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育中如何培养幼儿独立性

如题所述

一、在日常生活中对幼儿进行独立性的培养 

在幼儿园中,很多幼儿教师为了省事,往往会替幼儿包办许多事情,这样必然不利于幼儿健全人格的培养。因此,教师要注重从生活细节入手,提高幼儿的基本生活技能。比如,用餐时让幼儿自己盛饭、吃饭、洗碗;午睡前后让幼儿自己收拾床铺,学习自己穿衣。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做好引导和辅助工作。同时,教师也可以将吃饭、穿衣等事情自编成儿歌,也可以在幼儿中间开展“谁是生活小能手”的比赛活动,以此更好地鼓励幼儿养成独立生活的好习惯。

二、在教育活动中,幼儿教师要适当放手,不要过度保护  

3~6岁是人生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该阶段的幼儿往往有较为显著的特点,即好奇、好想、好问、好动。作为教师,要充分利用幼儿的特点主动引导其积极思考,使其在实践中逐渐发现事物的客观规律。同时,当幼儿提出问题时,教师可以先给幼儿创造自主思考、自主探索和挑战困难的机会,并在必要时给予帮助。此外,在集体活动中,对于幼儿想玩的游戏、想要扮演的角色和想要参与的游戏环节等,都应该由他们自己决定,让幼儿充分感受到自己有表达、选择、探索的自由,教师应该少加干涉,以此让幼儿得到自我锻炼和体验的机会。

三、家园共育,保持教育的一致性,共同培养幼儿独立性  

教师要时刻与家长沟通,传递保教理念,并且让家长相信幼儿通过平时的历练能够具备较强的独立性。同时,也要尊重幼儿,尊重一个完整生命的成长过程。家长和教师应循循善诱、耐心引导,鼓励幼儿进步,帮其树立信心,使幼儿养成独立自主的好习惯。

总之,幼儿的独立能力,并不是只在幼儿园中经过教师教育锻炼就行的,他们生活中更多的时间是呆在家里的,如果家长总是帮着孩子把一切都做好,幼儿的自理能力就会很差,这也会给老师培养幼儿自理能力工作的开展带来一定难度。因此,需要让家长了解培养孩子独立能力的重要性,争取家长们的理解和配合,和家长统一思想,以保持家园教育的一致性。孩子独立性的培养需要家园合作,齐心协力。这样久而久之,孩子的自理能力才会得到提高,其它能力也会相应得到发展,最终实现全面发展。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