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汽车2023年2月产销快报:共计191007辆

如题所述

日前,长城汽车正式发布2023年2月产销快报,累计销量达到191007辆,同比增长38.27%。从图表中可能无法直观的看到本月的销量,所以还需要通过一月份的销量快报数据进行对比。

二月的自主品牌销量为163156辆,其中乘用车的销量为117604辆,环比略有小幅下滑;不过商用车也是长安汽车品牌旗下的产品,所以不能刻意忽略,总销量还是呈环比上升趋势的。而且即便去掉商用车型,现在也基本能确认长安汽车在汽车厂商的销量排名里排第二,是仅次于比亚迪汽车,高于吉利和奇瑞汽车的,现在只有长城汽车的销量还没有发布,预计会低于长安汽车。

其中新能源汽车二月销量达到20574辆,同比增长103.38%,在切换到电混赛道的过程中,长安汽车必然要经历一段时间的“阵痛”;能在这个过程中实现环比持续增长,长安汽车未来还是很广阔的。

长安汽车旗下的合资品牌不多了,继长安铃木和长安标雪陆续退出后,现在只有长安福特、长安林肯和长安马自达;在图表中没有看到长安林肯,原因是长安林肯的销量合并到长安福特板块中,所以林肯汽车具体的销量数据还要等具体车型数据公布后才能了解。不过合并统计数据也让人看到了长安福特的压力,福特和林肯两大品牌加在一起的销量只有14312辆,似乎有些过于低。

福特汽车至少现在还有福克斯福睿斯蒙迪欧EVOS锐际锐界探险者等车,林肯也有冒险家、飞行家和航海家;1.4万辆的销量平均到这些车上,貌似连一台热销车都没有了。

福克斯和福睿斯已经要停产,至此长安福特不再有入门级轿车,但是15万以内的轿车市场并没有被放弃;福特将推出1.5T的蒙迪欧杀入15万以内的轿车市场,可是该版本的推出必然会拉低蒙迪欧的产品定位,作为福特品牌唯一的中端轿车被拉低到主流轿车价格区间,这会带来正面还是负面的作用怕是不难判断。

全新锐界L仍旧以燃油动力为主,好不容易等来混动版本,可却还是不属于插电类新能源汽车的油电混合车;也就是说长安福特到2023年才推出一台和汉兰达差不多的产品,而油电混合的汉兰达几乎被同级别自主品牌的插电混动和增程汽车实力碾压。后知后觉的福特究竟会这样,这就只有自己去思考了。

马自达只剩下与长安的合资公司,这是最后的机会了。

二月的马自达销量为3863辆,产量超过销量不少;销量同比61.21%的下滑程度有些过于大,1-2月累计73.58%的下滑也是长安系里最高的。马自达已然没有机会了,这也不难理解,因为马自达至今也没有一台搭载涡轮增压发动机的车;内燃式发动机是从自然吸气进化到涡轮增压,发动机的进化是从外燃机到内燃机再到电动机,马自达至今还停留在第一阶段,自然吸气发动机除了制造成本低以外,哪还有别的优势。

仅有的6AT前进挡数量也确实有些少,这样的车是没有竞争力可言的。

马自达是一个很执拗的汽车厂商,科技树点错后不思考扭转,转子发动机的特点是转速高、扭矩小,升功率和升转速相比四冲程往复循环式发动机有些优势;但是高功率必须依靠高转速来实现,这种高油耗的发动机势必会被淘汰。而且转子的磨损是无解的问题,而电动机同样有这些优势,而且还有超大扭矩与恒扭矩的特点,转子却没有磨损;马自达的转子发动机用在一台插电混动汽车上,遗憾的是其公布的参数算下来的油耗就达到了10升,实际只会更高。

有人说是长安汽车让福特和马自达“凉凉”,把长安汽车比喻成“车界汝瑰”,实际不然;这些中外合资车企的技术、研发、产品定位与规划的主导权在外企,能造出什么样子的车全看外企。而且福特和江铃也有合资公司,表现也是不太理想;马自达先后与海南汽车制造商和一汽集团合作,最终也都分手了,其实只是长安汽车选不到有些实力的合作伙伴罢了。

但这也成就了长安汽车的自主品牌,依靠不了外企就要自立,现在的长安汽车不仅有主品牌、欧尚、凯程和跨越等燃油车品牌,还有深蓝和阿维塔两大新能源汽车品牌;只待这两个品牌发力,今年的长安汽车会大有可为。

编辑:天和Auto-汽车科学岛

天和MCN发布,保留版权保护权利

喜欢我们的内容请点赞关注评论转发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天和汽车科学岛,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