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元朝只会打天下而不会治天下呢?

如题所述

元朝不会治天下,是指作为游牧民族蒙古人以治理草原的思维来治理一个偌大的中国,虽然学习了好文化,但却没有完全拥抱汉文化。治大国如烹小鲜,而蒙古人对于基层民众的治理方式简直是烤全羊

一、以部落方式的治理手段不适合农业和商业都已经很发达的中原和江南。

汉族人建立的中央王朝在治理国家的时候,是州有州官县有县令,五里一亭,八里一堡,妥妥的中央集权。而在草原上生活的蒙古人是以部落的形式来治理国家的。各个部落的代表组成的中央政府,彼此还能起到互相制衡的作用。而部落的首领很多情况之下是推选出来的。元朝统一全国之后,实行了行省制度,对地方的管理实行的是中央的地方设置行署和地方一起管理。方面保证了中央集权,一方面也保证了地方拥有比较大的权力。其实,中央的行署并不会太多地干预地方性事务,其实这也造成了地方往往拥有比较大的权力,换种方式说,每一个行省其实就是一个非常大的部落,虽然这么说有点夸张,但是确实带有浓厚的以部落方式治国的特点。而这种治理特点,非常不利于中央对于基层民众的控制。

二、蒙古人对基层民众的管理方式其实是很糟糕的。

元朝得到天下之后,为了实现对基层民众的直接管理,他们在最基层的村民组织中派驻蒙古人。比如说一个汉族人村子派驻一家蒙古人,蒙古人享有特权,可以直接决定村民的日常事务。而传统的汉族人聚集区,政府在管理基层民众的时候,往往借助的是家族势力,解决民间纠纷,决定村民大事我都是在家祖祠堂内进行的,有威望的族长往往就是政府在基层的直接代言人。而基层里有蒙古人来管理,他哪管的住啊?矛盾、冲突、流血事件从来就没停过。基层的老百姓和派驻在基层的蒙古人是对立的,还怎么指望治理好天下?

三、元朝的等级制度是各民族处于割裂状态,没有像北魏时期一样形成民族的大融合。

元朝把民族化分为四个等级,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南人。这南人大部分是南方的汉族人,也就是说,汉族人是最低等的民族,但是他们却是绝大多数。作为统治者的蒙古人坐享其成,要靠汉族人来养,这种阶层的分化,是和民族大融合相悖的。所以,蒙古族的汉化程度并没有那么高,民族的对立和阶级的对立一直没有被消除,所以没有出现南北朝时期胡汉不分的局面。


四、面对自然灾害的时候,失去战斗力的游牧民族就失去了对国家的控制能力。

元朝是个自然灾害频发的时代,吃不饱肚子的农民造反是常态。脱脱很早就发现了直接威胁中央统治的由水患引发的灾民武装,对我到处流窜,相互集结,就会形成一个相对比较大的势力。而这些是你一旦集结在一起,被一些有文化的文人进行一次政治包装,就会对蒙古人的统治形成极大威胁。所以脱脱曾经想尽一切办法治理黄河水患,但始终没有能控制住这个局面。

作为特权民族,蒙古人在中原享尽了清福,和当年成吉思汗的大军相比,早已失去了原有的战斗力。文治和武治均不行的情况下,元朝不到100年的江山就被朱元璋赶回了草原。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