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里讲的“风邪”,比如《风论》里提到的风邪,是指具体能感受到的风,还是无形的风?

比如我睡了超级热炕,犯病了,这里是只有热邪,还是风热都有??

再比如,我被开水或金属烫伤了,这里有没有风邪?

被电热吹风烤伤了呢?

《内经》所定义的外邪包括“风寒暑湿燥”五类,也称为“五邪”,这五种外邪会伤害五脏的阳气,即降低五脏的生理机能,总结为湿伤脾、燥伤肺、风伤肝、暑伤心、寒伤肾。其中“风”是外邪之首。

《内经》认为,风是所有外邪侵害人体的首要因素,也是多数外邪侵入的开始,即风者“起毫毛,发腠理者也”。因为风直接动摇毫毛的根基,进而影响皮肤腠理肌肉的微小的气血变化。正如风吹树摇,松动泥土地基一样。其他的外邪就会借风势一起侵入人体,日常会说到“风湿”、“风热”、“风寒”等就是这个道理。

自然界的风就是空气的运行和流动,所以风性为阳。风邪触皮肤、立毫毛“扰动”或“促进”了孙脉气血的运行,气血运行过快导致能量和营养物质加快消耗,肝的负担因此加重,所以前面说过“风客淫气,精乃亡,邪伤肝也”。风邪不但“善行”因此容易侵入到其他脏腑组织,产生不同症状,而且“风邪”也容易和其他病邪结合比如“风寒”、“风湿”等,纠结在一起的病症那就更加复杂了,所以《内经》说“风者善行而数变”。风邪导致气血运行加快,如果局部的腠理处于开放状态的话,阳气容易外泻则“洒然寒”,而腠理关闭“则热而闷”,这是风邪伤人可以导致“或寒或热”的道理。

风为春季主气,四季皆有,其致人病者,谓之风邪。风邪侵袭,四季可见,为外感风、暑、湿、燥、寒及火六邪中的主要致病因素。《素问·金匮真言论》有:东风生于春,南风生于夏,西风生于秋,北风生于冬之说。由于风邪四季常有,故致病广泛。如《素问·风论》有:春伤于风者为肝风,夏伤于风者为心风,季夏伤于风者为脾风,秋中于风者为肺风,冬中于风者为肾风之论。六气各有主时,致病因时而异,惟风气四时常见,故致病最多,居六邪之首,故称“百病之长”,甚至将其做为外感病邪的总称。《内经》在论述外感致病因素时,常以风邪概之。如《素问·上古天真论》说:“虚邪贼风,避之有时”。《灵枢·刺节真邪》说:“邪气者,虚风之贼伤人也”。其所说的“风”泛指一切外感病邪,故《素问·风论》又曰:“风者,百病之长也”。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0-18
内经的风本身就是具体的自然界的风和抽象的风邪两种都有。
中医不是这样思考问题的,睡热炕后发热了,即使仅仅感染了热邪,但症状是风热也是风热,
被烫伤了感染破伤风呢?对吧,肯定有风邪。没感染,单纯的皮肤烫伤,就是一个热毒。
中医看病是你发病时的状态,就是病机,同样睡热炕,内热者发热,内寒着反恶寒,不同的体质,邪气进入人体后产生的变化也不同,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