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肮脏”在古代汉语中是什么意思?

是古今异义的。

kǎng zǎng 两个字都读作第三声

《常用字形义浅析》

脏,从骨,亢声。本读kang(上声)与“骨葬”zang(上声)组成联绵词“骨亢 骨葬”,表示刚直倔强的样子。李白《鲁郡尧祠送张十四游河北》诗:“有如张公子,骨亢 骨葬 在风尘。” “骨亢 骨葬”作污秽、不洁净讲,是后起的假借义,如今已成常用义。现简化为“肮脏”。(肮,本音hang,本义通吭,指咽喉。用作简化字又是同音假借。)

文天祥《得儿女消息》

故国斜阳草自春,争元作相总成尘。
孔明已负金刀志,元亮尤怜典午身。
肮脏到头方是汉,娉婷更欲向何人。
痴儿莫问今生计,还种来生未了因。

“肮脏”这两个字,写法是这样,但是在古汉语里面,肮脏两个字要读 kǎng zǎng,是表示不阿不屈的意思,就是形容一个人他很坚强,在很困难的时候也不低头,他能够坚持自己的理念,非常倔犟地生存下去,这叫做肮脏。有没有例子呢?有很多例子,现在仅举一例,比如说文天祥,这个人知道吧?他是宋朝的大官,被建立元朝的人俘虏了,新政权对他劝降很久,用高官厚禄引诱他,但他就是不投降,最后被元朝皇帝处死。文天祥他虽然是一个政治人物,但是他也写诗,他有一首有名的诗叫《得儿女消息》,里面就有两句,叫做“肮脏(kǎng zǎng)到头方是汉,娉婷更欲向何人”。有的今人因为不懂古文,觉得是“肮脏(āng zāng)”,于是就觉得疑惑:怎么能赞美肮脏到头的人呢?其实,古诗里这两个字,就是不屈不阿、不投降、不低头的意思。“肮脏到头方是汉”,这句话还能有别的解释吗?不能有别的解释。而且文天祥来写,你想想,他能认为一个人从头脏到尾才是一条汉子吗?他可能表达这么一个意思吗?表达这个意思还写成诗,而且是文天祥来写,可能吗?不可能。文天祥这句诗从来没有人误解过,一直都很清楚,和他的人格,和他自己在历史上的表现是统一的。因此曹雪芹在这儿用的这两个字,就是文天祥当年所用过的那两个字,就是肮脏,读作 kǎng zǎng,其含义是不屈不阿的意思。

《红楼梦曲·世难容》

红楼梦十二曲——世难容

气质美如兰,才华馥比仙。
天生成孤僻人皆罕。
你道是啖肉食腥膻,视绮罗俗厌;
却不知好高人愈妒,过洁世同嫌。
可叹这青灯古殿人将老, 辜负了红粉朱楼春色阑,
到头来依旧是风尘肮脏违心愿。
好一似无瑕白玉遭泥陷, 又何须王孙公子叹无缘?

所有的这些词句当中争论最大和引起误会最多的是下面一句,请注意我的读法,“到头来,依旧是风尘肮脏(kǎng zǎng 两个字都读作第三声)违心愿。”有人说您这是不是读错了,这不是肮脏(āng zāng 两个字都读第一声)吗?应该是“依旧是风尘肮脏(āng zāng 两个字都读第一声)违心愿”吧?高鹗肯定就是这么读,按这么个思路往下写的,不管妙玉她这个人前面怎么样,到头来,这个人,一个是跟“风尘”沾边。“风尘”不就是妓女的意思嘛,风尘女子,那后来是不是入青楼了?另外,你那么喜欢干净,最后你却很肮脏,违背你原来的心愿了,是不是?这么一读一理解的话,高鹗所续的似乎就都合理了。

现在我就要告诉大家,对于“到头来,依旧是风尘肮脏违心愿”这一句的理解,我和高鹗之间,或者说很多的红学研究者和高鹗之间,存在着重大分歧。高鹗把这一句有意无意地加以了曲解,根据他的曲解,他在续后四十回的时候就把妙玉写成了那样一种不堪的样子,他是不对的。

实际上在这一句中,“风尘”并不是那样一种含义,这里的“风尘”就是俗世的意思,就是扰扰人世的意思,是“一路风尘”的那个“风尘”,“风尘仆仆”的那个“风尘”。咱们说一个正常人,不是有时候会说他长途奔波、一路风尘吗?会说他风尘仆仆、不辞辛劳吗?而且,《红楼梦》第一回回目就是“贾雨村风尘怀闺秀”,那当然不是他在妓院之类的环境里怀念闺秀的意思,他那时还很寒酸,他处在风尘仆仆奔前程的人生中途,曹雪芹显然是在很正面地使用“风尘”这个字眼,容不得歪曲、误读。在甲戌本的楔子里,他更明确指出:开卷即云“风尘怀闺秀”,则知作者本意原为记述当日闺友闺情。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10-26
  “肮脏”一词在今天只有一个意思,不洁净。但在古代,不仅读音不一样,而且意思也完全不一样,简直是天差地别。  “肮”和“脏”各自的词义原先没有不洁净这个义项。“肮”本义是咽喉,比如古人有种死法叫“绝肮”,即割断喉咙而死。“脏”本义是身体内部器官的总称,比如内脏、五脏。“肮”和“脏”组成一个连绵词“肮脏”,有两个意思,一个意思是高亢刚直的样子。东汉赵壹的《疾邪诗》中写道:“伊优北堂上,肮脏倚门边。”“伊优”是逢迎谄媚的样子,《康熙字典》解释“肮脏”为“婞直之貌”,“婞直”即倔强、防止。小人善于逢迎谄媚,因而得以升堂为权势的座上客。而高亢刚直的君子不受重视,只能倚在门边。  “肮脏”的另外一个意思是身躯肥胖的样子。北周庾信的《拟连珠》中写道:“脏脏之马,无复千金之价。”就是指身躯发胖的马不再值千金之价了。  大约从元明开始,“肮脏”一次逐渐演变出糟蹋、卑鄙丑恶的意思。尤其在戏曲和话本小说中使用得非常频繁,后来又慢慢演变出不洁净的意思。到了清朝,“肮脏”已定型为今天的语义,清人李鉴堂所编《俗语考原》一书中说:“肮脏,俗为不洁者为肮脏。”这一语义一直延续到了今天,而“肮脏”最原始的语义则慢慢湮灭,不再为人所知了。
第2个回答  2013-10-26
在古汉语里面,肮脏两个字要读 kǎng zǎng,是表示不阿不屈的意思,就是形容一个人他很坚强,在很困难的时候也不低头,他能够坚持自己的理念,非常倔犟地生存下去,这叫做肮脏。有没有例子呢?有很多例子,现在仅举一例,比如说文天祥,这个人知道吧?他是宋朝的大官,被建立元朝的人俘虏了,新政权对他劝降很久,用高官厚禄引诱他,但他就是不投降,最后被元朝皇帝处死。文天祥他虽然是一个政治人物,但是他也写诗,他有一首有名的诗叫《得儿女消息》,里面就有两句,叫做“肮脏(kǎng zǎng)到头方是汉,娉婷更欲向何人”。有的今人因为不懂古文,觉得是“肮脏(āng zāng)”,于是就觉得疑惑:怎么能赞美肮脏到头的人呢?其实,古诗里这两个字,就是不屈不阿、不投降、不低头的意思。“肮脏到头方是汉”,这句话还能有别的解释吗?不能有别的解释。而且文天祥来写,你想想,他能认为一个人从头脏到尾才是一条汉子吗?他可能表达这么一个意思吗?表达这个意思还写成诗,而且是文天祥来写,可能吗?不可能。文天祥这句诗从来没有人误解过,一直都很清楚,和他的人格,和他自己在历史上的表现是统一的。因此曹雪芹在这儿用的这两个字,就是文天祥当年所用过的那两个字,就是肮脏,读作 kǎng zǎng,其含义是不屈不阿.

文天祥《得儿女消息》

故国斜阳草自春,争元作相总成尘。
孔明已负金刀志,元亮尤怜典午身。
肮脏到头方是汉,娉婷更欲向何人。
痴儿莫问今生计,还种来生未了因。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