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医学教育是什么?

如题所述

医用学分又称医学教育学分,是关系到每位医护人员的:晋升、注册的一种绩效,每年审核一次,医生的医师定期考核、护理人员的五年注册都是需要的,因此很重要。

学分的分类:一类和二类学分,各省不一样。

继续医学教育定义:是指完成基础医学教育和毕业后医学教育之后进行的在职进修教育。其目的旨在使在职卫生人员不断学习同本专业有关的新知识、新技术,跟上医学科学的发展。因此,从教育的职能上看,它属于成人教育的范畴,是专业教育的继续、补充和完善。

医学教育随之形成与之相适应的课程体系,包括:

①公共基础课,包括人文和社会科学课程,对学生进行文化和品德教育;

②普通基础课,包括生物学、物理学、化学、数学等自然科学课程,为学习医学打基础;

③医学基础课,关于人体正常及异常的形态结构和功能的学科,以及治疗预防的基本理论知识,为学习临床医学打基础;

④医学临床课。其教学安排是以学科为单元,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先一般后医学,先基础后临床,将整个教学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

一为医前期,设置公共基础课和普通基础课,学生基本上不接触医学。有的国家将这一阶段教学作为医学预科放在综合性大学中进行;中国、日本、苏联、东欧国家则在进入医学院后第1~2年中学习。

二为临床前期,开设医学基础课,医学生开始学习医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技能,但不接触病人。课程按人体正常形态结构和功能→生物致病因子→病理形态和功能的病变→药理学理论知识等顺序安排。

三为临床期,开设医学临床课并进行教学实习,课程结束后,安排一年左右的生产实习,以实习医生(护士)的身份参加临床工作。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沿袭多年,至今仍为中国以及多数国家的多数医学院校所采用。

它属于学科课程教学。每一学科均根据培养目标的要求,把该门科学的浩繁的内容加以适当的选择、合理的组织和排列,使之适合于医学生的接受水平。

/iknow-pic.cdn.bcebos.com/359b033b5bb5c9ea7867eb5ad839b6003bf3b3f7"target="_blank"title="点击查看大图"class="ikqb_img_alink">/iknow-pic.cdn.bcebos.com/359b033b5bb5c9ea7867eb5ad839b6003bf3b3f7?x-bce-process=image%2Fresize%2Cm_lfit%2Cw_600%2Ch_800%2Climit_1%2Fquality%2Cq_85%2Fformat%2Cf_auto"esrc="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359b033b5bb5c9ea7867eb5ad839b6003bf3b3f7"/>


扩展资料:

国内外有少数医学院校开始试行综合课程,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从实际工作需要出发,打破原有学科的框框,打破基础和临床的界限,将有关学科的知识联系起来,或加以合并,或重新综合。这有两种形式:

①水平综合型。在医学基础课范围内,按人体的器官系统作横向综合,如人体正常结构与功能的综合;异常结构与功能的综合;在临床课程范围内把各学科的内容以症状为中心加以横向综合。

②垂直综合型。不仅打破学科界限,而且打破基础与临床的界限,按器官系统,或以疾病、或以症状、或以临床工作常见的典型问题为中心加以纵向综合。这种教学形式尚在试验之中,许多问题有待解决。医学教育的改革正方兴未艾。

总的趋势是:

①医学教育面临着医学模式的转变。现代医学随着疾病谱、死亡谱的改变,随着新健康观念的形成,已从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现代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这种转变对医学教育提出新的要求,医疗保健人员需要具备适合新医学模式的知识结构和智力结构。

②加强培养医学生的智能,提高他们独立思考,独立工作能力和自学能力。为此,提倡适当减少必修课,增加选修课和讲座;压缩课堂时数,增加自学时间和课外活动;改变灌输式教学方法,调动师生双方积极性,实行启发式教学。

③增强终身教育观念,把基本医学教育、毕业后教育和继续医学教育结合起来。在提高本科生学校教育质量的同时,加强住院医师专业培训制度化、规范化的工作,使毕业后教育成为医学生毕业后都必须接受的一种医学正规教育制度。

此外,广泛开展继续教育,使医学工作者不断开发智能,更新知识,提高业务技术水平,以推动医学科学的发展。

参考资料:/baike.baidu.com/item/医学教育/1672472"target="_blank"title="百度百科---医学教育">百度百科---医学教育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