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鞅变法让秦国变强,为何在秦一统天下后就不合适了?

如题所述

秦国在战国前期还比较弱小,经济、文化、军事等各方面都很落后,致使被东方诸侯视为戎狄。秦国在战国前期,经常被魏国吊打。最惨的一次,要属前389年吴起以未有军功者五万,兼车五百乘,骑兵三千匹,而大北秦军五十万,尽夺秦国河西之地。

秦孝公继位之后,痛定思痛,重用商鞅而实施变法。开阡陌、行县制以加强中央集权,并实施“奖赏耕战”、“利出一孔”的方针,驱使秦人有必要以敌军的头颅交换功名富贵,以刺激秦人对战争的渴望。自此,秦军出关征战全国,便鲜有败绩。致使东方诸侯畏秦如虎,皆谓秦军为虎狼之师。

那么,秦国因商鞅变法而强盛,而商鞅变法的方法又不是秘要。为何其他诸侯,却不仿效秦国的商鞅变法呢?

其一,商鞅变法的中心思想是“利出一孔、奖赏耕战”。而这种变法方法也只适合秦国那种社会结构较为简略、经济较为单一的国家。而魏、齐、韩等诸侯国的手工业及商业等都极为兴盛,其革新的方向就不可能是“利出一孔”。比方“利出一孔”的思想最早见於管仲的《管子 · 储蓄》篇,其间写道:利出于一孔者,其国无敌;出二孔者,其兵不诎;出三孔者,不可以举兵;出四孔者,其国必亡”。

可是,管仲的革新方法却是经过一系列“通货积财”的手法,以到达富国强兵的意图,乃至将娼妓职业都纳入了官营。齐国在管仲的治理之下,商业兴盛、大众富足,而齐地也是我国先秦两汉时期最为殷实的地区。而殷实的地方,其谋生的途径就比较多,故而对战争就失掉了很大程度的兴致与依靠。

商鞅正是利用秦国的贫穷落后,将“斩敌首与功名富贵”相挂钩,才激发了秦人的战斗热心。而东方各诸侯国,其手工业及商业等都较为兴盛,就不可能自断经脉而实施“利出一孔”的方针。

其二,仿效商鞅变法会动摇东方诸侯的统治基础。战国时期,各诸侯国都纷繁实施不同程度的变法,以加强中央集权。而加强中央集权是以镇压家族势力为代价的,而家族的势力原是各诸侯国的统治柱石,各诸侯国都是在两者之间寻求一种平衡。而秦国的商鞅变法对家族势力镇压最为彻底,这当然极大地加强了君权,但也使得失掉家族势力拱卫的“君权”变得愈加软弱。秦朝后来过早消亡,亦与此有很大的关连。

其三,商鞅变法是以对外掠取为根本的。任何革新都是对利益的重新调整与划分,其必然会冒犯既得利益者,而既得利益者本身又往往是实权者,这就是革新的最大阻力地点。就像一块蛋糕,你不管怎样分,都会有人不满。仅有能安慰各方的方法,就是将蛋糕做大,以让各方都尽量满足。而商鞅变法的成功,正是与秦国对外战争的胜利是相得益彰、互为促进的。倘若,商鞅变法之后的秦国,连续几场战斗都以惨败收场,那么,商鞅变法也就自然夭亡。

而秦国实施变法之后,连续几场大胜,也与秦国的地理优势及其抓住了战机密切相关。秦为四塞之国,易守难攻。正好趁魏、齐两国争霸,魏国惨败,其西线防卫空无。秦国又以诈骗之术大败魏国,才奠定了秦对魏的军事优势。而东方诸侯都是四战之地,不允许存在某国超强的局势,而很简单遭到他国攻击,五国伐齐就是例子。所以,秦国后来的成功,也并不足以证明秦国的商鞅变法就优於东方六国的变法。

而商鞅变法还有一个坏处,就是对掠取较为依靠。其吞并全国的进程,就好像不断地并购财物,其财物是累积的进程。而一旦全国一统之后,情形就倒置了,秦国本身过於残酷而与六国故地结怨颇深,且秦国较东方六国落后,商鞅那一套方法并不适合东方六国的土壤。致使秦国起先并购过来的良性财物全转化为公司坏账,而秦帝国却不能再经过战争的手法以取得利益,反而要焚烧帝国的脂肪去各地平叛,结果连本来没有起义的秦、巴蜀之地也被六国故地的起义所吞噬。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1-19
因为商鞅变法用的是法家的思想,特别残酷,好用严刑峻法,统一天下之后需要修生养息。
第2个回答  2021-01-19
商鞅的变法太过于严苛,秦国统一之后必须实行仁政,而不是用严酷的箭法。
第3个回答  2021-01-19
法律不适用了,商鞅变法的时候和秦国一统天下之后情况是不一样的,所以不适用。
第4个回答  2021-01-19
这是因为在天下统一了以后,人们的生活逐渐变得稳定,如果刑罚过于严苛的话,很有可能会引起人们的不满和反抗。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