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错误育儿方式,导致孩子长大后经常摔跤,你怎么看?

如题所述

那天带着儿子去广场玩,遇到了儿子班上的同学小雨和她爸爸。一个月不见了,两个孩子见面后很开心,孩子们有个伴玩得也特别的起劲,你追我赶跑来跑去。我们两个大人便站在一旁一遍看着他们一遍聊着天。突然,小雨哭着跑了过来,原来是摔跤了,把膝盖摔破了一点皮。爸爸给她简单的处理了一下,小雨嘴里还是不停地说着好痛,可她爸爸还是鼓励她勇敢一点再去玩一会。我在一旁对小雨爸爸说:“看小雨腿上破皮了,要不先带她回家吧!”小雨爸爸说:“让她多锻炼锻炼,这孩子,因为九个来月就会直接走了,几乎没有爬过,孩子的四肢协调能力不是太好,摔了很多次受过很多伤。之前一直错误的认为早走路说明孩子聪明很厉害,甚至还在别人面前不停地夸自己孩子走得早,后来我们才发现我们的这个观念错了,现在错过了四肢协调发育的最好阶段,只能让她多多锻炼,从教训中吸取教训一点一点的去改善。”

听完小雨爸爸这么一说,确实发现周围很多家长都有类似的错误行为。我邻居一小孩现在快两岁了,长得挺好的,可就是发现有哪里不太对劲,原来孩子走路的时候两条腿膝盖向内,是我们经常听到的X型腿,细细回想,孩子的爷爷奶奶在他5、6个月大的时候就经常让孩子站在地上,或他们腿上等上下蹦着,后来孩子因为习惯和喜欢上了这些行为,就不爱爬就直接走了。还有个邻居小宝宝7个来月了,因为爸爸妈妈都上班,只能让奶奶一个人在家照顾,奶奶呢非常爱干净,甚至有些洁癖,总觉得宝宝在地上爬来爬去的不干净,又因为一个人带孩子比较辛苦,为了涂干静和省事总是把孩子放在婴儿车里,或者有空就抱在手里不让孩子下地,孩子也是几乎没有爬过。孩子看上去比同龄孩子比较木讷一些,反应总是稍微慢那么一点。

其实宝宝的生长发育都有着自己的节奏和规律,每一个动作技能的获得都需要有一定的时间,也需要尊重发育的规律才能让孩子等到更好的成长。宝宝最适合的学走路的时间是1岁左右,过早站立走路会对孩子的骨骼肌肉的发育造成影响,比如:

1、形成O型腿和X型腿;

2、影响视力的发育;

3、容易造成脊柱畸形;

4、影响孩子胸部、手臂和腿部的肌肉等。

所以爸爸妈妈们了解一下孩子发育的常识真的很有必要呢!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