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懿为什么至死都不废曹自立为帝?

如题所述

很多人看到司马家族后来篡位成功,就总觉得司马懿废曹自立会很容易,总而言之,司马懿只是忠心于曹魏,所以并没有想过要篡位。但实际上,当时的司马懿根本就没有能力废曹自立。

因为,司马懿打败曹爽,并没有改变帝国既有的权力格局,仅仅是司马懿占据了曹爽从前的执政官地位。换句话说,当时的曹魏帝国,依然是虚弱的曹氏皇权和豪门贵族共治天下,司马懿只是占据了第一豪门的位置,拥有了分蛋糕的权力,但这并不代表他可以独享蛋糕。

事实上,在后来的十多年时间里,司马家族只要犯一个明显的错误,就有可能让整个家族走向毁灭。对此,我们可以看下高平陵政变后,有多少人试图挑战司马懿的地位。

高平陵之变后第二年,太尉王凌挑战司马家族的权力。

高平陵之变后第六年,中书令李丰、皇后父亲张缉,联合起来挑战司马家族的权力。

高平陵之变后第七年。,镇东大将军毌丘俭、扬州刺史文钦,联合起来挑战司马家族的权力。

高平陵之变后第八年,镇东大将军诸葛诞,起兵挑战司马家族的权力。 

面对这四次挑战,司马家族都取得胜利。所以在后人看来,这些胜利似乎都非常轻松。问题是,司马家族能取得这些胜利,主要是因为每一次对恃开始,普遍军政大佬和豪门贵族都愿意站在司马家族的身后。否则,如果大家都选择站在反对者身后,司马懿家族恐怕就是第二个曹爽。

本来,司马家族作为乱臣贼子,是完全公开的秘密,所以他们想得到普遍军政大佬和豪门贵族的支持,实际上是非常困难的,因为大家都会害怕司马家族的权力进一步扩张。一切是显然的,司马懿作为一个臣子,在内是帝国首席执政官,在外就战功赫赫的大军统帅。而且他又先后给两个小皇帝充当托孤重臣。

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他早已达到了人臣尊荣的顶点了。再向上是什么?这恐怕是当时所有人都会考虑的的问题。基于普遍军政大佬和豪门贵族的共同利益,显然是不希望司马懿再向上爬这一步的。

因为,如果司马懿篡位自立,往小的说,那些原本和司马懿平起平坐的豪门大佬,以后见着司马懿,甚至是司马懿的儿子孙子,都必须要跪下来磕头,换做是你愿意吗?往大的说,司马懿篡位自立,就意味着一个强势皇帝出现,而伴随的通常就是加强中央集权和大家地方豪强,也就意味着军政大佬和豪门贵族的利益将会被削弱。

在这种背景下,司马懿家族想要得到普遍军政大佬和豪门贵族的支持,就必须让他们相信,他们绝不会篡位自立,更不会丝毫损害大家的利益。总而言之,我们司马家族虽然拥有分蛋糕的权力,但绝不会滥用这项权力,而是会想法设法将蛋糕分得让大家都满意。

事实上,司马家族之所以在这一些斗争中不断获胜,就是因为他们始终能够让普遍军政大佬和豪门贵族相信,他们虽然是占据执政官的地位,但绝不会去做侵犯大家利益的事情。甚至而言,在后来司马炎正式篡位时,也是尽可能的做到让大家相信,他即便爬上皇位,也一样会尊重大家的利益。

其实,从司马懿到司马师,再到司马昭,所有挑战司马家族的势力集团,都拥有与司马家族分庭抗礼的实力,甚至是大部分等着投机的势力集团,也拥有着与司马家族分庭抗礼的实力。

只是,单拿他们其中一个势力集团,自然谁也无力挑战司马家族的权力。问题是,如果他们实现了某种联合,那结果就会明显不一样。而能让他们实现联合的唯一途径,就是他们都觉得司马家族的行为将会侵犯普遍军政大佬和豪门贵族的利益。

所以,司马家族如果想避免串联这种事情的发生,就只有尊重这些势力集团的既得利益。这也就是在高平陵之变后,司马懿、甚至是司马师、司马昭一直不敢奢言篡位的主要原因。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2-10
因为那时候司马懿还没那么大的保证,可以保证自己能成功,所以到死了都没有做。
第2个回答  2020-12-09
他不敢这么做。当时司马家的实力还没有达到这种程度,朝堂之上,仍有反对之声。
第3个回答  2020-12-08
因为司马懿不能这样做,如果自己成了皇帝,会遭到下面人的反对。这样对自己没有任何好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