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用“中国式礼貌”教育孩子才能避免娃抗拒?

如题所述

孩子是父母的镜子,父母的缺点会在孩子身上完全体现出来,尤其是孩子日常生活的行为,常常因为一点缺点,就会让他人联想起孩子的父母。特别是行为礼貌上,如果孩子特别有礼貌,会给人一种父母教育的好。


孩子抗拒打招呼

王妈妈常常会带孩子去同事家串门,由于王妈妈性格好,所以和同事朋友的关系特别融洽,她们也特别欢迎王妈妈带孩子来玩。

可是,王妈妈却有一个烦恼,因为孩子在性格方面太过于内向,见到长辈都不愿意打招呼,见到陌生人经常会藏在自己的身后,让王妈妈特别的苦恼。

其实,这种情况在许多家庭都有发生,父母带孩子出门,孩子跟长辈或者熟人打招呼,往往会得到孩子的抗拒,甚至有的孩子还会排斥这种行为,不管父母怎么说也没有用。

这种“中国式礼貌”对孩子的成长是有益的,但是家长不要强迫孩子去进行,否则会给孩子内心带来伤害。


为什么现在越来越多的孩子抗拒“中国式礼貌”

1)家庭缘故

其实,有些孩子抗拒是由于家庭原因所形成的,虽然二胎政策已经开发,但是有许多家庭依旧是独生家庭。

独生子女的家庭,孩子从小在父母的保护下成长,除了父母以外没有人和自己沟通和玩耍,因此孩子养成了孤僻的性格。一般这种家庭的孩子并不是想去抗拒“中国式礼貌”而是不敢去和陌生人打招呼。


2)孩子性格的原因

每个孩子的性格是不同的,有外向的性格,就一定有内向的性格,有些孩子活泼开朗见到陌生人敢说话,可是对于内向的孩子来说,跟陌生人说话是非常紧张的。

如果你家孩子是一个内向的性格,那么父母一定要去强迫孩子,否则会得到适得其反的效果。

3)小时候的畏惧

孩子小似乎还对外界不太了解,对于陌生的事情又好奇又畏惧,这种摇摆不定的心态,容易让孩子更倾向“畏惧”的一面,所以才不敢和陌生人问好。


家长如何锻炼孩子讲礼貌的习惯

1. 以身作则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启蒙老师,一般孩子小时候是通过模仿来了解外界的,所以孩子经常会来模仿父母的行为。

因此,孩子若想让孩子养成讲礼貌的好习惯,应该以身作则,先从自己做起,给孩子留下好印象,这样孩子才会慢慢学习讲礼貌的好习惯。


2. 提前教会孩子

家长不要等到必须让孩子打招呼的时候再去教给孩子,应该提前教会孩子,让孩子知道见到陌生人需要讲礼貌,并且让孩子把讲礼貌的事情融入到生活中,这样孩子见到陌生人时就不会产生畏惧的心理,因为他在之前就知道讲礼貌的事情了。

3. 多多奖励孩子

家长要知道,在孩子小的时候更在意奖励,遇到事情家长不要去批评孩子。

拿讲礼貌这个事来说,家长可以给孩子设置一个奖励制度,这样可以让孩子把讲礼貌和奖励划上等号,这样在孩子的心里会认为讲礼貌是一件好事,慢慢的就会养成讲礼貌的好习惯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9-30
教育孩子,父母一定要保持耐心。并且要将“礼貌”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来,因为小孩子的模仿能力是很强的,然后再加上专门的教育,一定能教出有礼貌的孩子。
第2个回答  2020-09-30
1.父母以身作则,只有父母懂礼貌孩子才会懂礼貌。2.不要过度、强迫孩子按照自己的意愿来“懂礼貌”,孩子有自己的想法,不要违背孩子的意愿。
第3个回答  2020-09-30
要单独耐心地和孩子讲解一些中国式礼貌,如果孩子有做的不对的地方,事后要耐心地更正并加以指导,不能打骂孩子。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