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业水平考试的科目有哪些

如题所述

学业水平测试是对高中生在校期间学习情况的全面检测。学业水平测试、语数外科目考试、综合素质评价,共同构成完整的高中学生综合评价体系。


学业水平测试科目根据高中学生修习的要求设置。鉴于语文、数学、外语另外组织考试,艺术、体育、研究性学习等列入综合素质评价,这些学科不再列入学业水平测试的科目。
学业水平测试科目设置坚持基础性与选择性相结合原则,即有共同必修的科目,也有个人选修的科目。为减少测试科目与测试次数,选修科目测试的内容包括该学科的必修内容。
具体科目设置如下:


1.学业水平测试科目共有10门:语文、数学、英语、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技术(含信息技术、通用技术)。


2.学业水平测试分必修科目和选修科目,其中必修科目5门,选修科目2门。选修科目由考生在历史、物理两门中选择一门,在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四门中选择一门。7门学业水平测试科目中,2门选修科目之外的5门为必修科目。


3.艺术类、体育类考生如不兼报普通类专业,可选择7门均为必修科目。

什么是学业水平考试?

2014年1月,高中的同学们要参加最后一次普通高中毕业会考——它是国家承认的省级普通高中文化课毕业水平考试,重在考核同学们的文化课学习是否达到毕业要求。

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它是在教育部指导下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实施的国家考试,是依据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行的终结性考试,旨在全面反映普通高中学生各学科所达到的学业水平。

这两种考试虽然都属于水平考试,但还是有明显的区别:会考仅仅是毕业水平考试,目的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毕业水平;而学业水平考试不仅是毕业水平考试,其成绩还将作为普通高校招生录取的重要参考或者依据,具体下一阶段新的高考改革方案尚在研究之中。

学业水平考试如何影响你的高考录取 第一,学业水平考试,是高考分类测试的基础,确保同学们各科都完成了中学教学计划规定的目标,具备接受高等教育的完备知识基础。

第二,学业水平考试的成绩,在统一录取中不影响高考分数,但在录取中有参考作用。按照现行高考方案,在统一高考录取中,高考成绩仍然是划定各批次分数线和各校投档线的唯一标准,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和综合素质评价结果不折合成分数、不在高考总分中占权重。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会计入综合素质评价表,与其他综合素质评价结果一并随电子档案提供给招生院校。在投档分数线以上,招生院校对学生的高考成绩、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和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实行全面考核,择优录取。招生院校也可根据培养目标,自主确定是否对相应学科的学业水平考试成绩提出等第要求,并在招生简章中予以明确。

第三,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在“三位一体”和高职自主招生中会影响高考分数。如果考生想报考“三位一体”招生院校,那么,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将和综合素质测试成绩、高考文化分一起,按一定比例折算成综合分,最后按照综合分择优录取;如果考生想参加高职院校的自主招生考试,那么学业

水平考试成绩,也将被作为录取的重要依据。

学业水平考试四大关键词

■ 考试对象 学业水平考试的对象是在浙江省中小学学生电子学籍系统中注册获得普通高中学籍的所有在校学生。

■ 考试科目

学业水平考试设置语文、数学、外语、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信息技术、通用技术共11门科目,考试范围为相应科目的必修内容。其中信息技术、通用技术纳入高考技术考试,二考合一。

■ 考试时间

学业水平考试实行全省统一命题、统一施考、统一阅卷、统一评定成绩。各科目每年开考2次。

各科目考试时间:语文、数学110分钟;外语、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80分钟;通用技术科目采用笔试,考试时间60分钟;信息技术采用上机操作考试形式,每场考试时间40分钟。

学生参加同一科目考试次数最多2次, 以最好成绩记入档案。允许学生再参加一次未及格科目的考试,作为学业水平考试补考。

■ 成绩评定

学业水平考试成绩报告采用等第制。学生参加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所有科目的考试,由省教育厅发给《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证书》。 学考成绩等第按分数结合比例的办法评定。成绩报告采用等第制,成绩从高到低评定为四个等第:A (优秀)、B (良好)、C (及格)、E (不及格)。

学考各科卷面成绩满分均为100分,90分为A 等线,若90分及以上比例不到25%,可降分至最接近25%,但A 等线不低于85分;75分为B 等线,若75分及以上比例不到55%,可降分至最接近55%,但B 等线不低于70分;55分为C 等线,若55分及以上比例不到95%,可降分至最接近95%,但C 等线不低于50分;C 等线以下者为E 等。

通用技术、信息技术科目依据高考成绩按上述划等办法评定学考等第。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2
学业水平测试是对高中生在校期间学习情况的全面检测。学业水平测试、语数外科目考试、综合素质评价,共同构成完整的高中学生综合评价体系。
学业水平测试科目根据高中学生修习的要求设置。鉴于语文、数学、外语另外组织考试,艺术、体育、研究性学习等列入综合素质评价,这些学科不再列入学业水平测试的科目。
学业水平测试科目设置坚持基础性与选择性相结合原则,即有共同必修的科目,也有个人选修的科目。为减少测试科目与测试次数,选修科目测试的内容包括该学科的必修内容。
具体科目设置如下:
1.学业水平测试科目共有10门:语文、数学、英语、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技术(含信息技术、通用技术)。
2.学业水平测试分必修科目和选修科目,其中必修科目5门,选修科目2门。选修科目由考生在历史、物理两门中选择一门,在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四门中选择一门。7门学业水平测试科目中,2门选修科目之外的5门为必修科目。
3.艺术类、体育类考生如不兼报普通类专业,可选择7门均为必修科目。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6-08-27
答--您想要问什么?所有的学校的学生在学校学习都是按照国家的教学大纲的要求来做的,所以您就要通过您的班主任老师来
详细的了解。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