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释道三家思想对苏轼的影响

如题所述

诞生在北宋这样一个思想盛世的天才,注定是不凡的。出生在一个奉儒守官家庭的苏轼对于致君尧舜曾深以为然,也曾平步青云的他人到中年也不得不避世悟道。波澜起伏、九死一生的仕途之路并没有使苏轼颓废,反而成就了他的超越、超脱,他以儒为本,借助佛老而超越佛老,最终形成了内儒外道的复杂人格。本文意在对苏轼各个人生阶段创作诗词的解读,剖析苏轼的心路历程,进而分析苏轼儒释道三家融会贯通的复杂人格。

从进京应试到自请离京,儒家思想主导苏轼的人生道路
在文学艺术方面,苏轼是一个天才,也是一个全才。他七岁知诗书,十岁有“当时之志”,受儒家正统思想的引导,以修身为出发点,爱物仁人、济世救民为理想,最终以期实现平天下的伟业。可以说,儒家思想为苏轼指引了一条十分明确的入世之道。没有辜负年华与才华,二十一岁同父兄进京应试的苏轼,一举创下了北宋科考最高分的惊人成绩,欧阳修也不禁赞叹:“他日文章必独步天下!”且看这首《蝶恋花·春景》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苏轼长于豪放,亦善婉约,这首伤春之作意蕴丰富,既有对暮春的感伤,又有含蓄婉转的情爱之思,词终又饱含了一份意欲奋发有所为却未能如愿的抑郁之情。纵观全词,诗人用朦胧的笔触将自己的心路历程表现的淋漓尽致,却又点到为止,令人回味无穷。其中,“天涯何处无芳草”与“多情却被无情恼”等句也成为脍炙人口的佳句。

再看这首《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1-10
苏轼在文、诗、词三方面都达到了极高的造诣,堪称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苏轼的创造性活动不局限于文学,他在书法、绘画等领域内的成就都很突出,对医药、烹饪、水利等技艺也有所贡献.苏轼典型地体现着宋代的文化精神.从文学史的范围来说,苏轼的意义主要有两点:首先,苏轼的人生态度成为后代文人景仰的范式:进退自如,宠辱不惊.由于苏轼把封建社会中士人的两种处世态度用同一种价值尺度予以整合,所以他能处变不惊,无往而不可.当然,这种范式更适用于士人遭受坎坷之时,它可以通向既坚持操守又全生养性的人生境界,这正是宋以后的历代士人所希望做到的.其次,苏轼的审美态度为后人提供了富有启迪意义的审美范式.,他以宽广的审美眼光去拥抱大千世界,所以凡物皆有可观,到处都能发现美的的存在.这种范式在题材内容和表现手法两方面为后人开辟了新的世界.所以,苏轼受到后代文人的普遍热爱,实为历史的必然.
   苏轼在当时文坛上享有巨大的声誉,他继承了欧阳修的精神,十分重视发现和培养文学人材.当时就有许多青年作家众星拱月似地围绕在他周围,其中成就较大的有黄庭坚、张耒、晁错之、秦观四人,合称“苏门四学士”.再加上陈师道和李廌,又合称“苏门六君子”.此外,李格非、李之仪、唐庚、张舜民、孔平仲、贺铸等人,也都直接或间接地受到苏轼影响.由于苏轼的成就包括各种文学样式,他本人的创作又没有固定不变的规范可循,所以苏门的作家在创作上各具面目.黄庭坚、陈师道长于诗,秦观长于词,李廌以古文名世,张、晁则诗文并擅.同时,他们的艺术风貌也各具个性,例如黄诗生新,陈诗朴拙,风格都不类苏诗,后来黄、陈还另外开宗立派.
   苏轼的作品在当时就驰名遐迩,在辽国、高丽等地都广受欢迎.北宋末年,朝廷一度禁止苏轼作品的流传,但是禁愈严而传愈广.到了南宋党禁解弛,苏轼的集子又以多种版本广为流传,以后历代翻刻不绝.
   在后代文人的心目中,苏轼是一位天才的文学巨匠,人们争相从苏轼的作品中汲取营养.在金国和南宋对峙的时代,苏轼在南北两方都发生了深远的影响.苏诗不但影响有宋一代的诗歌,而且对明代的公安派诗人和清初的宋诗派诗人有重要的启迪.苏轼的词体解放精神直接为南宋辛派词人所继承,形成了与婉约词平分秋色的豪放词派,其影响一直波及清代陈维崧等人.苏轼的散文,尤其是他的小品文,是明代标举独抒性灵的公安派散文的艺术渊源,直到清代袁枚、郑燮的散文中仍可时见苏轼的影响.
   苏轼还以和蔼或亲、幽默机智的形象留存在后代普通人民心目中.他在各地的游踪,他在生活中的各种发明都是后人喜爱的话题.在宋代作家中,就受到后人广泛喜爱的程度而言,苏轼是无与伦比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