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以下洛阳纸贵

如题所述

人们常说:自古洛阳出才子。西晋时著名的文学家左思,就是古代文坛上灿若群星的洛阳才子之一。

左思从小出身贫寒,且相貌丑陋,但他却视荣辱如浮云,看名利为粪土,把精力都用在学习和文学创作上,写出了许多流传至今的名诗佳

作。其中,《三都赋》问世后,受到朝野各界热烈赞颂,一时风行洛阳,豪贵之家争相传抄,洛阳市场上的纸价也因而昂贵起来。以后,“洛阳纸

贵”便成了著名典故,常用来称誉某些作品迅速而广泛地传播流行。

左思(三都赋》中的洛阳城,早已被无情的历史风雨化作一片废墟,而今日的洛阳城,又是历史上任何时期无法比拟的。相信千年前的左思倘

若再生人间,看到今天的洛阳,他一定会有一部更加精美华采的《三都赋》风行洛阳街头,也将会有一段新的关于“洛阳纸贵”的佳话。

故事:印刷业不发达的古代社会,诗歌和文章都是靠读者手抄流传的。在中国历史上,一位叫左思的文学家,因为写了一篇非常好的文章,以至于贵族富豪们争相传抄,因而引起市场上纸张价格陡涨,一时传为佳话。

故事的主人公叫左思,他生于250年,是中国晋代文学家。左思相貌丑陋,从小天赋并不是很高,他学习过书法和鼓琴,都没有学成个样子。后来由于父亲的激励,才发愤读书,写得一手好文章。

左思20岁那一年,妹妹左芬被选入王宫,他的全家因此迁往国都洛阳。这使得左思有更多机会接触上流社会的文人学者,创作水平有很大的提高,并最终写出了传世名篇《三都赋》。

《三都赋》大约写成于左思30岁的时候。作品问世后,当时的文学家皇甫谧作序,张载作注,先是在文学圈内传播,后来贵族富豪们附庸风雅,也纷纷加入了传抄的行列,结果洛阳街头的纸店供货吃紧,纸张的价格也随着不断上涨。这就是“洛阳纸贵”的故事。

那么《三都赋》到底是怎么样一篇文章呢?赋是当时流行的一种文学体裁,这种文体讲究对仗和运用典故,行文力求辞藻华美。“三都”指晋之前的三个诸侯国蜀、吴、魏的国都。《三都赋》包含《蜀都赋》、《吴都赋》和《魏都赋》,每篇赋中都借假想人物之口,描绘和评论当地的形势、物产和制度。但整个作品的成就还不单单在形式上,更在于内容上。左思为了创作这篇作品,花了大量的时间考证典籍,并实地调查,力求所引用和描述的事物真实。等材料准备好之后,左思在自己家里、院子里,甚至厕所里,到处布满了纸和笔,以便于自己有了灵感之后,随时随地都可以记下来。就这样殚精竭虑,前后花了十年时间才完成。

《三都赋》比较广泛地反映了中国三国时期的社会生活状况,同时涉及到当时朝野上下都关心的内容,像统一全国等问题,因此在当时和后世都受到好评。

实际上,作为一名文学家,左思并不是仅凭一篇作品就流芳后世的。除了《三都赋》,他还写了许多诗歌和散文。其中著名的是他的《咏史》组诗。在这些诗歌中,左思用朴实的语言表达了自己忧国忧民的思想,成为后世许多诗人效仿的榜样。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6-11-09
洛阳纸贵 的典故

晋代文学家左思,小时候是个非常顽皮、不爱读书的孩子。父亲经常为这事发脾气,可是小左思仍然淘气得很,不肯好好学习。

有一天,左思的父亲与朋友们聊天,朋友们羡慕他有个聪明可爱的儿子。左思的父亲叹口气说:“快别提他了,小儿左思的学习,还不如我小时候,看来没有多大的出息了。”说着,脸上流露出失望的神色。这一切都被小左思看到听到了,他非常难过,觉得自己不好好念书确实很没出息。于是,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刻苦学习。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左思渐渐长大了,由于他坚持不懈地发奋读书,终于成为一位学识渊博的人,文章也写得非常好。他用一年的时间写成了《齐都赋》,显示出他在文学方面的才华,为他成为杰出的文学家奠定了基础。这以后他又计划以三国时魏、蜀、吴首都的风土、人情、物产为内容,撰写《三都赋》。为了在内容、结构、语言诸方面都达到一定水平,他潜心研究,精心撰写,废寝忘食,用了整整十年,文学巨著《三都赋》终于写成了。

《三都赋》受到谅也评,人们把它和汉代文学杰作《两都赋》相比。由于当时还没有发明印刷术,喜爱《三都赋》的人只能争相抄阅,因为抄写的人太多,京城洛阳的纸张供不应求,一时间全城纸价大幅度上升。
第2个回答  2006-11-11
《三都赋》写太好了。洛阳的那帮白痴读了之后狂抄物以稀为贵嘛。纸就贵了嘛。
第3个回答  2006-11-09
同意楼上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