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房幸福还是不买房幸福?

如题所述

图片发自简书App

转眼间,弟弟到了念小学的年纪,可家人并没有在市里买房,只有三拖四请,去了一所离家还算近的市里小学。

我们镇上也建有一所小学,我的六年级就是在那里念的,教学质量并不差。渐渐地,镇上的学校变成了农村孩子的专属,有条件的都转去城里上学去了。我爸一直悔恨当初没有让我早点去市里念书,害得我高中去了城里之后跟不上老师们的节奏,于是决定要在市里买房子,好让我弟弟去上学。

那时候,我爸一下班就打开电脑,弓着腰坐在电脑前,不是玩,而是在找房子。赶集网、58同城等所有相关的网站都看遍了,一手、二手的房子看了很多,他有一个小本子,在上面记了很多电话号码,放假的时候就开电瓶车去市里,一家一家的跑,不是这个问题,就是那个问题,最后还是没有买。

的确,对于我们一个普通家庭来说,房价真的太贵了,买一个房子得要下多大的决心。我爸每天上着班,拿着微薄的工资,我妈在家务农,自从生了二胎,也就专注于带孩子了,况且我的弟弟还小,如果现在就把钱都花了,以后怎么办?这都是需要考虑的问题,现实的压力压得人喘不过气来。同是在一所学校念书,也只有看着别人家的孩子住在几室几厅的大房子里,而我弟弟只能租房子住。

学校对面有一个住宅区,很老的那种,我叫它“城市里的农村”。破旧的房子一家挨着一家,形成了一条条的小巷,走在巷子里,会经过一个公共厕所,气味很难闻,夏天的时候都要掩着鼻子离开。杂七杂八的东西堆在路边,也没有人去清理。清晨,有七八岁的小孩蹲在家门口刷牙,孩子手里的水杯歪着,一不小心洒出水来,随着吐得满地的白色的牙膏沫,往路中央流去。一家家的妇女拎着红色的尿桶往厕所走去,厕所总有人在占用,有时候还需要排队。倒完后她们会往桶里装点水,清洗一下,再倒进厕所里。清洗好的尿桶都要放在阳光好的地方暴晒,到晚上收回家来,留着夜里用。傍晚时分,有妇人手拿火钳,拎出煤炉子来烧水,白色的煤烟飘到很高,气味很呛人,知道这气味有毒,我总是绕着走。走过一家家培训班,老旧门店里,五六个孩子正低着头努力写着,一旁的老师弯着腰挨个从课桌旁走过,在看些什么。

小区里的原住民很会做生意,他们自己住在二楼,楼下的小房间便租给需要房子的人。这里的月租很便宜,大约一两百的样子。有一点比较好,房租是住多久算多久,一天不多一天不少,给你算的好好的。这个学期住在这里,暑假里把东西搬回家,下个学期也许就不住这里了。兴许被别人租去了,或者自己不想住了也有可能,邻居换了一批又一批。也有长住一个地方的,那些人多半是做生意的,拖家带口住了小半辈子。钱赚够了,孩子长大了,或者市场不景气,才舍得回老家,也算无憾。

我弟和我妈就住在这样一个小区里,每到开学,我爸爸都会开着三轮车,将东西运到小区里。人家给的床太小,便把我家的大床带过去了。拆好带过来,组装好了再睡。我弟弟睡里铺,我妈睡外铺,弟弟小,床还不算太挤。房间的墙壁已经破乱不堪了,白色的粉块一小片连着一小片地掉,形成了一个个奇怪的图像。地好像永远不干净,这么小的地方不必买拖把,都是用脚踩着不穿的衣服来回移动地擦。柜子更旧,也只有将就用用了。一栋房子里的每户人家都共用一个水池,水池是用水泥砌成的大槽,一个人睡里面都足够。槽子里面很脏,谁也不愿清理。水池上方有很多水龙头,连着每家的水表。每个人用完了水,就要把水龙头上的手把取下来,防止别人偷着用,不然就计算不清谁家用了多了,结账的时候可就说不清了。

我有时候也会去住,开始的时候很不习惯。渐渐也就习惯了,我弟弟和我妈妈肯定也是这样的吧。

小区里租房子的人,大部分和我妈妈一样,为了在对面学校念书的孩子,不辞辛劳,忍受着这一切。

去年开始,房价又开始疯涨了。从当初的五千一直涨到了万,听说明年还会涨得更加厉害。学区房更紧俏,很多重点学校附近的房子都被抢光了,我家从当初的想要买房直接变成放弃了。

再过几年,我弟弟就要上初中了,我父母很头疼,这最关键的几年该怎么办?

以前我总鄙视那些贪图钱财的人,现在却越来越发现,没有钱真的不行。特别是你身在农村,家附近那个中学里都是游手好闲、被父母放弃了的孩子,有哪个父母会忍心让自己的孩子去念这样的学校?

都说,买房不等于幸福,那是对于盲目走进婚姻的成年人而言的。对于在高考制度重压下的农村的孩子,没有房又谈何未来呢?

我为自己感到羞愧,我竟觉得房子是好的。它其实才是最大的祸首,让我们抬不起头来。

我觉得农村很好,田地很大。可农村里没有小学,镇上的初中太差,我们不敢。

我们只有努力赚钱,为一个房子,为了能对孩子说:“宝宝,爸妈尽力了,为了你的学习,为了你以后不埋怨我们,我们愿意拿出所有的钱。”

这也是幸福呀。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12-27

在城市,对于购房者这来说,买一套自己满意的房子是快乐的,但是比这种快乐还激动人心的是,你买了一套小洋房。在中国从国外引进的东西有些会加一个“洋”字,比如西红柿,我们就叫做“洋柿子”。那么“洋房”呢?所谓的洋房就是在原来的六层多层结构上的改进而已,谈不上舶来品。

首先洋房继承了多层住宅的众多优点,首先公摊面积小,多层住宅大概10%公摊面积,而我们的高层住宅机会都在22%左右,建筑面积100㎡,多层住宅就可以大概多12㎡;洋房大部分框架结构,而高层是框架剪力墙,所以洋房户型布置更加的灵活;而通风情况,户型方正情况,由于是每层独立,所以几乎都满足。

当然洋房到底洋到哪了?首先改变了原来传统多层住宅没有电梯的情况,电梯直接到户,原来多层一层多户也变为一户一层,便利性和私密性大大的增加。

对于楼层的选择呢?一层送可以有自己的私人小花园,二三四五层采光情况一层比一层好,六层送阁楼。首层有花有草,必然有虫有噪音,所以一层的的优点和缺点一样的明显。

总结语:如果是小洋房,非常推荐购买,现在的洋房属于稀缺品,对于楼层的选择,如果你是一个勤快人,一层是首选,当然其他层性价比非常高。

第2个回答  2017-12-27

其实,幸不幸福和房子真没多大的关系,房子不过是能在紧急的情况下换来一笔可观的数字而已,紧急情况多数是性命攸关的时候,但是这种事不可能经常发生的,如果是小概率事件的话,为什么我们要做房奴呢?

最近我一同事新买的房子60平米,100多万,可是榨干了父母的血汗钱有啊,一家5口住在里面,拥挤的狠,月供8000多,加上物业2.6元一平米,还有均摊面积,快两百,水电气啥的加一起至少500,家庭收入才17000,孩子上学,父母吃药,平时的生活费,过的很紧张。

如果是我,可以花3000租一套三室一厅的房子,至少住着舒服,那唯一一套房子如果自己住,升不升值没什么区别,反正你的生了别人的也生了。想换还是买不起,不如享受生活。

真正的投资是什么?投资股票有可能血本无归,投资房产,要是爹了肯定也是无比凄惨。投资什么最靠谱,投资自己,能力着东西,什么时候都是必要的,而且不会因为股票或者房产的涨跌而失去。

第3个回答  2017-12-26

很早之前网络红人马佳佳在万科发表演讲时,抛出了“90后压根儿就不买房”的言论,这句话可是吓坏了地产商。而现如今广州的楼市新政则有一石激起千层浪,“租购同权”一瞬间便成为了房地产市场的“重磅炸弹”,这也为不买房的90后和未来的00后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也为众多新一线城市在租赁市场的改革提供了很好的借鉴意义。那么买房和不买房谁会更幸福呢?年轻人该如何理想看待购房问题?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