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鞋重在是否合脚,买鞋需要注意哪些细节?鞋跟的高度以多少为宜?

如题所述

       有人在买鞋时一味追求外观式样,不顾其是否适脚,为穿-一双时髦的高跟鞋,而不惜忍着脚疼走路。殊不知穿鞋不仅仅是为了美观,重要的还在于要有助于行走,有助于健康。穿鞋重在是否合脚,买鞋需要注意哪些细节?

        儿童正处在身体发育阶段,不同年龄对鞋子有不同的要求。一般来说,一个月至六个月的婴儿,穿的鞋宜用两层新布贴起来做鞋底,鞋头肥宽,鞋口较高;六个月以上至两周岁的幼儿,正在学爬、学走阶段,这时的鞋底仍需要很软。两周岁至五周岁左右的儿童,已能独立地走、跑和做游戏,比较费鞋。这时鞋底可稍硬一些、厚一些,但仍不能太硬。最好穿“嵌底”童鞋,面料与软底童鞋相同,鞋底是麻线纳的布底,或用自行车外胎、不太厚的牛、猪皮做底,鞋里加个布垫。五岁以上的儿童,最为费鞋,这时除鞋面不宜太硬外,鞋面、鞋底尽可能结实,耐穿。穿布鞋或胶鞋为好,穿的鞋不宜瘦小,以能在后跟处插下一个食指为宜。

       女子则应穿有跟的鞋,既可减少足部肌肉和韧带的劳损,又可缓冲走路时对于颅脑所产生的震荡,且身段也显得好看。但鞋跟如果过高,走路时就会把身体的全部重量移到脚趾上,强迫脚趾不舒适地进入鞋头,也容易使脚凹成疾。经我国制鞋科研部门和医务工作者反复试验,认为女鞋后跟如果超过六十毫米,人体就要前倾,行路不稳,使人有轻飘之感,这对青年发育极为不利,久穿骨骼易变形,甚至造成疾病.因此中、小学的女学生以不穿高跟鞋为好。另外也不宜穿太短、太窄、太尖的鞋,这样也会使脚趾挤在一起,压迫趾骨变形、脚肿、发生屏胝或趾甲嵌入肉内。老年人和产妇应穿大小合适、柔软、弹性较好的宽底鞋,后跟可稍高出一些,使身体的负重在脚部,有缓冲作用。

       鞋跟的高度以多少为宜?  一般地讲,鞋后跟高度为4~7厘米叫高跟鞋,跟高3~4厘米的叫中跟,3厘米以下的叫平跟。普通的运动鞋为无跟鞋。穿高跟鞋是否舒适﹐我们可以通过比较,看其走路姿态及步距便可进一步了解。

        穿高跟鞋者比穿运动鞋者上体需前倾一些,抬脚迈步向前时,穿高跟鞋的膝关节弯曲角度大,形成脚心擦地式的蹑足步行方式。比较步距可发现,穿高跟鞋者步距小,这说明如果用同样的时间走完同一段距离的话v穿高跟鞋比穿运动鞋的频率要快。如从能量代谢的角度看﹐由于同--速度下耗氧量不同,因此穿高跟鞋的人体负荷也较大。

       另外,穿高跟鞋者小腿的腓肌一直处于紧张状态,长期穿高跟鞋者的脚拇趾内侧还容易弯曲变形(这种脚病在欧美很普遍,为避免此病,低平跟鞋正在西方流行)。既然后跟太高有如此之多的弊病﹐那么是否穿无跟鞋好呢?并非如此,对长期站着的劳动妇女来说会因此患平足。国内外有关专家已确认,跟高3厘米为最佳跟高,3厘米以下的平跟都为恰当。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1-02
买鞋要注意鞋跟与足底凹陷处的弧度要合脚,踝骨与脚尖不应该碰触到鞋子。前脚要有一定摆动的余地、而后跟不能摆动。理想的鞋跟高度在2-4厘米之间,最好不要超过6厘米。
第2个回答  2022-01-02
第一,鞋子的材质,第二,鞋子大小,第三,鞋子的颜色,第四,鞋子的款式,第五,鞋跟的高度,鞋跟的高度一般以三厘米为宜。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