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魏国,蜀国,吴国的都城分别在哪

如题所述

  三国时期,魏国,蜀国,吴国的都城分别在河南洛阳,四川成都,江苏南京。
  三国又叫三国时期,是因为当时天下由魏、蜀(汉)吴,三个势力所建立。
  延康元年(220),曹丕自立称帝,因其姓曹,后世称之为曹魏或曹魏政权,定都洛阳,到咸熙二年(265年)曹奂禅位于司马炎,享国46年,主要控制北方九个州(长江以北),势力最为强大。章武元年(221),刘备称帝,为表示自己政权合法性国号仍沿用汉,因其控制范围在益州一州(蜀地),故后世称之为蜀汉或简称蜀。蜀汉势力最为弱小,炎兴元年(263)刘禅投降邓艾,享国43年。建兴元年(229),孙权正式称帝,建立孙氏政权国号吴,因其姓孙,故称孙吴,又因其控制扬州、交州、荆州等江东地区,又称为东吴。
  三国时期开始的时间学者各有不同见解,一般分成狭义及广义。狭义是220年曹丕逼东汉汉献帝禅让,建国曹魏,使东汉灭亡开始,广义是184年黄巾之乱开始。
  历史学家多注重三国鼎立的形成与过程,自184年东汉开始失去政权实体及群雄割据,形成了三国雏型至曹魏代汉为止,所以往往将184年到220年的时间纳入三国时期加以讨论 。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8-09-21
  三国时期,魏国,蜀国,吴国的都城分别如下:
  魏国:建安元年(196年)曹操迎汉献帝到许昌,“挟天子以令诸侯”, 不久汉献帝禅位,曹丕篡位,自立为帝,定国号魏,并定都洛阳,曹魏正式建立。
  蜀汉:公元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或“蜀汉”。蜀汉王朝疆域所及,北至武都、汉中,东抵巫峡,南包云、贵,西达缅甸东部。263年为魏所灭。共历二帝,四十三年。
  吴国:孙权建立政权,国号为“吴”,由于与曹魏、蜀汉呈鼎立之势,所统治地区又居于三国之东,故亦称东吴 。黄龙元年(229年)5月23日,孙权在武昌称帝,孙吴正式建国,随后迁都建业(今江苏南京)。天纪四年(280年)5月1日,孙吴亡于西晋,标志着汉末三国以来割据局面的彻底结束。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6-11-13
曹操魏国,都城邺城,古代著名都城。遗址范围包括今河北临漳县西(邺北城、邺南城遗址等)、河南安阳市北郊(曹操高陵等)一带。遗址主体位于河北省临漳县境内。后来他儿子迁*都洛阳。
蜀国,刘备,成都。

吴国,首都在建业(南京)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7-12-16
魏国都城较多,前后许昌、邺城、洛阳都是,蜀国在成都,吴国在建业,也就是现在的南京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8-10-27
发放工资了没?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