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大棚桃树的坐果率?

如题所述

(1)科学施肥
大棚杏树施用有机肥应在扣棚前(落叶后)结合深翻进行,有机肥的用量以每亩5000千克为准,施肥后浇透水一次。选用的有机肥必须是优质且经过充分腐熟的,否则未腐熟的有机肥在大棚升温后会产生氨气毒害杏树花芽和叶片。使用有机肥时也可以掺用无机肥,但由于大棚内自然降雨淋溶低,无机肥自然流失少。所以,使用无机肥的量应是露地的2/3。硫酸钾、碳酸铵等无机肥的酸根离子不易被吸收而滞留在土壤中,容易引起土壤盐渍化;而磷酸钾、磷酸铵等无机肥离子在土壤中被平衡吸收,不容易引起土壤盐分浓度升高。因此,给大棚杏树施用无机肥应以磷酸类为主。
(2)适时扣棚
杏树在自然休眠期花芽一直在进行组织分化和生长发育,如果杏树自然休眠没有结束就扣棚升温,会使花芽的后期生理分化中断,即使勉强开花,杏树的花期也不整齐,雄蕊花粉也不完全成熟,雌蕊败育增多,影响开花坐果。因此,在生产中一定要根据品种生长习性、当地气候条件及实践经验来确定扣棚的时间,决不能盲目提早扣棚。
(3)控制花期温湿度
杏树扣棚后不开花温度应保持在10~20℃,一定不能高于25℃,因为,温度过高也会影响花芽的后期分化,增加败育的数量,降低坐果率。大棚杏树花期的湿度也不能过大(不能大于65%),如果湿度过大,就会影响雄蕊花粉散开,降低授粉效果,影响坐果率。
(4)人工辅助授粉
因为大棚杏树处于一个相对密闭的环境,风力小,昆虫少,杏花自然授粉率较低,所以需要人工辅助授粉。人工辅助授粉分为人工授粉和蜜蜂授粉。人工授粉就是将采集好的花粉利用人工方式传送到杏花的柱头上,这种方法费工费时。因此,最好利用蜜蜂授粉。利用蜜蜂授粉时应在杏树盛花前3~5天将蜜蜂放到棚中,让蜜蜂有一个适应过程,蜜蜂的数量以每个大棚(1亩)2万只左右为宜。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11-18

温室桃树栽培,一旦技术有误,就会造成产量低、效益差。提高温室桃树的坐果率,是保证高产、增收的关键。根据我县栽培经验,果农应重点抓好以下几项管理技术:
1.控好温度。一是在升温前需先满足桃树的需冷量,在未打破休眠的情况下,过早扣棚升温,会导致温室桃生长不正常,发芽迟,萌芽开花不整齐,花器畸形坐果率低,或花不开放,甚至花蕾枯死脱落。二是扣棚后升温速度不能过快。在桃萌芽开花过程中,如升温过快,会破坏激素和营养平衡,使叶芽优先生长,争夺储藏养分,造成花的营养不良,未果先衰,导致坐果率低。温室桃树通过休眠后,一般要经过44天左右逐步升温的时间,才能开花结果。三是昼夜温差不能过大。如果温差过大,易引起落花和坐果不良。一般掌握每天升温2℃~3℃,15天左右将温度升至白天24℃左右,夜间10℃~15℃。花期白天20℃~23℃,不超过25℃。

   2.控制湿度。湿度不能过高,花期空气湿度过高,会造成授粉受精不良而落花。花期保持棚室内空气相对湿度50%~60%。另外桃根系呼吸旺盛,需氧量大,而温室密闭,加之地面覆膜,土壤湿度较高、通气性差,易引起根系严重缺氧,抑制了养分和水分的吸收,造成大量落花。温室桃棚内的土壤相对湿度保持在60%~70%为宜。一般在扣棚前适量浇一次水,待地皮见干,进行划锄后再覆盖地膜。其后如果土壤干燥,需要补水时,最好采用滴灌或穴灌,防止大水漫灌,以免造成土壤湿度过大,降低通气性。
3.花期辅助授粉。温室桃树栽培,必须进行花期人工辅助授粉或放蜂,以减少落花,提高坐果率。人工辅助授粉可采取人工点授、鸡毛掸滚授,两种方法均能显著提高坐果率。如果人工授粉或蜜蜂、壁蜂授粉不及时,也会出现授粉受精不良,造成严重落花落果。
4.科学施肥。温室栽培条件下,因肥害引起的落花落果主要有:一是施用未腐熟的鸡粪、圈粪或过量使用碳酸氢铵等,都会释放出大量的氨气,当氨气在棚室内积累到一定程度,则会造成植株中毒,引起落花落果。二是一次施肥量过大,施肥过于集中,使局部肥料浓度过高而引起烧根。三是施用劣质化肥,引起根系受害。四是叶面喷肥浓度过高,造成肥害。所以施肥要以充分腐熟的优质有机肥为主,减少化肥的施用量,尽量少施或不施碳酸氢铵。施肥时,要开沟施入并立即覆土,以免氨气挥发引起中毒。另外,化肥的施用要少量多次、分散施入。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8-01-02
温室桃树栽培,一旦技术有误,就会造成产量低、效益差。提高温室桃树的坐果率,是保证高产、增收的关键。根据我县栽培经验,果农应重点抓好以下几项管理技术:
  1.控好温度。一是在升温前需先满足桃树的需冷量,在未打破休眠的情况下,过早扣棚升温,会导致温室桃生长不正常,发芽迟,萌芽开花不整齐,花器畸形坐果率低,或花不开放,甚至花蕾枯死脱落。二是扣棚后升温速度不能过快。在桃萌芽开花过程中,如升温过快,会破坏激素和营养平衡,使叶芽优先生长,争夺储藏养分,造成花的营养不良,未果先衰,导致坐果率低。温室桃树通过休眠后,一般要经过44天左右逐步升温的时间,才能开花结果。三是昼夜温差不能过大。如果温差过大,易引起落花和坐果不良。一般掌握每天升温2℃~3℃,15天左右将温度升至白天24℃左右,夜间10℃~15℃。花期白天20℃~23℃,不超过25℃。
  2.控制湿度。湿度不能过高,花期空气湿度过高,会造成授粉受精不良而落花。花期保持棚室内空气相对湿度50%~60%。另外桃根系呼吸旺盛,需氧量大,而温室密闭,加之地面覆膜,土壤湿度较高、通气性差,易引起根系严重缺氧,抑制了养分和水分的吸收,造成大量落花。温室桃棚内的土壤相对湿度保持在60%~70%为宜。一般在扣棚前适量浇一次水,待地皮见干,进行划锄后再覆盖地膜。其后如果土壤干燥,需要补水时,最好采用滴灌或穴灌,防止大水漫灌,以免造成土壤湿度过大,降低通气性。
  3.花期辅助授粉。温室桃树栽培,必须进行花期人工辅助授粉或放蜂,以减少落花,提高坐果率。人工辅助授粉可采取人工点授、鸡毛掸滚授,两种方法均能显著提高坐果率。如果人工授粉或蜜蜂、壁蜂授粉不及时,也会出现授粉受精不良,造成严重落花落果。
  4.科学施肥。温室栽培条件下,因肥害引起的落花落果主要有:一是施用未腐熟的鸡粪、圈粪或过量使用碳酸氢铵等,都会释放出大量的氨气,当氨气在棚室内积累到一定程度,则会造成植株中毒,引起落花落果。二是一次施肥量过大,施肥过于集中,使局部肥料浓度过高而引起烧根。三是施用劣质化肥,引起根系受害。四是叶面喷肥浓度过高,造成肥害。所以施肥要以充分腐熟的优质有机肥为主,减少化肥的施用量,尽量少施或不施碳酸氢铵。施肥时,要开沟施入并立即覆土,以免氨气挥发引起中毒。另外,化肥的施用要少量多次、分散施入。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