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有扶贫造假问题,伪造扶贫数据,编造扶贫故事,甚至干部假冒贫困人员。对于扶贫造假你怎么看?

如题所述

扶贫造假问题对于当前的全面小康而言无异于毁堤白蚁,存在着无穷后患。
第一,让群众寒了心。掺了水的扶贫让真正处在贫困线下的困难群众错失脱贫的良机,无法享受到改革的红利和社会发展的获得感,
第二,让政府失了信。扶贫造假的行为让精准扶贫政策严重脱离了政策初衷,助长了欺上瞒下的不正之风,更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公信力。
我认为扶贫造假现象的根源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责任意识淡漠。部分党员干部在扶贫工作中存在着畏难情绪,没有认识到党员干部责任义务,面对工作没有“撸起袖子加油干”的热情,只能通过利用职权伪造扶贫信息,编造扶贫效果,应对上级部门的工作检查。
第二,能力素养不足。部分党员干部自身能力素养有所缺失,不能辨别数据和人员的真实性,造成大量虚假信息的存在,也使得扶贫造假问题有了可乘之机。
第三,管理监督不善。工作管理只重视结果,不关注流程,对于扶贫信息的审核标准不够严格,信息不够公开透明,处理不够及时有效,让下级部门钻了空子。
对此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标本兼治:
明确责任提高能力。通过开展两学一做、“牢记入党初心”等学习教育实践活动提高干部党性修养,加强对扶贫工作的认识,理解扶贫的重要意义,明确自身职责;同时通过培训的方式提高党员干部扶贫的能力,做到想扶贫、能扶贫、扶好贫。
加强监管落实监督。细化扶贫工作时间节点和任务内容,落实职责分工,确保责任到人,同时严查扶贫数据、事例、人员信息,落实复核制度,纳入群众反馈机制,利用互联网络实现信息互联互通可查询,确保信息公开,一经查处造假扶贫事件,严惩涉事党员干部。
全力落实精准扶贫。对于自然条件差,一方水土不能养育一方人的区域,要积极实施异地搬迁;对于革命老区、风景优美、有传统优势的区域,要着力开展产业扶贫;对于在双创中感到迷茫和无助的困难户,要加大培训力度,做好智力扶贫;对于长期受慢性病困扰的困难户,要做好医疗保障和救助工作;对于由于天灾人祸丧失劳动力的,要做好兜底保障,让他们生活的安心。
我相信只要党员干部团结一心、真抓实干,一定可以落实好精准扶贫,真正带领所有人民实现全面小康。

点评:本题为综合分析社会现象类,主要讨论扶贫造假现象,很明显这个现象是不好的,所以可以采用“危害--原因--对策”的答题思路,落实对策的时候可以从根源着手,如何落实扶贫工作。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