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分别是什么?

如题所述

  一、家庭教育的基本原则。

  家庭教育的原则是根据家庭教育的目的和要求,根据对家庭教育的规律性的认识,而制定的指导家庭教育实践的基本要求。它是在家庭教育实践的基础上,对施教过程中各种矛盾关系的认识和处理的基本规则。

  第一,家教一致、家校统一的原则。

  第二,以身作则、言行一致的原则。

  第三,宽严适度、张弛有度的原则。
  第四,平等相处、亦师亦友的原则。
  第五,培育个性、建立自尊的原则。有
  第六,共同成长、与时俱进的原则。
  
  二、家庭教育的基本方法。

  家庭教育的方法,是指父母教育子女时所采用的具体措施和手段。

  第一,确立目标法。目标就是人们希望达到的成就和结果。不断帮助孩子确立新的目标,才能激发孩子的学习热情,鼓舞孩子不断励志。目标不能订得过高或过低,过高,孩子经过一番努力后不能实现,就会逐渐丧失信心;过低,孩子轻而易举就可以达到,总让孩子出于一种满足状态中,激励作用就会减弱。确定目标,应基本符合孩子的天赋、兴趣、能力等客观条件,对孩子个性、特长、爱好的发展,有促进作用。
  

  第二,循序渐进法。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天下父母的共同心愿。只从主观愿望出发,急于求成,让孩子长时间、超负荷学习,不顾孩子的年龄、接受能力等情况采取填鸭式的教育方式,不但收不到应有的效果,还会造成孩子对学习的厌倦情绪。从孩子的实际能力出发,循序渐进地启发发育孩子,才能达到教育目的。

  第三,兴趣培育法。兴趣是人们爱好某种活动或力求认识某种事物的倾向。兴趣往往成为某事物入门的向导。父母对孩子进行教育时,要注意孩子的兴趣和爱好,善于发现和发展孩子的特长,充分发挥孩子潜在的能力。
  

  第四,条件适应法。条件是影响事物发生、存在或发展的因素。事物变化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人的进步或落后,往往受到条件的制约。家庭要尽可能地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条件。
  第五,亲情感染法。情感是受外界因素影响而产生的心理反应。它表现出人对事物的喜欢、崇敬、爱慕、愤怒、厌恶、恐惧等心理。亲情是最能打动孩子心灵的一剂良药。面对孩子盼望得到爱的心理需求,父母可通过具体的物质、精神的给予直接感动孩子,影响孩子。

  第六,奖惩并用法。多激励,慎惩戒。对孩子符合社会规范和行为准则的表现和具有创新意识的思维,应及时表扬鼓励,甚至当着众多亲人的面给予表扬,或给予适当的物质奖励。对于孩子有违文明准则的言行或明显具有违法违纪倾向的行为,比如打架斗殴,小偷小摸等,要在及时制止,根据造成危害情节的轻重和发展趋势等因素,给予适当的惩戒,必要时,可与孩子所在学校配合采取措施,防患于未然。有些文化层次较高的父母,他们也时常为子女的教育而感到迷茫、困惑。
  
  父母要特别注意把对孩子的早期教育和家庭生活的实践活动结合起来,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让孩子在一个和睦、文明的家庭环境中接受教育,健康成长。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