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义学名词解释?

如题所述

清代义学是一种由官、绅、民多方参与,面向贫寒子弟及少数民族子弟免费提供基础性教育的启蒙学校。《清史稿》中对社学的定义是:“义学,初由京师五城各立一所,后各省府、州、县多设立,教孤寒生童,或苗、蛮、黎、瑶子弟优异者。”清代义学,发端于八旗义学,再推广至少数民族边区,最后在内地广为设置。当前,不乏对清代义学的研究[2],尤其是对少数民族边区义学的研究尤为显著,如云南、广西、贵州、甘肃等地,对湖北清代义学的研究也有涉及,主要集中在对湖北义学的整体研究以及义学的运营管理等方面,而对清代湖北下属各个府州县更为具体的地区性研究,当前还较为薄弱,仅有对荆州府义学在清代的发展状况的研究。而黄州自古以来便是湖北文化昌盛之地,在有清一代,黄州进士人数位居湖北全省第一,更是成为全省科举中心、文化中心。义学作为一种基础教育启蒙学校,在黄州文教事业发展中所起的作用不容忽视。研究黄州府义学在清代的发展情况,有助于加强对黄州府以及整个湖北文教事业的研究。

湖北黄州府义学在发布“朕惟至治之世,不专以法令为事,而以教化为先”的圣训,这一大背景下兴办起来。以异族身份入主中原取得统治权的满清,深谙办学校、兴教化对于巩固统治的重要性,在清初就广颁文教政令。

康熙四十一年(1702),清廷正式定义学小学之制:“京师崇文门外,设立义学,特赐御书匾额。五城、地方各设小学,延塾师教育,有成材者选入义学,凡义学、小学每年廪饩共三百两于府县,按月支给。”首先在京师崇文门外,设立义学,这无疑对此后在全国推广义学具有示范作用。康熙四十四年,又颁发一条谕令:“黔省各府、州、县设立义学,土司承袭,子弟送学肄业……钦定《古文渊鉴》《资治通鉴纲目》等书于直省颁发,御书文教,遐宣匾额悬黔省各义学。”到此时政策上对义学的设立,已由京师地区开始向边区府州县辐射。在边区,开始本只是在少数民族地区设立义学,试图通过教化,使少数民族抛弃其“野蛮、好斗”之恶习,而知诗书,懂礼仪,进而成为顺民。随后,设立义学的政令就不断下发到云南、湖广、四川等西南地区,并不断向西北、东北等边区的不断延伸,最后在内地也不断推广。义学在内地广泛建立,始于康熙五十二年(1713),当时清圣祖命“各省府州县,令多立义学,延请名师,聚集孤寒生童,励志读书。”内地各省官方开始建立义学。雍正元年(1723)又令“各省改生祠、书院为义学,延师教读,以广文教。”这一举措有力地推动了义学在全国的发展。湖北黄州义学在官方政策引领的大背景下也逐渐兴盛起来。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6-20
义学、教馆和家塾,一般来说,主要是从事小学教育,又称蒙学教育,故这类学校的老师又称蒙师。从学者都是15岁以下的少年儿童。而教育内容主要是识字写字、读书、作文、学算等,并兼有伦理教化的功能,常用的课本有《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昔时贤文》等。这类学校除了少数由官僚、地主、商人等富贵人家所开设的以外,大多都十分简陋,没有专门的教舍,教师束脩微薄,仅能糊口,就学子弟也多出自贫苦人家,大多只求粗识文字面已。
中国古代曾有不少吟咏这类学校的小诗,反映了其中的一些情况。如宋代诗人刘克庄有诗云:“短衣穿结半瓠空,所住茅檐仅蔽风。久诵经书皆默记,横挑史传亦能通。青窗灯下研孤学,白首山中聚小童。却羡安昌师弟子,只谈《论语》至三公。”清代著名诗人袁枚也有诗吟道:“漆黑茅庐屋半间,猪窝牛圈浴锅连。牧童八九纵横坐,天地玄黄喊一年”。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