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和苏轼两人之间有可比性吗?

如题所述

李白和苏轼都是豪放的人,诗歌也都很奔放大气。并且各为唐宋巅峰时代的文坛霸主。他们还是有很多共同点的

一,早年都是天才,不世出的天才。

王士祯说过汉魏之后二千年间诗人中能成为“仙才”的人,只有曹植、李白、苏轼三人而已。

二、李白和苏轼的性格对比

李白豪放,嗜酒成性,超脱世俗,一生都不会刻意逢迎、不事权贵。同时他又有豪侠性格以及作为浪漫主义诗人所特有的非凡气质,极丰富的想象力和脱离实际的举动,放浪形骸。“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且放白鹿青崖间,需行即骑访名山”。

三、李白和苏轼对后世的影响

先说李白,李白的文学成就,在唐代当时就征服了朝野上下,赢得了崇高的声誉和地位,对文坛后世的影响尤其巨大,这主要表现在李白的个人的人格魅力和文学成就两个方面。他那“天生我才必有用”的非凡自信极大的影响了后世无数的文人,他那“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独立人格深深感染了后世士子。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那种人体人格意识受到正统思想压抑的文化传统中,李白狂放不羁的纯真的个性风采,无疑有着巨大的魅力。在诗歌的艺术成就方面,他那气挟风雷的诗作,使后世无数诗人为之倾倒。他那变幻莫测的想象,壮丽而优美的意象,清新明快的语言,豪放飘逸的风格,对后世诗人有巨大吸引力,苏轼、陆游等大诗人均受其影响。他是中国诗歌史上一位旷世奇才,他给中国诗歌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深远的,他在中国诗歌史上的地位是不朽的。

再说苏轼,苏轼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性人物。他博采众家思想之长,从而形成了他在人生态度上达到了超脱旷达的境界,在处世方式上做到“独善”与“兼济”的统一。他对中国文化的继承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并对后世文人的人格追求和道德建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近代国学大师王国维推崇苏轼:“三代以下诗人,无过屈子、渊明、子美、子瞻者。此四子者,若无文学之天才,其人格亦自足千古。故无高尚伟大之人格,而有高尚伟大之文章者,殆未有之也。”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1-20
一、早年都是天才,不世出的天才。王士祯说过汉魏之后二千年间诗人中能称为“仙才”的人,只有曹植、李白、苏轼三人而已。

李白十五岁时,已经有很多诗赋名篇问世,并得到同时代很多社会名流的推崇与奖掖,开始从事社会干谒活动,名动天下。亦开始接受道家思想的影响,喜欢剑术,喜任侠。

早年的苏轼文章同样名动天下,24岁那年,苏轼考中制科考试,也就是“三年京察”,进入第三等也就是宋朝最高的等级,成为百年间最为优秀的举子,要知道科举考试素来有“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的说法,可见苏轼是多么的了不起。

二、李白和苏轼的性格对比

李白豪放,嗜酒成性,超脱世俗,一生都不会刻意逢迎、不事权贵。同时他又有豪侠性格以及作为浪漫主义诗人所特有的非凡气质,即丰富的想象力和脱离实际的举动,放浪形骸。“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且放白鹿青崖间,需行即骑访名山”。

苏轼的性格率真开爱,孤高傲直,豁达洒脱,也是一生不会迎合权贵、奴颜婢膝。他始终坚持维护自己的人格,对外界强加于他的打击、压迫,苏轼都忍不住要在作品中发泄不满,其性格真是率真得可爱。“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情”。

三、李白和苏轼对后世的影响

先说李白,李白的文学成就,在唐代当时就征服了朝野上下,赢得了崇高的声誉和地位,对文坛后世的影响尤其巨大,这主要表现在李白的个人的人格魅力和文学成就两个方面。他那“天生我才必有用”的非凡自信极大的影响了后世无数的文人,他那“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独立人格深深感染了后世士子。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那种人体人格意识受到正统思想压抑的文化传统中,李白狂放不羁的纯真的个性风采,无疑有着巨大的魅力。在诗歌的艺术成就方面,他那气挟风雷的诗作,使后世无数诗人为之倾倒。他那变幻莫测的想象,壮丽而优美的意象,清新明快的语言,豪放飘逸的风格,对后世诗人有巨大吸引力,苏轼、陆游等大诗人均受其影响。他是中国诗歌史上一位旷世奇才,他给中国诗歌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深远的,他在中国诗歌史上的地位是不朽的。

再说苏轼,苏轼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性人物。他博采众家思想之长,从而形成了他在人生态度上达到了超脱旷达的境界,在处世方式上做到“独善”与“兼济”的统一。他对中国文化的继承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并对后世文人的人格追求和道德建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近代国学大师王国维推崇苏轼:“三代以下诗人,无过屈子、渊明、子美、子瞻者。此四子者,若无文学之天才,其人格亦自足千古。故无高尚伟大之人格,而有高尚伟大之文章者,殆未有之也。”
第2个回答  2020-11-20
千百年来,在豁达乐观这种心态上足以望其项背的人,大约就是李白了。在无数的诗句中,李白给我们展现了他无与伦比的才情,与此同时,一个放浪形骸的游侠形象就此诞生:他才高八斗,无拘无束,自信普天之下无人机我,相信自己的天成之才必可以得到青眼赏识。纵使此时困处于人生行旅之中,来日也定可一鸣惊人。从诗来看,李白的诗真可以说是“黄河之水天上来”,雄而逸,文韵皆胜。苏轼的诗也有仙逸之品,但好用僻典,有晦涩贪奇之病,是不如李白的。从词来看,传说是李白所作的菩萨蛮和忆秦娥也是独步今古
苏轼是更了不起的全才:词,对李清照李煜纳兰容若柳永也没有太大的优势文方面,一般认为不及黄庭坚以及江西诗派的顶级诗人,和唐朝李杜,白居易,王孟,小李杜更是质的差距书方面,一般认为四家最好的是米芾至于李白苏轼谁更优秀,但如果从纯文学的角度,真的没什么好分高下的,他们俩专业不一样啊。宋朝的诗和唐朝的已经不是一个画风了。提李白,人人都说他是杰出的诗人,提苏轼……诗人?词人?画家?书法家?美食家?咳,来,我们数数苏巨巨的技能点?
苏轼是比较少见的全才,感觉他什么都很厉害,但并不是都最好,光比诗,他是肯定拼不过李白的。就像他书法和黄庭坚米芾蔡京并称,词和辛弃疾并称……所以和李白比,想完爆李白什么的……在中国千年的历史上他还是少年的模样。苏轼人生则更是一场生命的蜕变,破茧成蝶,岁岁年年与世俱变,变化的心性,不变的自我拷问。仗剑携酒,蜀道何难。谒卿干相,长安岂远。是的,虽然登不上庙堂之高,感叹了蜀道之难,但还是这副浪子模样,高又何妨,难又何惧。苏轼是真正踏入官场的文人,于是乌台诗案彻底改变了他对以往人生的思索,他变了,变得豁达与从容,他成熟了。成熟的人生观,成熟的官场观。
李白名气比苏轼大些,毕竟唐的普及程度比宋强些,且文章和宋词不如唐诗更利于儿童背诵。但论人格魅力,作品,艺术成就都各有千秋,可比得太多,就没什么好比得了。文学鉴赏上到李白苏轼这个层面,这世界上很少有什么对比能分出绝对的胜负的。更何况这两个冠绝古今的文豪。更喜欢李白大概是性格使然,读他的诗与我更有触动。李白是一种向往一种天真,苏轼是一种豁达一种妥协。我们都想做李白,却只能努力做苏轼。
无关文采苏轼的诗词像大家闺秀、气质美女(多元开放而又重功利轻学问)和自身的精神气质(豪商+武侠+修仙+屌丝逆袭),更接近于当下,特别是越来越单看“颜值”的现在,而苏轼虽在后,但他那种浓厚的士大夫文化趣味,以及政治上甘于loser的心声,却早离我们越来越远了在我心中,我都一样的喜欢,但是如果非要我选,中华整个诗歌史上的第一,他的才华,是天生的,是绝顶的天赋,是任何凡人努力都无法企及的,他是谪仙。大唐有李白,是大唐之幸,华夏有李白,是华夏之幸。苏轼于我,是惊喜,我喜欢的苏轼的诗词太多了,不管是豪放派,婉约派,苏轼都信手拈来。他的每一首诗词,都让我有不一样的惊喜。他的才华与天赋,在凡人中,绝对是顶尖的,奈何他对上的是李白。
他的诗词中的豁达乐观,对于我人生很多沮丧的时刻青莲居士一生写满了豪气二字,而东坡先生更多的是豁达。太白至死都是少年,子瞻却随着岁月的增长益发让人喜欢。谪仙人无双无对。李白,仙人级别,诗的风格,自己的行事作风,洒脱不羁,让人神往。苏轼,凡人级别,词文多人生感悟,多世事坎坷,让人读完唏嘘。少时,喜欢李白的诗,对于苏轼的词文,并不感冒。而今,已经远非少时心性,而立之时,也经历颇多,再读苏轼的词文,才有一种感同身受的体会。李白是少时理想,苏轼是成年的无奈。但是,我还是更喜欢苏轼的词文。
李白的成就最突出的是诗,但就是业余爱好也奠定了他在诗上面的造诣是其他诗人无法匹敌的,所以李白是天才。苏轼的成就比较全面用现在的话说他是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个人感觉苏轼的成就与李白旗鼓相当。苏轼在国外有文学机构评选中,被列为古今文学影响十大家其中的一位。所以个人偏向苏轼吧,他涅槃而生。更为坚强的傲立于庙堂之上。所以他为人民做了更多的贡献无高低之分。
第3个回答  2020-11-20

李白与苏轼相似相近之处很多,但又各有特色,他们都代表了所处时代的文化精神。然而,两人又有很大不同。

生平与思想方面:无论是李白,还是苏轼,成年之后出川入京,行走四方,几乎很少返回蜀地。李白游走四方,主要是学道求仙,游历山川,探幽访胜,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苏轼亦爱漫游,而纯粹的漫游局限于青少年时期的眉山青神一带,时间与空间跨度,皆不如李白大。

两人皆为儒道释兼宗,受三教沾溉,同样在行藏之间纠结不已。李白明显偏爱于道家,即便是渴望实现“海县清一,寰宇大定”的儒家济世之梦,但他魂牵梦绕的也是功成身退后的潇洒自在生涯。苏轼受儒释道的影响都非常深刻,对三家的理解,也远比李白深刻。

第4个回答  2020-11-20
更向往李白,仰天大笑出门去,天子呼来不上船,蜀道难,黄河之水天上来,白发三千丈, 朝如青丝暮成雪,三五七言哪怕就像小时不识月 呼作白玉盘 。这些诗这根本就不是凡人的角度啊,可望不可及。谪仙人,说是仙人也不为过。
苏轼,感觉俗了些,或许是对宋朝这个朝代的印象都是儒生的感觉吧,一直认为苏轼就是一个老儒,不要怪我,看看初中高中李白苏轼的画像,给人感觉就是如此。诗词吧,很不错,但也没夸张到宋代第一。宋词没怎么深入研究,但凭借兴趣也读了几千首吧。没怎么感觉出众。
作为一个现实世界的屌丝,看到李白这样的仙人自然跪舔,向往着自由希望和理想乡。超脱尘世,飞跃银河,维护宇宙和平,嗯,很可笑很中二,但也不会放弃,这是希望,不同于现实世界的理想。李白的诗歌就是这样,充满着仙气,超脱着不屑着世俗,多么希望像李白的诗一样啊。
对于苏轼,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给我总感觉是没有勇气,害怕,最后但愿人长久,回到人间,屈服于世俗的感觉。是的总感觉苏轼是屈服于世俗的超脱。默默的低下了头颅的自娱自乐。对于这个社会是一种维护者的姿态,想起初高中课本的画像自然联想到就是顺从的官员。李白的诗歌似乎根本就没把现实看在眼里,羡慕渴望不可及。
或许我不懂苏轼不懂李白,我也在想我懂苏轼什么?我懂李白什么?懂一些诗句就好了吧。如果有一天我会对苏轼‘何似在人间’感同身受,我知道我离李白又远了很多,离世俗进了些,变成了令自己感到不骄傲没有勇气的人。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