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田园居》——陶渊明

如题所述

《归田园居》——陶渊明
这首诗看似描绘了田园劳作的乐趣,表达了归隐山林的愿望;但将其与其他诗作对比,作者的“愿”实有更深层的含义。
在南山下种豆,草盛豆苗稀。这起句平实如老农闲谈,让人倍感亲切。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诗人早起耕作,夜幕降临时才在月光下归家。虽劳作辛苦,却无怨无悔,这从“带月荷锄归”的美景中可见一斑。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路窄草长,夕露沾衣,但衣服打湿了又何妨?这句话虽平平淡淡,却凸显了结尾的“但使愿无违”,强调了“愿无违”的充分性。这里的“愿”更包含着不要在现实世界中迷失自我的深意。
这首诗用语极为平淡自然。“种豆南山下”“夕露沾我衣”,如此口语化的诗句,却如诗如画,将平淡与醇美相融合,展现出陶诗的艺术特色。
陶诗在平淡中又充满情趣。如“带月荷锄归”,劳动归来的诗人虽独自一人,却有明月相伴。月下的诗人,肩扛锄头,在草丛中穿行,构成了一幅美好的月夜归耕图,洋溢着诗人的愉悦与自豪。
“种豆南山下”是平淡之语,“带月荷锄归”则是幽美之句;前句实,后句虚。全诗在平淡与幽美、实景与虚景的相互映衬下,相映成趣,柔和完美。
乡间少有世俗之事,偏僻的巷子里也很少有车马往来。白天紧闭柴门,幽静的房间里杜绝了尘世的杂念。有时又去乡间,拨开草丛与乡邻交往。相见时没有杂言,只谈论桑麻的生长。桑麻日益生长,我开垦的土地也越来越广。常担心霜雪降临,使桑麻如同草莽一样凋零。这里也应该包含着在战乱频发的农村还可能有风险的担忧。
陶渊明“性本爱丘山”,他不仅因长期生活在田园之中而对那里的一草一木充满感情,更因为在他心中,恬静的乡村是一个与官场相对立的理想天地,这里没有暴力、虚假,只有淳朴天真和和谐自然。因此,他总是借田园之景来寄托自己的志向,挖掘田园生活的本质美。《归园田居》组诗是诗人在归隐初期的作品,第一首主要表现了他“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喜悦心情,而这一首则着力描绘了乡居生活的宁静。
开头四句从正面描绘了“静”。诗人摆脱了官场的束缚后,回到了偏僻的乡村,极少有世俗的交际应酬,也很少有车马贵客造访,因此他非常轻松地说:“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他终于获得了属于自己的宁静。正因为没有俗事俗人的打扰,所以“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那道虚掩的柴门,那间幽静的居室,已经把尘世的一切喧嚣,一切俗念都远远地摒弃了。——诗人的身心俱静。在这四句中,诗人反复用“野外”、“穷巷”、“荆扉”、“虚室”来强调乡居的清贫,暗示出自己守贫守志的高洁之心。
然而,虚掩的柴门也有敞开之时,诗人“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他时常沿着野草丛生的田间小路,和乡邻们来来往往;诗人并非总是独坐“虚室”之中,他时常和乡邻们共话桑麻。然而,在诗人看来,与纯朴的农人披草来往,绝不同于官场应酬,不是他所厌恶的“人事”;一起谈论桑麻生长的情况,绝对不同于计较官场浮沉,不是他所厌恶的“杂言”。所以,不管是“披草共来往”,还是“但话桑麻长”,诗人与乡邻的关系显得那么友好淳厚。与充满了权诈虚伪的官场相比,这里人与人的关系是清澈明净的。——这是以外在的“动”来写出乡居生活内在的“静”。
当然,乡村生活也有它的喜惧。“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庄稼一天天生长,开辟的荒土越来越多,令人喜悦;同时又“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生怕自己的辛勤劳动,毁于一旦,心怀恐惧。然而,这里的一喜一惧,并非“尘想”杂念;相反,这单纯的喜惧,正反映着经历过乡居劳作的洗涤,诗人的心灵变得明澈了,感情变得淳朴了。——这是以心之“动”来进一步展示心之“静”。
诗人用质朴无华的语言、悠然自在的语调,叙述乡居生活的日常片断,让读者在其中去领略乡村的幽静及自己心境的恬静。而在这一片“静”的境界中,流荡着一种古朴淳厚的情味。元好问曾说:“此翁岂作诗,直写胸中天。”诗人在这里描绘的正是一个宁静谐美的理想天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