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委会的作用与意义

如题所述

班级家委会是以班主任发起,由班级学生家长代表为主的非正式组织。

由于某些教师将家委会当成了挡箭牌,当枪使,使得如今的家委会往往地位尴尬,家委会成员也往往吃力不讨好。这却是违背了家委会成立的初衷。在我们学校,家委会必须由班主任兼任副会长,这样是为了尽最大可能的避免上述问题,因为一旦有违规行为,班主任就无法撇开责任。

一,家委会的职责
简言之就两个职责:监督,协助。

在实践中监督作用往往被忽视,而协助的职责却被无限扩大化,这样畸形的发展,难免让人怨声载道。

1.定期召开家长委员会会议。

听取班级或学校关于发展规划、教育教学工作安排等方面的情况介绍;结合班级工作计划,向班主任通报家委会工作和对学校工作的建议。

2.积极参与班级管理,为班级或学校发展出谋划策。

组织家长对全体教师以及学校工作进行监督,并通过有效渠道提出合理化建议。建立家长委员会和学校定期沟通协调的议事机制,就学生家长、学生、社会等反映的有关问题及时与学校进行沟通协商。

3.促进班级与社会、家庭建立更加密切的联系。

4.反映广大家长要求,让学校及时了解家长的心声。

积极带领广大家长参加学校,班级组织的各种活动。做好学校宣传工作,扩大学校影响和知名度。对学校的各项工作进行有效的评价和反馈。

二,家委会不能越位!
家委会的越权行为是最受诟病的,简单列举几点,看看有没有戳中你的痛点。

1.收取各种不合理杂费。

2.提议过节众筹费用给老师送礼。

3.推销教辅资料,学习产品。

三,家委会应由全体家长选举产生或者推荐产生。
家委会是一个较松散组织,靠的是公信力凝聚力量。

公信力从何而来?只有靠大家选举出来的才能让人信服。

实践中往往是有老师指定,这样的家委会偏离初衷也就不足为奇了。

四,家委会是班主任的最强助力,是班级教师开展正常教学工作的保障,是处理班级家长之间矛盾的润滑剂!
班级工作琐碎而繁多,甚至很多工作要想开展好往往需要动用很多社会资源,这些可能是教师力所不能及的。而家长却是各行各业都有,也都有着自己的社会资源,将这些资源整合能将班级开展的一些活动变得更好!

例如,组织参观污水处理厂,到工厂参观,到商场开展文明宣传,联系各行业专业人员进班级讲课等等活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2-14
家委会功能 ,助力课外拓展 学生所受的教育一般除了学科知识大多来自学校,其他诸如道德、社会知识则多来自于家庭和社会。而学校由于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性,无法较大程度地满足学生对于知识和眼界等的需求。这时候可以通过这时候可以通过家委会组织,借助家长的热情、能力和人脉帮助学生实现进行课外拓展的需求。
这时候可以通过家委会组织,借助家长的热情、能力和人脉帮助学生实现进行课外拓展的需求
第2个回答  2020-12-13
 成立家委会的目的  学校成立家长委员会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学校与家庭、社区在学生教育工作中的沟通与配合,营造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便于家长对学校工作的了解、理解和监督,增强学校工作的透明度,确保各种教育渠道的畅通和各种教育资源的有效利用,以便更好地培养和教育学生。
第3个回答  2020-12-13
如今,家委会已经成了很多学校的“标配”,但家委会都在忙什么?是否发挥了应有的作用?记者调查发现,北京中小学和幼儿园大多都有家委会,但其“工作”却各不相同,有的成了“打杂会”,从采购学习用品到帮老师写总结,几乎没有不干的;还有的则变成了“联谊会”,成了家长们拉关系的“朋友圈”。对此,业内专家提醒,家委会最重要的是肩负着“桥梁”和监督职责。

01

打杂型家委会

收饭费写总结 包揽班级所有杂事

上周四晚7时左右,朝阳区一所小学四年级3班教室门口,华女士和其他3位家委会成员拖着疲惫的身躯走出教室,关灯前,几位妈妈又最后看了一眼教室墙上刚刚布置完的“学生园地”。走出教学楼时,外面已经彻底黑了下来,跟值班的保安打了声招呼,几位家长走出大门分头快步朝自家方向走去……

一个星期以来,为了筹备班上的“学生园地”,这已经是华女士和几位家长第三次在学校“加班”了。华女士告诉记者,这学期开学之初,班级换了新教室和新班主任,教室后面的墙壁虽然是面白墙,但上一个班级留下了很多钉子和脏痕。新班主任找到家委会会长华女士,说学校将要开展班级环境建设评比,希望家委会帮忙改善一下教室后墙的面貌。

老师一声招呼,家委会赶紧行动。华女士点开自己组建的家委会微信群,把老师的需求写进群里并@了每个人收集意见。最后,大家一致决定,在网上购买一种有磁性的白板贴在墙上,板子没有味道,学生可以用彩笔在上面创作“学生园地”,分摊到每个孩子身上只有5元钱。

自从有了女儿,华女士就再没出去工作。孩子上小学后,学习一直处于中等水平,为了能得到老师更多关注,华女士自告奋勇当了家委会会长,帮助老师处理班级事务。开学之初,老师要求学生人手一套课外练习册,华女士和家委会成员就赶紧去联络附近书店为全班采购,买回后统一运到班里交给老师;学校组织运动会,华女士就挎上家里的单反相机,到操场上给孩子们照相;每个月初要交饭费了,华女士和家委会又在微信里代收再去学校统一缴纳;到了期末,老师格外忙碌,华女士甚至还会帮助老师写工作总结。

02

公关型家委会

对接资源组织活动 甚至自掏腰包

杨女士的孩子在东城区一所小学读三年级,因为从事的工作与媒体相关,班主任看准了她广泛的人脉关系,直接任命她为班级家委会副会长。在杨女士上任的第一天,班主任就直白地希望她能多帮班级对接活动资源,因为学校有要求,每个学期至少要带孩子们外出参加一至两次社会实践活动。

杨女士平时很忙,但为了孩子,也不得不硬着头皮干。有一次,学校要求班级开展志愿服务相关主题社会活动,班主任把通知直接转给了杨女士。杨女士赶紧四处联络,最后把目光锁定在了养老机构上,让孩子们当一次“志愿者”,陪养老院的老人们聊聊天,再表演几个小节目。

设想很简单,但执行起来一点儿都不容易。首先就是养老院的选择,考虑到让尽可能多的同学参加,养老院的位置不能离学校太远。杨女士在地图上找到周边的几家养老院挨个咨询,最终有一家机构答应配合。其次是小节目的选择和彩排,杨女士特意找到班级的音乐老师,了解孩子们的才艺,确定节目单,写好主持词。

为了让活动能圆满举行,杨女士不敢放过任何一个细节。活动正式开始前一天,她自己先去了一趟,跟对方工作人员商量活动细节,又用照片和文字的方式,把路线图、细节、注意事项等做了一份备注发进班级群,供老师和家长参考。“说真的,可能我自己的工作都没那么认真,就是想着尽可能完美,别让老师挑出什么毛病。我做得好点儿,老师对孩子也会好点儿。”

活动当天,杨女士第一个到场,安排家委会其他成员帮忙签到、布置会场、组织孩子等。活动开始后,杨女士又立刻变身摄影师,拿着相机满场飞,为孩子和老师拍下活动照片,发到班级群里,看到老师和家长们回复的“赞”,杨女士这才觉得自己没有白辛苦。这还不算完,第二天,老师又派了个新任务:写一份图文并茂的活动总结。

粗略算下来,杨女士已经连任了两年的家委会副会长,为班里组织了不下10场社会活动,有的是“刷脸”请朋友到学校来讲课,有的是找场地把孩子们拉出去体验,有的时候为了迎合老师派下的主题活动,还得自掏腰包花课时费邀请老师。“没办法,老师总说,学校没有经费,毕竟自己的孩子也参加了活动,就当为孩子花钱吧。”杨女士无奈地说。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