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80年代中国发生了什么事?

如题所述

1、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1982年9月1日至11日在北京召开)    自从1976年10月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经过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的艰苦努力,中国共产党已经在指导思想上完成了拨乱反正的艰巨任务,并且在各条战线的实际工作中取得了拨乱反正的重大胜利,实现了历史性的转折。

2、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1987年10月25日至11月1日在北京举行)    自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和党的十二大以来,九年时间,我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3、1982年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确立    1982年1月1日,中共中央批转《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指出目前农村实行的各种责任制,包括小段包工定额计酬,专业承包联产计酬,联产到劳,包产到户、到组,包干到户、到组,等等。

4、1984年 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提出    1984年10月20日,中国共产党十二届三中全会在北京举行。会议一致通过《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提出:进一步贯彻执行对内搞活经济、对外实行开放的方针,加快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是当前我国形势发展的迫切需要。改革的基本任务是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1、值得一提的是,80后是一直亲眼鉴证着当代中国在改革开放后日渐发展崛起并与之一同成长的特殊的新一代,20年左右的人生历程中目睹到的多是整个民族的自强不息奋起拼搏史。

2、与90后不同,他们存有从小到大眼见祖国由相对困难落后直至今天的成就的完整记忆,度过了没有高科技围绕、没多少物质生活享受却简单充实、在今天看来珍贵特别的童年时代,以及率先跨入中国的信息新时代前沿接触新生事物、成为新千年第一批彰显个性的族群的少年时代,最终成为了现今这群开始思考民族荣誉国家前途、日渐成熟进入社会有所担当的青年一代。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2-12
1、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1982年9月1日至11日在北京召开) 自从1976年10月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经过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的艰苦努力,中国共产党已经在指导思想上完成了拨乱反正的艰巨任务,并且在各条战线的实际工作中取得了拨乱反正的重大胜利,实现了历史性的转折
第2个回答  2023-06-20
抱歉,我不清楚您具体想问什么。以下是关于改革开放的几个重要事件:
1. 1980年,中共中央决定,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并采取一系列措施,使经济形势有了明显好转。
2. 1980年,中共中央决定,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并采取一系列措施,使经济形势有了明显好转。
3. 1980年,中共中央决定,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并采取一系列措施,使经济形势有了明显好转。
第3个回答  2020-03-13
1、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1982年9月1日至11日在北京召开) 自从1976年10月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经过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的艰苦努力,中国共产党已经在指导思想上完成了拨乱反正的艰巨任务,并且在各条战线的实际工作中取得了拨乱反正的重大胜利,实现了历史性的转折。
2、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1987年10月25日至11月1日在北京举行) 自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和党的十二大以来,九年时间,我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3、1982年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确立 1982年1月1日,中共中央批转《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指出目前农村实行的各种责任制,包括小段包工定额计酬,专业承包联产计酬,联产到劳,包产到户、到组,包干到户、到组,等等。
4、1984年 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提出 1984年10月20日,中国共产党十二届三中全会在北京举行。会议一致通过《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提出:进一步贯彻执行对内搞活经济、对外实行开放的方针,加快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是当前我国形势发展的迫切需要。改革的基本任务是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1、值得一提的是,80后是一直亲眼鉴证着当代中国在改革开放后日渐发展崛起并与之一同成长的特殊的新一代,20年左右的人生历程中目睹到的多是整个民族的自强不息奋起拼搏史。
2、与90后不同,他们存有从小到大眼见祖国由相对困难落后直至今天的成就的完整记忆,度过了没有高科技围绕、没多少物质生活享受却简单充实、在今天看来珍贵特别的童年时代,以及率先跨入中国的信息新时代前沿接触新生事物、成为新千年第一批彰显个性的族群的少年时代,最终成为了现今这群开始思考民族荣誉国家前途、日渐成熟进入社会有所担当的青年一代。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