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国家富强而奋斗的杰出人物的故事?

如题所述

哈喽,大家好,我是棉言麻语,每天都会有不同的精彩资讯分享给你。

今天我们就来讨论一下,国富则民强,有哪些为国家奋斗的民族英雄经历?

下面我们就来具体说一下。

明朝的外患,除了北方游牧民族外,沿海地区的倭寇也是个令明王朝头疼的大问题。在明朝抗倭战争中,戚继光无疑是位重要人物,他骁勇善战,剿灭了中国东南沿海的倭患,维护了海疆的安宁。

戚继光(1528—1587),字元敬,号南塘,晚年又号孟诸,祖籍安徽定远,山东东牟(今山东蓬莱)人,出身将门。十七岁那年,父亲去世,戚继光承袭父职,任登州卫指挥佥事。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江浙地区受到倭寇的侵袭,朝廷升戚继光为参将,由山东调往浙江,镇守宁波、绍兴、台州三府。

戚继光是一个非常著名的人物,在他的带领下,本来非常弱小的明朝军队变得有非常强大的战斗力,这支军队有一个非常著名的名字,那就是戚家军,戚继光就率领着手下的戚家军在浙江一带的沿海地区抗击倭寇,并且很快的就和倭寇打了几场战斗,但是让大明朝百姓非常高兴的是,这几次大的战役戚继光都胜利了,并且还打出来明朝的威风,这样就打得倭寇非常害怕,听到戚继光的名声就瑟瑟发抖。

戚继光还根据江浙地区的地形以及倭寇的作战方式,因地制宜地创造了中国古代军事史上著名的“莺鸯阵”。根据史料记载,“莺鸯阵”由十二名士兵组成,队长在队伍的最前头,队长身后有两行士兵,每行五人。

队长身后的两名士兵手持藤牌,遮挡箭支、刀砍,掩护其他战友。在他俩背后是狼筅兵两个,狼筅是戚继光发明的新武器,实际是在大毛竹上插上尖刀,可用于横扫挥舞,威力巨大,再后面分别是两行长枪兵和一行短刀兵,协同作战。这样一个小队既可以独立作战,又可以将上百个小队集中起来组成一个大阵。

戚继光在波澜壮阔的抗倭战争中,足迹几乎踏遍了我国的东南海疆,留下了一部可歌可泣的英雄史诗,实现了其“但愿海波平”的雄心壮志!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0-23
钱学森:为了救国,中学毕业的钱学森和当时许多有志青年一样,选择工科作为人生奋斗的方向。1934年夏,23岁的钱学森完成在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专业的学业,考取清华大学留美预备班。一年后,钱学森远渡重洋,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攻读航空专业硕士学位。带着为国争光的一股冲劲,钱学森只用一年时间就拿下了硕士学位。1936年,钱学森转学加州理工学院,3年后获得航空、数学博士学位。随后,在他的老师、世界力学大师冯·卡门的指导和合作下,钱学森开始了高速飞机的气动力学、固体力学、火箭和导弹的研究,参与了大量工程实践,并和同事一道为美国设计、研制出可以用于作战的第一代导弹,为世界航空工业的建立奠定了可靠的理论基础。
  钱学森声名鹊起,成为和冯·卡门齐名的著名科学家。美国军队邀请他讲授火箭和喷气技术,美国空军以他的《喷气推进》为内部教材。1947年,36岁的钱学森成为麻省理工学院年青的正教授,拥有了许多人一辈子梦寐以求的地位、名誉和舒适的生活。钱学森却从未准备在美国长期生活,他清楚地知道,这里只是他人生的一个驿站,遥远的祖国才是他永远的家园。在美国的20年里,钱学森没有买一美元的保险。他将风洞原理应用于风车发电的实例计算中,选取的高度是从海平面起到海拔8公里以上,这正是他的祖国----中国的自然条件。多年以后,钱学森说:"我在美国前三四年是学习,后十几年是工作,所有这一切都在做准备,为了回到祖国后能为人民做点事。因为我是中国人。"
1948年祖国解放事业的胜利在望让他看到:等待的时机终于来临!钱学森欣喜若狂,开始了紧张的归国准备。然而,归途,竟是那么的坎坷。骚扰、阻挠纷至而来,美国当局动用了可能的全部手段,所有的目的只有一个:无论如何都不让钱学森回国,因为"他太有价值了,在任何情况下都抵得上3至5个师的兵力。"坐牢、软禁,恐吓、跟踪,美国反动势力的迫害和打击,无法让钱学森屈服,激起的只是勇敢、无畏的斗争。面对检察官的无理指责,钱学森掷地有声地回答:"知识是我个人的财产,我有权给谁就给谁。""我是中国人,当然忠于中国人民。"美国的报纸报道说:被审讯的不是钱学森,而是检察官! 在钱学森的长期抗议和祖国外交斗争的巨大压力下,美国当局不得不同意钱学森回国。1955年9月17日,带着丰厚的学识和一腔热血,钱学森登上了归国的航船。 祖国向钱学森敞开温暖的怀抱。广州、上海、杭州、北京……,钱学森所到之处,掌声、鲜花、笑脸相迎。  
1956年1月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正式成立,钱学森出任第一任所长。1956年春节后不久,200多位科学家聚集在北京的西郊宾馆,研究制定新中国第一个远大规划----《1956至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钱学森作了一场关于核聚变的精彩报告。半年多后的10月8日,我国第一个火箭、导弹研究机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正式成立,钱学森出任院长。1960年11月5日,我国第一枚导弹发射试验成功。这一天,离钱学森回国仅仅5年;离我国正式启动导弹计划不过4年。而美国为了这一步,花费了近10年时间。
  钱学森把自己全部的热血和智慧,奉献给了祖国的火箭、导弹和航天事业。导弹试验成功不久,他就开始思考我国导弹事业的长远发展规划,着手研究原子弹和导弹"两弹"结合的飞行爆炸试验。1965年1月,他又向中央正式建议:早日制订人造卫星研究计划。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工程因此被代称为"651工程" 进入80年代,他和其他科学家一道,推动了"863"计划的实施。进入90年代,他建议组建科技公司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主张发展第四产业----科技和情报信息业,关注祖国的煤炭地下气化技术,倡导建立精神文明学。殷殷赤子情,拳拳报国心。这是一位科学老人对祖国、对人民热爱之情的独特表达。在这深情之中,闪耀着钱学森把有限生命融入祖国和人民伟大建设事业的光辉一生。
——摘自《人民科学家钱学森》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02-02
钱学森:为了救国,中学毕业的钱学森和当时许多有志青年一样,选择工科作为人生奋斗的方向。1934年夏,23岁的钱学森完成在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专业的学业,考取清华大学留美预备班。一年后,钱学森远渡重洋,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攻读航空专业硕士学位。带着为国争光的一股冲劲,钱学森只用一年时间就拿下了硕士学位。1936年,钱学森转学加州理工学院,3年后获得航空、数学博士学位。随后,在他的老师、世界力学大师冯·卡门的指导和合作下,钱学森开始了高速飞机的气动力学、固体力学、火箭和导弹的研究,参与了大量工程实践,并和同事一道为美国设计、研制出可以用于作战的第一代导弹,为世界航空工业的建立奠定了可靠的理论基础。
  钱学森声名鹊起,成为和冯·卡门齐名的著名科学家。美国军队邀请他讲授火箭和喷气技术,美国空军以他的《喷气推进》为内部教材。1947年,36岁的钱学森成为麻省理工学院年青的正教授,拥有了许多人一辈子梦寐以求的地位、名誉和舒适的生活。钱学森却从未准备在美国长期生活,他清楚地知道,这里只是他人生的一个驿站,遥远的祖国才是他永远的家园。在美国的20年里,钱学森没有买一美元的保险。他将风洞原理应用于风车发电的实例计算中,选取的高度是从海平面起到海拔8公里以上,这正是他的祖国----中国的自然条件。多年以后,钱学森说:"我在美国前三四年是学习,后十几年是工作,所有这一切都在做准备,为了回到祖国后能为人民做点事。因为我是中国人。"
1948年祖国解放事业的胜利在望让他看到:等待的时机终于来临!钱学森欣喜若狂,开始了紧张的归国准备。然而,归途,竟是那么的坎坷。骚扰、阻挠纷至而来,美国当局动用了可能的全部手段,所有的目的只有一个:无论如何都不让钱学森回国,因为"他太有价值了,在任何情况下都抵得上3至5个师的兵力。"坐牢、软禁,恐吓、跟踪,美国反动势力的迫害和打击,无法让钱学森屈服,激起的只是勇敢、无畏的斗争。面对检察官的无理指责,钱学森掷地有声地回答:"知识是我个人的财产,我有权给谁就给谁。""我是中国人,当然忠于中国人民。"美国的报纸报道说:被审讯的不是钱学森,而是检察官! 在钱学森的长期抗议和祖国外交斗争的巨大压力下,美国当局不得不同意钱学森回国。1955年9月17日,带着丰厚的学识和一腔热血,钱学森登上了归国的航船。 祖国向钱学森敞开温暖的怀抱。广州、上海、杭州、北京……,钱学森所到之处,掌声、鲜花、笑脸相迎。
1956年1月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正式成立,钱学森出任第一任所长。1956年春节后不久,200多位科学家聚集在北京的西郊宾馆,研究制定新中国第一个远大规划----《1956至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钱学森作了一场关于核聚变的精彩报告。半年多后的10月8日,我国第一个火箭、导弹研究机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正式成立,钱学森出任院长。1960年11月5日,我国第一枚导弹发射试验成功。这一天,离钱学森回国仅仅5年;离我国正式启动导弹计划不过4年。而美国为了这一步,花费了近10年时间。
  钱学森把自己全部的热血和智慧,奉献给了祖国的火箭、导弹和航天事业。导弹试验成功不久,他就开始思考我国导弹事业的长远发展规划,着手研究原子弹和导弹"两弹"结合的飞行爆炸试验。1965年1月,他又向中央正式建议:早日制订人造卫星研究计划。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工程因此被代称为"651工程" 进入80年代,他和其他科学家一道,推动了"863"计划的实施。进入90年代,他建议组建科技公司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主张发展第四产业----科技和情报信息业,关注祖国的煤炭地下气化技术,倡导建立精神文明学。殷殷赤子情,拳拳报国心。这是一位科学老人对祖国、对人民热爱之情的独特表达。在这深情之中,闪耀着钱学森把有限生命融入祖国和人民伟大建设事业的光辉一生。
——摘自《人民科学家钱学森》
第3个回答  2020-10-21
钱学森:为了救国,中学毕业的钱学森和当时许多有志青年一样,选择工科作为人生奋斗的方向。1934年夏,23岁的钱学森完成在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专业的学业,考取清华大学留美预备班。一年后,钱学森远渡重洋,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攻读航空专业硕士学位。带着为国争光的一股冲劲,钱学森只用一年时间就拿下了硕士学位。1936年,钱学森转学加州理工学院,3年后获得航空、数学博士学位。随后,在他的老师、世界力学大师冯·卡门的指导和合作下,钱学森开始了高速飞机的气动力学、固体力学、火箭和导弹的研究,参与了大量工程实践,并和同事一道为美国设计、研制出可以用于作战的第一代导弹,为世界航空工业的建立奠定了可靠的理论基础。
钱学森声名鹊起,成为和冯·卡门齐名的著名科学家。美国军队邀请他讲授火箭和喷气技术,美国空军以他的《喷气推进》为内部教材。1947年,36岁的钱学森成为麻省理工学院年青的正教授,拥有了许多人一辈子梦寐以求的地位、名誉和舒适的生活。钱学森却从未准备在美国长期生活,他清楚地知道,这里只是他人生的一个驿站,遥远的祖国才是他永远的家园。在美国的20年里,钱学森没有买一美元的保险。他将风洞原理应用于风车发电的实例计算中,选取的高度是从海平面起到海拔8公里以上,这正是他的祖国----中国的自然条件。多年以后,钱学森说:"我在美国前三四年是学习,后十几年是工作,所有这一切都在做准备,为了回到祖国后能为人民做点事。因为我是中国人。"
1948年祖国解放事业的胜利在望让他看到:等待的时机终于来临!钱学森欣喜若狂,开始了紧张的归国准备。然而,归途,竟是那么的坎坷。骚扰、阻挠纷至而来,美国当局动用了可能的全部手段,所有的目的只有一个:无论如何都不让钱学森回国,因为"他太有价值了,在任何情况下都抵得上3至5个师的兵力。"坐牢、软禁,恐吓、跟踪,美国反动势力的迫害和打击,无法让钱学森屈服,激起的只是勇敢、无畏的斗争。面对检察官的无理指责,钱学森掷地有声地回答:"知识是我个人的财产,我有权给谁就给谁。""我是中国人,当然忠于中国人民。"美国的报纸报道说:被审讯的不是钱学森,而是检察官!在钱学森的长期抗议和祖国外交斗争的巨大压力下,美国当局不得不同意钱学森回国。1955年9月17日,带着丰厚的学识和一腔热血,钱学森登上了归国的航船。祖国向钱学森敞开温暖的怀抱。广州、上海、杭州、北京……,钱学森所到之处,掌声、鲜花、笑脸相迎。
1956年1月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正式成立,钱学森出任第一任所长。1956年春节后不久,200多位科学家聚集在北京的西郊宾馆,研究制定新中国第一个远大规划----《1956至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钱学森作了一场关于核聚变的精彩报告。半年多后的10月8日,我国第一个火箭、导弹研究机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正式成立,钱学森出任院长。1960年11月5日,我国第一枚导弹发射试验成功。这一天,离钱学森回国仅仅5年;离我国正式启动导弹计划不过4年。而美国为了这一步,花费了近10年时间。
钱学森把自己全部的热血和智慧,奉献给了祖国的火箭、导弹和航天事业。导弹试验成功不久,他就开始思考我国导弹事业的长远发展规划,着手研究原子弹和导弹"两弹"结合的飞行爆炸试验。1965年1月,他又向中央正式建议:早日制订人造卫星研究计划。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工程因此被代称为"651工程"进入80年代,他和其他科学家一道,推动了"863"计划的实施。进入90年代,他建议组建科技公司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主张发展第四产业----科技和情报信息业,关注祖国的煤炭地下气化技术,倡导建立精神文明学。殷殷赤子情,拳拳报国心。这是一位科学老人对祖国、对人民热爱之情的独特表达。在这深情之中,闪耀着钱学森把有限生命融入祖国和人民伟大建设事业的光辉一生。
——摘自《人民科学家钱学森》
编辑于 2020-02-02
TA的回答是否帮助到你了?
能够帮助到你是知道答主们最快乐的事啦!
有帮助,为TA点赞
无帮助,看其他答案
查看全部19个回答
9条评论
热心网友5
我是小学生 我老师让我查资料 但是这么长 我写不下来啊
查看全部9条评论
— 你看完啦,以下内容更有趣 —
叫叫阅读-让3-10岁的孩子爱上阅读
少儿绘本故事,一年读懂86本经典,30万+阅读量系统输入,助力孩子关键能力全面提升
广告2020-10-18
为国家富强而奋斗的杰出人物的故事
华罗庚教授说的不是问题、一切为了你自己去争取和奋斗了一辈子就这么难看呢、一切为了你自己去争取和奋斗了一辈子就这么简单^_^
10赞·7,850浏览2019-12-18
为国家富强而奋斗的杰出人物故事?
1、华罗庚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在年应聘到美国讲学,很受学术界器重。当时,美国的伊利诺大学以一万美元的年薪,与他订立了终身教授的聘约。华罗庚的生活一下子舒适起来了,不仅有了小洋楼,大学方面还特地给他配备了四名助手和一名打字员。 新中国成立后,一些人总以为华罗庚在美国已功成名就,生活优裕,是不会回来的了。然而,物质、金钱、地位并没有能羁绊住他的爱国之心。华罗庚毅然放弃了在美国的待遇,冲破重重封锁回到祖国。途经香港时,他写了一封《告留美同学的公开信》,抒发了他献身祖国的热情。 2、钱三强 我国原子能科学事业创始人钱三强,年赴法国留学研究原子理论,被小居里夫妇认为他是最优秀的科研人员。年,钱三强和夫人何泽慧提出回国,导师和同事们都再三劝说、挽留。 国民党政府驻法大使恶狠狠地威胁说:看他能上得了大陆的岸,那才怪呢!这意思很明白。如果钱三强坚持要回祖国,国民党特务就会在半路上下毒手。 钱三强不顾个人安危,置生死于不顾,与夫人抱着刚刚半岁的女儿,果断而机智地回到祖国怀抱,为发展我国原子能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 3、邓稼先 1948年10月,邓稼先去美国读研究生,1950年获物理学博士学位。在他取得学位后的第9天,便登上了回国的轮船。回国后,邓稼先在中国从事原子核理论研究工作。邓稼先是中国核武器研制与发展的主要组织者、领导者,被称为“两弹元勋”。 在原子弹、氢弹研究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1956年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邓稼先曾荣获全国自然科学一等奖、国家级科学进步特等奖,并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4、李四光 1948年,李四光接受国际地质学会的邀请来到英国,发表了《新华夏海的诞生,轰动了欧州。一天清晨,李四光在报纸上看到一则消息:“……12月2日沈阳解放,……” 他激动得热泪盈眶,多年的梦想就要成真了,新中国就诞生了!在剑桥大学中国留学生举行的年会上,他激动地说:“我虽然60岁了,身体一直不好,但我一定要回到祖国去。 把自己的余生贡献给新中国!”但是此举触怒了国民党当局。国民党驻英国大使馆秘书找到李四光,掏出了一张五千美金的支票,说:“你向世界发表个公开声明,否认中华人民共和国。” 又威胁说:“你如果不肯,我将采取必要措施,将你扣留在国外》。”李四光听罢气愤至极,当即严厉斥责。 “我归国之心能用金钱收买吗?我要回国,不要美金!”经历了千辛万苦,李四光终于踏上了祖国的土地,实现了他为中国效力的愿望。 5、周培源 在1945年受邀参加美国战时科学研究与发展局的研究工作。伴随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美国海军部成立了海军军工试验站,并希望周培源到该站工作,待遇甚优。但海军部是美国的政府部门,在海军部所属单位任职便成为美国政府的公务员,外籍人员须加入美国籍才能参加。 周培源当即向美方提出三条件:不加入美国籍,只承担临时性的研究任务,可以随时离去。1947年2月,周培源毅然带着妻儿离开美国回到了自己祖国的怀抱。
431赞·4,120浏览2019-12-23
为国家富强而奋斗的杰出人物故事有哪些?
这些问题,希望你平时多看一些人物传记类书籍,书上介绍的都非常详细,长此以往就可以积累很多,对你今后的作文很有帮助。
1赞·395浏览2019-11-15
为国家富强而奋斗的杰出人物故事有哪些?(100字)
瓦特没有受过良好的教育,原本只是一个普通的钟表工人,按常理,他应该庸庸碌碌的度过一生,但是他拒绝平庸,通过无数次试验改良了原来的蒸汽机   周恩来,小时侯因看到中国的社会地位如此低下,就发出了"为中华崛起而读书,最终,他不懈奋斗,终于成为了国家总理,并和毛主席一起保住了中国   《文天祥少年正气》《陈平忍辱苦读书》《陆羽弃佛从文》《少年包拯学断案》《万斯同闭门苦读》《唐伯虎潜心学画》《林则徐对联立志》《文天祥少年正气》《叶天士拜师谦学》《李清照少女填词》《杨禄禅陈家沟学艺》《王献之依缸习字》《朱元璋放牛读书》《柳公权戒骄成名》《匡衡凿壁偷光》《屈原洞中苦读》《王十朋苦学书法》《王羲之吃墨》《范仲淹断齑划粥》《车胤囊萤照读》《司马光警枕励志》《张三丰创太极》《诸葛亮喂鸡》《岳飞学艺》   民族英雄岳飞生逢乱世,自幼家贫,在乡邻的资助下,拜陕西名师周桐习武学艺,期间,目睹山河破碎,百姓流离失所,萌发了学艺报国的志向,克服了骄傲自满的情绪。寒暑冬夏,苦练不缀,在名师周桐的悉心指导下,终于练成了岳家抢,并率领王贵,汤显等伙伴,加入到了抗金救国的爱国洪流中。
215赞·2,187浏览2019-10-27
知道哪些为国家富强而奋斗的杰出人物呢简要写一写她的故事(20字)?
写作思路:做到条理清楚、自然、明白,不杂乱,要倾注自己的思想感情,或探索人生真谛,或谈论思想问题、治学精神,使读者受到启迪和教育。这样的文章有了哲理,给予读者的感受也就更加丰富了。 正文内容: 钱学森是我国杰出的人民科学家。1911年 ,他出生于上海,这象征着我们中国的航空、火箭、导弹事业将得到改善。毛泽东曾对钱学森说过一句话:“我们也要搞 人造卫星!”1935年,钱学森留学于美国,以优异的成绩取得了博士学位。他在火箭研究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被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聘为终身教授。在美国,金钱、地位、名誉,他都有了。 一听到中国成立了的消息,钱学森便立即决定回国工作。他说:“我是中国人 ,我可以放弃这里的一切,但不能放弃祖国。我应该早日回到祖国去,为建设新中国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 1950年9月,美国移民局发给了钱学森一个通知:不准回国!他被退掉机票。美国海关硬说他是间谍;他们把他关在一个海岛的拘留所里。看守人员隔十分钟就来开一次灯。半个月后,他的体重就下降了十几斤。 后来,经过美国人的帮助,美国移民局把他释放出来了,但并没有停止对他的迫害。他的行为受到限制,信件受到检查,电话受到监听。 经过五年的迫害与挫折,钱学森终于回到了祖国。他望着天安门城楼,他激动地说:“我相信我一定能回到祖国的,我现在终于回来了!"
24赞·774浏览2020-10-13
张艺兴和刘学义扮演的小花哪一个比较帅?
我更喜欢张艺兴的小花,两人在不同剧中分别扮演了小花这个角色,引起了粉丝的热议,到底哪个小花最好。我们
141条回答·5,179人在看
任嘉伦任何时候不摘婚戒,安全感是细节决定的吗?
安全感一方面是靠细节给的,另一方面也要靠自己。因为只靠着安全感,是靠着别人,靠猪猪会跑,靠树树会倒,
18条回答·27人在看
魔术中的纯手法怎么操作?
133******80
贡献了超过1894个回答
关注
0播放
蔡徐坤被大家吐槽打篮球娘炮,对于他的篮球技巧你怎么看?
想必大家对蔡徐坤打篮球的那段视频已经非常熟悉了。其实以我一个正常人睡的角度来看,蔡徐坤的打篮球技术真
4条回答·8人在看
什么舞蹈最简单?
tuxiaojuan123
贡献了超过556个回答
关注
1播放
娱乐圈除了吴亦凡还有哪位男星是恋爱脑?
相信大家也都已经了解过前一阵儿吴亦凡的恋爱脑风暴,这个新闻爆出来的时候,我们大家都非常的难以置信。和
8条回答·39人在看
这么多《盗墓笔记》影视剧中你觉得哪位张起灵最传神?
我觉得这么多《盗墓笔记》的影视剧中,让我选张起灵扮演的最传神的是谁,我没有办法抉择。我认为第一版盗墓
260条回答·2,478人在看
正在加载
评论
957
第4个回答  2020-10-17
钱学森:为了救国,中学毕业的钱学森和当时许多有志青年一样,选择工科作为人生奋斗的方向。1934年夏,23岁的钱学森完成在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专业的学业,考取清华大学留美预备班。一年后,钱学森远渡重洋,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攻读航空专业硕士学位。带着为国争光的一股冲劲,钱学森只用一年时间就拿下了硕士学位。1936年,钱学森转学加州理工学院,3年后获得航空、数学博士学位。随后,在他的老师、世界力学大师冯·卡门的指导和合作下,钱学森开始了高速飞机的气动力学、固体力学、火箭和导弹的研究,参与了大量工程实践,并和同事一道为美国设计、研制出可以用于作战的第一代导弹,为世界航空工业的建立奠定了可靠的理论基础。
钱学森声名鹊起,成为和冯·卡门齐名的著名科学家。美国军队邀请他讲授火箭和喷气技术,美国空军以他的《喷气推进》为内部教材。1947年,36岁的钱学森成为麻省理工学院年青的正教授,拥有了许多人一辈子梦寐以求的地位、名誉和舒适的生活。钱学森却从未准备在美国长期生活,他清楚地知道,这里只是他人生的一个驿站,遥远的祖国才是他永远的家园。在美国的20年里,钱学森没有买一美元的保险。他将风洞原理应用于风车发电的实例计算中,选取的高度是从海平面起到海拔8公里以上,这正是他的祖国----中国的自然条件。多年以后,钱学森说:"我在美国前三四年是学习,后十几年是工作,所有这一切都在做准备,为了回到祖国后能为人民做点事。因为我是中国人。"
1948年祖国解放事业的胜利在望让他看到:等待的时机终于来临!钱学森欣喜若狂,开始了紧张的归国准备。然而,归途,竟是那么的坎坷。骚扰、阻挠纷至而来,美国当局动用了可能的全部手段,所有的目的只有一个:无论如何都不让钱学森回国,因为"他太有价值了,在任何情况下都抵得上3至5个师的兵力。"坐牢、软禁,恐吓、跟踪,美国反动势力的迫害和打击,无法让钱学森屈服,激起的只是勇敢、无畏的斗争。面对检察官的无理指责,钱学森掷地有声地回答:"知识是我个人的财产,我有权给谁就给谁。""我是中国人,当然忠于中国人民。"美国的报纸报道说:被审讯的不是钱学森,而是检察官!在钱学森的长期抗议和祖国外交斗争的巨大压力下,美国当局不得不同意钱学森回国。1955年9月17日,带着丰厚的学识和一腔热血,钱学森登上了归国的航船。祖国向钱学森敞开温暖的怀抱。广州、上海、杭州、北京……,钱学森所到之处,掌声、鲜花、笑脸相迎。
1956年1月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正式成立,钱学森出任第一任所长。1956年春节后不久,200多位科学家聚集在北京的西郊宾馆,研究制定新中国第一个远大规划----《1956至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钱学森作了一场关于核聚变的精彩报告。半年多后的10月8日,我国第一个火箭、导弹研究机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正式成立,钱学森出任院长。1960年11月5日,我国第一枚导弹发射试验成功。这一天,离钱学启动导弹计划不过4年。而美国为了这一步,花费了近10年时间。
钱学森把自己全部的热血和智慧,奉献给了祖国的火箭、导弹和航天事业。导弹试验成功不久,他就开始思考我国导弹事业的长远发展规划,着手研究原子弹和导弹"两弹"结合的飞行爆炸试验。1965年1月,他又向中央正式建议:早日制订人造卫星研究计划。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工程因此被代称为"651工程"进入80年代,他和其他科学家一道,推动了"863"计划的实施。进入90年代,他建议组建科技公司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主张发展第四产业----科技和情报信息业,关注祖国的煤炭地下气化技术,倡导建立精神文明学。殷殷赤子情,拳拳报国心。这是一位科学老人对祖国、对人民热爱之情的独特表达。在这深情之中,闪耀着钱学森把有限生命融入祖国和人民伟大建设事业的光辉一生。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