。贝多芬极度失望与愤怒,无奈将该曲改名为《英雄交响曲》。“英雄”的形象是未称帝前的拿破仑,抑或可以说是无数为革命奋斗献身的战士们。
第2个回答  2010-05-06
一般传说是拿破仑,后来贝多芬傲娇了,改题目为“英雄”。不过可信度多少很难说。其实贝多芬的作品并非后来19世纪浪漫派的标题音乐,所以不用太在意标题,用心去听才是最重要的。

比如钢琴奏鸣曲里的“月光”、“热情”等名字都是出版者加的。
第3个回答  2010-05-14
一开始是拿破仑,这第三交响还有个副标题就是献给拿破仑的,但是后来拿破仑称帝,贝多芬伤心了,就直接改成英雄了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