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离子方程式

高一化学离子方程式Zn+H2SO4=ZNSO4+H2↑

离子方程式,即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表示离子反应的式子。
是指可溶性物质可拆的反应。离子方程式不仅表示一定物质间的某个反应,而且表示同一类型的离子反应。
例如,H++OH-=H2O可以表示许多强酸跟强碱的中和反应。
多种离子能否大量共存于同一溶液中,归纳起来就是:一色,二性,三特殊,四反应。书写离子方程式,首先要判断反应是否属于离子反应。
例如,乙酸跟碳酸钠反应是离子反应,乙酸跟乙醇生成乙酸乙酯和水的反应不是离子反应,前者能写离子方程式,后者则不能。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11-23

离子方程式,即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表示离子反应的式子。是指可溶性物质可拆的反应。多种离子能否大量共存于同一溶液中,归纳起来就是:一色,二性,三特殊,四反应。

基本步骤

折叠写

明确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折叠拆

①可溶性的强电解质(强酸、强碱、可溶性盐)一律用离子符号离子方程式表示,其它难溶的物质.难电离的物质、气体、氧化物,水等仍用化学式表示。

②对于微溶物质来说在离子反应中通常以离子形式存在(溶液中),但是如果是在浊液里则需要写出完整的化学式,例如,石灰水中的氢氧化钙写离子符号,石灰乳中的氢氧化钙用化学式表示。浓硫酸中由于存在的主要是硫酸分子,也书写化学式。浓硝酸、盐酸是完全电离的,所以写离子式。

折叠删

删去方程式两边相同的离子和分子。

折叠查

检查式子两边的各种原子的个数及电荷数是否相等,是否配平,还要看所得式子化学计量数是不是最简整数比,若不是,要化成最简整数比。

折叠编辑本段正误判断

折叠依据四原则

⑴客观事实原则

如2Fe + 6H ==== 2Fe + 3H2↑,错在H不能把Fe氧化成Fe,而只能氧化成Fe。应为:Fe + 2H ==== Fe + H2↑。

⑵质量守恒原则

如Na + H2O====Na+ OH + H2↑,错在反应前后H原子的数目不等。应为:2Na + 2H2O ==== 2Na + 2OH+ H2↑。

⑶电荷守恒原则

如Fe + Cu ==== Fe + Cu,错在左右两边电荷不守恒。应为:2Fe + Cu ====2Fe + Cu。

⑷固定组成原则

如稀硫酸与Ba(OH)2溶液反应:H + SO4 + Ba + OH ==== BaSO4↓ + H2O,错在SO4和H,Ba和OH未遵循1:2这一定组成。应为:2H + SO4 + Ba + 2OH ====BaSO4↓ + 2H2O。

折叠看拆分正误

⑴能拆分的物质

如Ca(HCO3)2 + 2H ====Ca + 2CO2↑ + 2H2O,错在未将Ca(HCO3)2拆分成Ca 和HCO3。应为:HCO3 + H ====CO2↑ + H2O。

可见:能拆分的物质一般为强酸(如盐酸HCl)、强碱(如氢氧化钠NaOH)、和大多数可溶性盐(氯化钠NaCl)。

⑵不能拆分的物质

一、难溶物不拆

例l:向碳酸钙中加入过量盐酸。

错误:CO3 + 2H= CO2 +H2O

原因:CaCO3难溶于水,像BaSO4、.AgCl、Cu(OH)2、H2SiO3等在书写离子方程式时均不能拆开,应写成化学式.

正确:CaCO3 + 2H = CO2↑ + Ca + H2O

二、微溶物作生成物不拆

例2:向氯化钙溶液中加入硫酸钠溶液。

错误:此反应可发生,但是CaSO4不可拆分。

原因:CaSO4是微溶物,像Ag2SO4、MgCO3、Ca(OH)2等微溶物,若作为生成物在书写离子方程式时均不能拆开,应写成化学式。

正确:SO4 + Ca = CaSO4↓

说明:微溶物作生成物,浓度较小时拆成离子式,浓度较大时应写成化学式。

三、弱电解质不拆

例3:向氯化铝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

错误:Al + 3OH=Al(OH)3↓

原因:氨水为弱电解质,像H2O、HF、CH3COOH等弱电解质在书写离子方程式时均不能拆开,应写成化学式。

正确:Al + 3NH3·H2O=Al(OH)3↓+ 3NH4

四、氧化物不拆

例4:将氧化钠加入水中。

错误:O + H2O=2OH

原因:Na2O是氧化物,氧化物不论是否溶于水在书写离子方程式时均不能拆开,应写成化学式。

正确:Na2O+H2O=2Na + 2OH

五、弱酸的酸式酸根不拆

例5:向碳酸氢钠溶液中加入稀盐酸。

错误:2H + CO3 = CO2↑+ H2O

原因.HCO3是弱酸H2CO3的酸式酸根,像HSO3,、HS、H2PO4等离子在书写离子方程式时均不能拆开,应写成化学式。

正确:HCO3 + H = CO2↑ + H2O

注意:对于强酸的酸式盐,如NaHSO4其阴离子在稀溶液中应拆开写成

H与SO4形式,在浓溶液中不拆开,仍写成HSO4。

六、固相反应不拆

例6:将氯化铵固体与氢氧化钙固体混合加热。

错误:NH4 + OH = NH3↑+ H2O

原因:写离子反应的前提是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进行的反应,固体与固体的反应尽管是离子反应,只能写化学方程式,不写离子方程式。

正确:2NH4Cl+Ca(OH)2= CaCl2 + 2NH3↑ +2H2O(化学反应方程式)

七、非电解质不拆

蔗糖、乙醇等大多数有机物是非电解质,在书写离子方程式时均不能拆开,应写分子式。

折叠编辑本段书写错误

折叠不符合客观事实

如:

Fe与HCl反应写成"2Fe+6H=2Fe+3H2↑"

稀H2SO4与Ba(OH)2反应写成"Ba+OH+H+SO4=BaSO4↓+H2O"

折叠配平有误

质量不守恒,如:Zn+2Fe=Fe+3Zn

电荷不守恒,如:Al+2H=Al+H2↑

电子不守恒,如:2MnO4+3H2O2+6H=2Mn+5O2↑+8H2O

③拆分有误:如醋酸与碳酸钙反应写成"CO3+2H=CO2↑+H2O"

折叠分析量的关系

如把过量的NaHCO3溶液与Ca(OH)2溶液混合:HCO3 + Ca + OH ====CaCO3↓ + H2O,错在未考虑反应物中量的关系。应为:2HCO3 + Ca + 2OH ==== CaCO3↓ + 2H2O +CO3。

折叠查看是否有忽略隐含反应

如将少量SO2通入漂白粉溶液中:H2O + SO2 + Ca + 2ClO ==== CaSO3↓ + 2HClO,错在忽略了HClO可以将+4价的硫氧化。应为:Ca + 2ClO + SO2 + H2O ==== CaSO4↓ + H + Cl + HClO。

折叠编辑本段易错分析

折叠概述

①所有氧化物和过氧化物一律写化学式,初学者易忽略只有易溶且易电离的电解质用离子符号表示,往往将许多不可溶的强电解质拆开,导致错误。这里必须清楚,像过氧化钠、氧化钠等活泼金属氧化物或过氧化物,虽然是易溶的电解质但是不可拆。

②还有像碳酸氢钠,属于可溶的强电解质,但是有时(例如向饱和碳酸钠中通二氧化碳)也写作化学式,那就要看它主要是以固态物质形式存在,还是在溶液中以离子形式存在。

③强酸的酸式盐如硫酸氢钠要拆成钠离子、氢离子和硫酸根离子(高中只有硫酸氢盐属此类);弱酸酸式盐如碳酸氢钠则拆成钠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碳酸、磷酸、亚硫酸等的酸式盐皆属此类)。

④弱电解质、非电解质、氧化物、单质、沉淀、气体都不能拆。

折叠32种易误拆而不能拆的物质

BaCO3, CaCO3, MgCO3, Ag2CO3

FeS , CuS, Fe(OH)3, Cu(OH)2,

Al(OH)3, Mg(OH)2, NH3·H2O, AgCl,

AgBr, CH3COOH, HF,

HClO, H2CO3, H2S, H2SO3

MnO2, CuO, Fe2O3, Al2O3,

Na2O, Na2O2 98%浓硫酸 石灰乳Ca(OH)2

不能拆的酸式弱酸根离子有:

HCO3, HS, HSO3, H2PO4,

HPO42-

注意:当Ca(OH)2为澄清石灰水时要拆,为石灰乳时不拆

折叠判断溶液中离子能否大量共存的规律

特殊多种离子能否大量共存于同一溶液中,归纳起来就是:一色,二性,三,四反应。

1.一色--溶液颜色

若限定无色溶液,则Cu,Fe,Fe,MnO4,Cr2O7等有色离子不能存在。

2.二性--溶液的酸,碱性

⑴在强酸性溶液中,OH及弱酸根阴离子(如CO3,SO3,S,CH3COO等)不能大量存在。

⑵在强碱性溶液中,弱碱阳离子(如NH4,Al,Mg,Fe等)不能大量存在。

⑶酸式弱酸根离子(如HCO3,HSO3,HS)在强酸性或强碱性溶液中均不能大量存在。

3.三特殊--三种特殊情况

⑴AlO2与HCO3不能大量共存:

AlO2+HCO3+H2O=Al(OH)3↓+CO3

⑵"NO3+H"组合具有强氧化性,能与S,Fe,I,SO3等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

⑶NH4与CH3COO,CO3,Mg与HCO3等组合中,虽然两种离子都能水解且水解相互促进,但总的水解程度很小,它们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加热就不同了)。

4.四反应--四种反应类型

指离子间通常能发生的四种类型的反应,能相互反应的离子显然不能大量共存。

⑴复分解反应

如Ba与SO4,NH4与OH,H与CH3COO等

⑵氧化还原反应

如Fe与I,NO3(H)与Fe,MnO4(H)与Br等

⑶相互促进的水解反应

如Al与HCO3,Al与AlO2等

⑷络合反应

如Fe与SCN等。

5.看符号是否齐全

看"=" "<==>"(可逆符号)"↓" "↑"及必要条件是否正确、齐全。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7-11-23
Zn+2(H+)=(Zn²+)+H₂↑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