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大鼓是什么?

如题所述

中国曲艺曲种。旧称“奉天大鼓”,流行于东北各地。产生于东北农村,乾隆四十八年(1783),子弟书艺人黄甫臣等由北京到东北,演出子弟书,受其影响,又与东北民间小调相结合,逐渐形成东北大鼓。早期以演唱中长篇为主,都是男演员;清末出现女演员,专唱小段。唱词基本为七字句。唱腔为板腔体结构,常用曲调有大口慢板、小口慢板、流水板、二六板、快板等。它们的曲调结构基本由上下两句唱腔组成。另有一些曲牌作为辅助曲调,如悲调、扣调、怯口调、四平调、西城调等。表演形式为一人击鼓、板说唱,伴奏乐器有三弦、四胡或板胡。在长期流行过程中,形成了以沈阳为中心的奉调、以营口为中心的南城调,以锦州为中心的西城调、以吉林为中心的东城调、以哈尔滨为中心的北城调等多种流派。传说曲目长篇有《响马传》、《十粒金丹》等;中篇有《王定保借当》、《借女吊孝》等;短篇有《草船借箭》、《小姑贤》等。现代曲目有《爆破英雄董存瑞》、《杨靖宇大摆口袋阵》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2-27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