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中,常被忽略的问题是什么?

如题所述

1、忽略优点

觉得孩子没什么长处,就算有,父母也视之为理所当然。中国人比较谦逊,所以有些父母不习惯在人前称赞孩子,有时还会不经意地批评孩子。其实,父母对孩子的评价是孩子建立自我形象的依据,如果经常提及他的缺点,孩子会怀疑自己的能力,不仅影响其自信心,甚至会认为自己一无是处,则会不思进取。

父母要及时、对应表扬孩子的良好行为。否则,孩子会弄不清楚为什么受到了表扬,因而对这个表扬不会有什么印象,更起不到强化好的行为了的目的。表扬要具体,表扬得越具体,孩子越容易明白哪些是好的行为,越容易找准努力的方向。

2、喋喋不休

很好多的父母都习惯性的向自己的孩子发号施令,再三叮嘱,对于孩子的生活细节都要做到详尽的安排,不给孩子自己做出选择的机会。在这样家庭成长的孩子大多数都会自主性比较差,不会自发或是主动地做事情,常常需要别人的提示,习惯了听从命令,缺乏了自主思考的意识。

3.思想陈旧教育不当

有的父母把孩子看成自己的私有财产,不尊重生命的价值;相当一部分父母人才观念狭隘,“望子成龙”,“逼子成龙”。盲目的家庭教育忽视了孩子的个性成长,孩子的人格尊严受到侵害,由于心理需求和自我成长不能实现,造成许多孩子精神扭曲,形成不良的品行。当前的大学生就业困难,父母也应该反思,对独生子女溺爱倾向已经导致我们的孩子生存能力不强、责任感缺失、竞争力不强。

4、疏于照顾。

父母由于忙于工作或是生计而对孩子疏于照顾,使孩子的心理和生活上的需求都遭到了忽视。这些孩子与他人相处时都很难建立亲密的友好关系,没有归属感,缺乏自我意识,容易产生绝望情绪。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9-10
容易忽略孩子的隐私。因为父母把孩子当做自己的所有物,不懂得尊重孩子的隐私
第2个回答  2021-09-10
常被忽略的问题就是态度,有的家长着急,急于求成,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总是不注意自己的态度,就会通过大吼大叫的方式或者是批评孩子的方式来让孩子接受。
第3个回答  2021-09-10
有的父母不顾孩子的发育情况,强迫他提早学站、学走路、学写字……造成孩子身心严重失衡,导致孩子出现脾气暴躁、焦虑、冷淡、退缩等问题,还可能会出现拒绝学习的问题,也不懂与人和谐相处。经常以高声规范孩子的举动、限制他的自由、否定他的想法,会使孩子长期处于恐慌之中,无法表达自己,只懂唯唯诺诺,并使孩子失去自信,失去尝试新事物的勇气。觉得孩子没什么长处,就算有,父母也视之为理所当然。中国人比较谦逊,所以有些父母不习惯在人前称赞孩子,有时还会不经意地批评孩子。
第4个回答  2021-09-11
家庭教育中经常被忽略的问题就是不尊重孩子的意见,很多父母都觉得孩子小,孩子的意见不可取,其实这是错误的观念。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