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期自我中心的形成【563】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23
幼儿期是指孩子在3~6岁这个阶段。这一时期家庭教育的重点是家长要让孩子通过游戏完善自我中心,让孩子开始建立自我,强化自我,完善自我,这也是幼儿期的核心和关键问题。

要想把孩子培养成适应社会的独立的个体,关键要培养孩子的自主能力和独立性。一个人的自主能力和独立性取决于自我中心是否形成。

什么是自我中心?孩子在三岁之前是不会说“我”的,孩子只有到了三岁左右的时候,才会突然冒出来,这是“我”的,这是“我”爸爸、这是“我”妈妈,这是“我”家……当一个孩子说“我”的时候,这个孩子的自我中心才开始组建,开始形成。

孩子在2~5岁开始进入第一反抗期,开始任性。这个时候开始用“我”,家长一定要帮助孩子让“我”形成,而且满足孩子的种种需求增大“自我”,膨胀到一定程度,再放到同龄孩子中,通过游戏等群育,使孩子认识、形成真正的“自我”。

儿童随着年龄的增长、认识能力的提高,在幼儿期、童年期自我意识一次次出现新的飞跃,以后进入少年期、青年期,自我意识的内容不断丰富,形式也日益复杂,最后直至达到成人的成熟的自我意识水平。

人的自我意识是个体在机体生长发育,特别是在脑机能的成熟过程中通过个体的社会化而形成与发展起来的。

新生儿不具有自我意识。婴儿最初是先能辨认客体的属性,而后才逐渐认识自己的。一岁前的儿童全然意识不到自己的存在,更不能分辨主客体的区别。他们经常摆弄自己的手指,并把它们放进嘴里吮吸,但并不知道手指是自己身体的一部分,而把它们当作玩具。

一岁左右的婴儿,才开始把自己的动作和动作的对象加以区别,意识到自己的手指与脚趾是自己身体的一部分,这是自我意识的最初级形态。

一两岁的儿童,从成人那里学会使用自己的名字,表明他们能把自己和别人相区别。儿童会使用自己的名字,是自我意识发展中的巨大飞跃。

三岁以后的儿童,在语言学习中掌握了物主代词“我的”和人称代词“我”,由此实现了自我意识发展的又一次飞跃,即从把自己看作客体转变为把自己当作主体来认识。这标志着人们真正的自我意识的出现。

事实上很多家长经常拿自己家的孩子和别的孩子进行比较,作为孩子最害怕的就是比较,哪怕是家庭内部,如果是两个孩子或多子女家庭,影响最大的就是亲兄弟、亲姐妹之间的比较,这些都会给孩子之间造成很大的障碍,甚至是抗拒,把孩子之间的距离无形中拉远。

家长想表扬赞美哪个孩子最好就直截了当地表扬赞美,决不允许有比较,否则弱一些的孩子会逐渐丧失自我,从此可能萎靡不振,失掉自信,没有自尊自爱,自我难于形成。

很多时候孩子的自我都是被家长、被成人无意中消磨的。

比如孩子手中拿着自己喜欢的东西,有些成人就故意挑逗,向孩子要他的心爱之物,看孩子是不是听话、懂事、有礼貌等。

但是在孩子眼中这些东西就是他自己的,是他的一部分,不允许别人破坏,可是有些成人故意挑逗,最后孩子为了听话等,诚惶诚恐地拿出心爱之物后,被成人开玩笑似的“夺走”了,这时孩子的“自我”就受到了侵犯,自我中心受到了破坏。

还有很多时候,家长经常以教导孩子“要乖、要听话”为理由,让孩子放弃自我,妥协对方,但在自我形成初期,这些都不是正确的做法。

这时期的家长要宽容地对待孩子,尽量让孩子放大自我,允许有小的自私,而且尽量不和孩子讲那些分享、妥协等道理,因为这个年龄段不是教导这些的时候,以后孩子自我中心慢慢形成后再恰当教导,孩子同样会听话懂事。

如果孩子小的时候经常被指责、被批评,孩子就会感觉这个“我”是不好的,是坏的,慢慢他自己都不想要这个“我”了。即使将来他受到表扬了,他也不敢接受,认为不配得到,或者对方的话不可信。当然长大之后也不会正确认识自我。

以上三条,是家长在无意中就破坏了孩子的自我形成,等孩子长大之后没有自我时,家长们又责怪孩子,“你怎么这么没出息?怎么这样胆小?怎么这样没有主见呢?”实际上这样的孩子在幼儿时期他的自我就被家长或成人破坏、摧残了。

为了建立孩子的自我中心,使孩子尽量放大自我,扩充自我,树立起牢固的自我,这个时期家长要学会忍受孩子部分任性,也就是说在这个时期家长们要尽量满足孩子的各方面要求,孩子要什么都尽量满足他,让孩子感觉到他能说了算,他能做主。

也就是,在家长的原则范围内,对孩子尽量“要什么给什么”不和孩子讲道理。

比如说,当孩子到了3岁左右,会说“我”了,但这个“我”多大才行,他不清楚,要试验,所以孩子开始要东西,通过反复地试验、试探,最后知道自己的“我”到底多大合适。孩子就是通过这样不断的要求,发展他的自我,然后完善强化他的自我,这就是幼儿时期孩子的一个特点。

孩子的自我形成了,也已经达到一定程度,甚至膨胀了,怎么办呢?

让孩子之间相互碰撞、挤压来缩小自我、收敛自我,这就叫群育。

例如:一个房间能容纳10个孩子,可是10个孩子都穿上羽绒服就有点容纳不下了,那么我们就让孩子相互挤压,各自收缩自己,慢慢地就容纳下了。

在一次家庭教育指导中心的阳光成长历练营里,指导老师们要求以组为单位写作业,哪组写完方可出去打羽毛球。

有一个小组四个人,三个小朋友写完了,但是不能去打羽毛球,必须要等第四个人写完了才能一起去。

那么这三个小朋友就在那不停地催促这个慢的孩子。这个说“小笨蛋,快点!”那个说“小笨猪!加速呀!”第三个又说“你可笨死了,怎么这么慢呢!”奇怪的是,即便小朋友们这么说,他也不生气,还笑呵呵地说:“是是是,我是笨蛋,我改,我快点写,马上写完。”表现得很内疚的样子。

如果是爸爸妈妈或者老师这么说,他就会受不了,就会认为自己受到极大伤害。

而且,小朋友间如果互不收敛自己,就会没人和你玩,如果没人和你玩,你就不快乐。所以孩子们在一起的时候,会各自为了交朋友而主动收敛自己的个性。

为了防止孩子无限膨胀,爸爸妈妈还要做到一点,就是自律,自己约束自己,对孩子不能没有底线,既不伤害孩子也不放纵孩子。

比如,当孩子要达到一些不可能实现的要求或无理的要求时,家长要想办法拒绝他,不能一味满足。有的妈妈就没有底线,不能自律,不等孩子怎么样,自己先坚持不住了,没有了原则。这样就是放纵孩子。所以说放大孩子自我和忍耐他的部分任性是有度的,也可以说是有底线的,要坚守这个底线。

幼儿时期是“自我”形成的关键时期。一个人如果没有“自我中心”就不会产生“自我”,没有“自我”的人直接影响“自信、自尊、自爱”,自卑的产生更是不可避免。

自我中心的建立是幼儿期众多问题中的核心问题,所以,家长们必须高度重视,让孩子建立起自我中心。

“自我”是一个复杂的概念。作为自我概念的核心是主体对自我的认识,即认识到自己是一个知觉者、行动者、思考者、情绪感受者,等等。这一切都是主体自觉意识到的,这是“主体的我”,因此,也可称为自我意识。

与之对照,“客体的我”是客观上别人能认识到的“我”这个人的各种特征。自我也包括对自我的表征,这包括对身体的自我表征和对心理的自我表征。

这种对身体和心理的自我定义,能将自己和别人区分开来,从而构成“我是谁”的独特的自我概念。

“自我”的另一重要特征是,现在的自我是过去的自我发展而来的连续统一体,即自我是一个自传体式的个人经历的故事,主体将过去所有对个人有意义的事情都整合到这一故事中。

儿童只有在3岁以后才出现这种自传体记忆。最后,自我还包括对自我的评价、自我监控、自我调节等。

由此看来,自我发展包括以上各种不同维度的整合,这种不断成熟的对自我认识的整合处于个人所有生活经验的中心,它构成个性发展的基础。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