溃疡性结肠炎的常用治疗药物有哪些?

如题所述

(1)磺胺类。40 年代开始用磺胺药治疗本病,其中以水杨酸偶氮磺胺吡啶(SASP)效果最佳。口服后易在肠内分解为磺胺吡啶及5- 氨基水杨酸,对结肠壁组织有亲和力,起到消炎作用。常用于轻、中型患者。始量为0.5g,每日4 次,口服。每隔2 ~ 3 天增加1g,直到获得疗效。每日总量3 ~ 6g,个别可达8g。病情稳定,维持量为每日1.5 ~ 2g,持续4 周以上,后隔3 ~ 5 日减量1 次,直到每天服用1 ~ 2g 为止,至少持续1 年。然后考虑停药,以降低复发率。

对停药后易复发者,可选最小剂量长期维持治疗。有效率在80% 以上。

其副作用常有恶心呕吐、头痛、全身不适。或引起白细胞减少、关节痛、皮疹、蛋白尿等。尤其是服用每日超过4g 以上者,副作用明显。其他如琥珀酰磺胺噻唑、肽酰磺胺噻唑及复方新诺明等也可选用。

(2)抗生素。尤对急性暴发型及中毒作结肠扩张者采用抗生素治疗,用前应做细菌培养。如青霉素类、氯霉素、克林霉素、妥布霉素、新型头孢霉素和先锋霉素均可酌情选用。不宜口服以避免胃肠道刺激症状。

(3)甲硝唑。每日1200mg,分3 ~ 4 次口服,3 ~ 6 个月为一疗程,目前尚未有严重副作用的报道。病程越短疗效越佳,病程在一年以上者,有效率在60% ~ 70%。

(4)激素治疗。包括糖皮质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本类药物能抑制炎症和免疫反应,缓解毒性症状,近期疗效较好,有效率达90%。另外激素可增加食欲,改善患者情绪。如小剂量泼尼松15mg,可明显减少复发率。并发腹膜炎或腹腔内脓肿形成者不宜应用。

① 口服皮质激素。病情活动期且病变广泛者, 泼尼松每日40 ~ 60mg, 分3 ~ 4 次口服。病情稳定逐渐减量, 每日10 ~ 15mg,持续半年后停药。在减量过程中或停药后,给以柳酸偶氮磺胺吡啶,以防停药后或减量过程中病情复发。

②局部给药。病变只限于乙状结肠直肠者,可选:含氢化可的松10mg 的肛门栓剂, 每日2 ~ 3 次; 琥珀酸氢化可的松50 ~ 100mg 或泼尼松龙20 ~ 40mg 溶于50 ~ 100ml 液体中,每日1 ~ 2 次,保留灌肠,同时加用SASP 及适量的普鲁卡因或中药煎剂,10 ~ 15 天为一疗程。灌肠后嘱患者平卧位或俯卧位,左、右、侧位等各15 ~ 20 分钟,以利药后均匀分布黏膜面上。

③静脉用药。如暴发型、严重活动型及口服无效者多采用。氢化可的松200 ~ 300mg 或半琥珀酸钠氢化可的松200 ~ 300mg,或α-1- 磷酸泼尼松龙40 ~ 60mg,10 ~ 14 天为一疗程。病情稳定后改口服剂,每日口服泼尼松60mg。

(5)免疫抑制剂。适用于病情较重,病变范围较广者。考虑选用硫唑嘌呤,6-mp、CTX 等。6- 巯基嘌呤1.5mg/kg,分次口服;硫唑嘌呤每日1.5 ~ 2.5mg/kg,分次口服,疗程约1 年。其疗效至今不明确,本类药物毒性大,副作用多,尤其对骨髓造血功能影响大,在用药中应定期复查骨髓象。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