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米空调和小米空调有什么区别

如题所述

1、彝人的头是风、番族的头是雨
彝人的头(就是“乌头”)与番族的头(就是“白头”)是指两种云的云顶颜色来说的。“乌头”是浓积云的一种,“白头”是积雨云的一种。这两种云常在夏天出现。“乌头”云,云底平,顶部隆起,主要是由水滴组成,云中小水滴吸收和散射了部分太阳光,使云底和云顶显得浓黑。
“白头”云顶部凸起,由于空气对流旺盛,垂直发展很快,云越来越伸高,云顶扩散,发展非常旺盛,不久就占据了大部分天空,云顶是冰晶结构,所以呈白色。这两种云比较,“乌头”云不如“白头”云发展旺盛,因此一般下雨不大或不下雨,只刮一阵风,所以叫“乌头风”。
但如果“乌头”云发展旺盛,逐渐变成“白头”云,便造成较强烈的雷雨,所以叫“白头雨”。(彝族男子多以黑色头帕包头,番族女子则以白色头帕包头。)
2、北风刮三天
是说在春季如有北方强冷空气移来时,便要刮大风。
大风过去,其后面还有小股冷空气断续移来,一般还要刮两三天。
3、鱼鳞天无雨风也颠
在蔚蓝色的天空,有时可看到排列整齐而又紧密的白色小云片,好似鱼鳞,在气象学上叫卷积云。卷积云一般出现在五千米以上的高空,形成后只能维持几分钟到一个多小时。
出现这种云,表明该地上空有低压槽移近。影响地面的天气,一般多靠高空的大气运动。因此卷积云出现,是晴天向阴雨天气转换的时候。“鱼鳞天,无雨风也颠”,就是风雨的预兆,一般一两天内就会有风雨。
4、“支格阿洛(雷公)”先通报,有雨也不大
夏天,烈日当空,地面受到强烈的日光照射,使局部地区的空气受热膨胀变轻,并夹带大量的水汽上升,水汽升到天空变冷便凝结成云。
这种云叫做地方性的对流云,它的范围不大,又是移动的。对流发展旺盛,便形成带电的雷雨云。这种云在远处打雷下雨,我们就只能听到雷声。在近处也只下场阵雨,所以“有雨不多”。也称“未雨先雷,有雨不大”。
5、黑帕接落日,不落今日、落明日
在春夏季节的傍晚,天空的西边,有象石山耸立的乌云迎接太阳,日落进云里就看不见了,群众叫“乌云接落日”。
这种乌云,是指浓积云或积雨云,这种情况大部是由高低空低气压系统造成的。它的移动规律一般是自西向东的,所以会影响本地。因此它移动速度的快慢不同,大都较慢,要明天才下雨,所以叫“不落今日落明日”。(彝族男人的黑帕)
6、回头风、当心小牛被吹走
风朝着一定方向前进时,如突然转变方向,说明有锋面过境,将有大风来临。
当心小牛被吹走是一种夸大的比喻。
7、群雁南飞天将冷,群雁北飞天转暖
鸿雁是一种喜温的候鸟。它的生活地区,随着季节的转变而迁移。夏天生活在北方,冬天生活在南方。秋分过后,雁飞离北方,向南飞去,表明秋去冬来“天将冷”。
春分前后,它从南方飞来,再往北方飞去,表明冬去春来“天转暖”。
8、天上赶羊地下有雨都不大
“天上赶羊”是指积云在消退过程中,被风吹散产生的白色破碎不定型的散片云,象被赶的羊群一样迅跑。这种现象多出现在冬春季节,由于北方冷空气南下靠近本地,且移动速度快,风力大,降雨一扫而过,雨量不多,然后本地受冷高压控制,天气转晴。

9、蜘蛛张网补网天气将转好
蜘蛛靠张网捕虫生活。刮风下雨天气,往往冲坏蜘蛛网,同时空气潮湿,蜘蛛网粘性差,往往不易捉到小虫。所以在风雨到来之前,它便躲避到比较安全的地方。当风止雨停,天气将要转晴好时,才又出来补网和张网,以便捕食小虫。
因此,当看到蜘蛛补网张网活动时,则预示天气将向晴好方面转换。
10、母鸡迟归天气将转阴
傍晚,如果鸡迟迟不愿进笼,一般是天气要转雨的象征。鸡是喜欢干燥怕潮湿的动物。当天气将下雨时,空气中湿度大,温度高、气压低,鸡笼内更加潮湿闷热。
另外,在这种天气条件下,昆虫在傍晚时出来活动的也多,鸡为了贪食,所以迟迟不愿进笼。清晨,如鸡早出笼,也同样将是阴雨天气的预兆。民间有“鸡出笼早,当天雨就到”的说法。
11、星星有泪,雨将临
星的周围有个亮圈,看上去蒙蒙亮,叫“星星有泪”。
这种现象,表明天空大气中有大量的水滴,水汽很充足,是雨将临的征兆。
12、有雨山戴帽、无雨云拦腰
当阴雨天气来临时,云层比较低,云底盖住山顶。云层越厚,云罩山越低,表明空气中的水汽越多,就越容易形成雨天。
但如果山戴帽了,云层不增厚;或者在雨后出现的云抬高的“山戴帽”就不是有雨的预兆。所以有“有雨山戴帽,快晴帽抬高”的说法。拦腰的云,一般都是由于夜间冷却生成的地方性云。云层不厚,当太阳升高后就消散了,所以“云拦腰”未来是晴天。
说明:云盖住山顶,叫“山戴帽”。
云层挡住山腰,可见山顶,叫“云拦腰”。当阴雨天气来临时,云层比较低,云底盖住山顶。云层越厚,云罩山越低,表明空气中的水汽越多,这就越容易形成雨天。但是,如果山戴帽了,云层不增厚;或者在雨后出现的云抬高的“山戴帽”,就不是有雨的预兆。所以有“有雨山戴帽,快晴帽抬高”的说法。
拦腰的云,一般都是由于夜间冷却生成的地方性云。云层不厚,当太阳升高后,云也就消散了,所以“云拦腰”未来是晴天。
13、朝有羊毛云、下午雷雨鸣(天上做披毡、弹好就淋水)
夏天,晴空中有时出现如羊毛的云,大小不等,高低不一,叫絮状高积云。
它是在三、五千米的高空,潮湿空气层极不稳定的条件下形成的。到下午,因地面受热,低层大气也处于不稳定状态,于是整个空气层上下均是极不稳定状态,伴随这种云将出现打雷下雨的积雨云。故这种“羊毛云”在夏天的早晨出现,可以知道午后将有雷雨。老人们告诉我是因为天上祖先们在做冬天披的披毡,所以弹好羊毛就要淋水。

14、云打架雨淋淋(天上鬼神相争、祖先流泪满面)
在同一时间内,空中存在着互相重叠高低不同的云,云的移动方向极不一致,同时多少伴有一些破碎云片,互相穿行,显得混乱。出现这种云打架的混乱状况,多是处于低气压的前方,空中存在着扰动气流而成的;或者是冷暖空气在本地交锋而产生的。
这两种条件下,水汽充足,大气不稳定,云层很厚,常有积雨云存在,会下雨,还会出现雷雨,同时伴随有较大的风。彝族人民在气象学知识了解不多的情况下形象的比拟为“天上鬼神相争,祖先流泪满面”。
15、燕子低飞、天将雨
燕子以昆虫为食,在天气将下雨的时候,空气里的水汽多,一些小虫子飞不高,只能在近地面处飞来飞去。
近地面的小虫活动频繁,燕子便低飞捕食。又由于下雨前的气流较乱,燕子在低飞时便忽高忽低,翻飞不定。所以“燕子低飞”,是“天将雨”的预兆。另外民间还流传着“蜻蜓成群低飞绕天空,不过三日雨蒙蒙”的谚语,也是这个道理。
16、西北天开锁、午后见太阳
在阴雨的日子里,如果看见天空的西北方向云层消散,露出蓝天,预兆天气就会很快转晴。
如果在冬季,连续阴雨以后,出现“西北天开锁”现象,表明在天气转晴后,还会有霜冻出现,要注意防霜。
17、日落射脚三天内雨落
大气中发生强烈的对流,空气上升运动旺盛的地区,云块发展很厚,空气下沉的地区,云块就薄或无云,于是造成了云的空隙,太阳光就从这些云的空隙地区射下来,造成了“日射脚”。
出现这情况、一般是大气不稳定,是高空有低压槽移来影响本地,大气产生强烈的对流运动。所以,“日落射脚,三天内雨落”。但如果在傍晚时,由于浓积云或积雨云的圆拱云顶塌下来,向水平扩散而形成的层积云造成的“射脚”,则说明未来是晴天。
18、直雷雨小、横雷雨大(雷打地有雨都小、雷打雷雨要大)
地方性的雷雨云,一般是垂直发展的云,范围也小,放电现象是从上至下而来,便叫“直雷”。
这种云造成的雷雨,下雨时间轻短,雨量不多。当冷暖空气交锋或低气压区产生的雷雨云,是成片的,范围较大,并有个倾斜面,闪电形状较平斜,这种平斜的放电现象叫“横雷”。这是天气系统造成的雷雨,降雨时间较长,雨量也大。
19、青蛙蒙格有大雨
青蛙的皮肤和器官对于天气的变化有敏感性。
每当风雨天气来之前,它们成群在一处,叫声很大。特别是夏季雷雨天气到来之前,青蛙集中的更多,叫声更大更密。经反复观察证明,青蛙集中成群,并大声密叫的现象,总是出现在大雨到来之前,因此可以用来预测天气。(蒙格是彝语,是集会之意)
20、月亮撑红伞有大雨
月亮“撑红伞”,是指无云或少云的夜晚,月亮戴有一明显的红色光轮,叫“月亮撑红伞”。
此种现象表明大气不稳定,水汽、尘埃显著增多,而且质点较大,这是造成下大雨的有利条件,所以月亮“撑红伞”是下大雨的征兆。
21、月亮撑黄伞有少雨
月亮“撑黄伞”是指无云或少云的夜空,月亮戴个黄光轮。此种情况就是大气中的悬浮物质数量不多,质点不大,悬浮物只吸收和散射光波较短的青、蓝、色光,余下红、橙、黄、绿色光衍射效应显著,该四色光复合就是黄色光,使月亮“撑黄伞”。
它表明大气不稳定,将有雨,但不会强烈,所以下小雨。
22、月亮撑蓝伞多风云
无云或少云的夜晚,看见月亮戴有一个蓝光轮,叫“撑蓝伞”。说明大气不稳定程度小,大气中存在一些悬浮物,质点也很小。光波最短的光被吸收,在此种悬浮物的性质、数量情况下,红、橙光多被折射,而黄、绿、青,蓝光衍射力强,使月亮“撑蓝伞”。
表明天气变化不大,有点风云罢了。
23、月亮撑黑伞大晴天
在晴朗的夜晚,月光皎洁,注意细看,在它的周围却有一个暗黑色的圆盘,叫月亮“撑黑伞”。月光清澈,表明大气干燥、稳定,是在高气压天气系统控制下,预兆未来是晴天。

24、西北闪电、大风大雨过得快
春末夏初的时候,从云贵高原方向来的冷空气,因受地势西北高东南低的影响,冷空气移动快,风力大,而且降温明显。由于这种冷空气在到达本地之前,往往能够看到西北方的闪电。所以群众称:“西北闪电,大风大雨过得快”。

25、久晴大雾雨、久雨大雾晴
雾,是近地面空气中的水汽,冷却凝结而成。“久晴大雾雨”,是指出现平流雾,表明从海洋吹来了暖湿空气,是晴天转阴雨的预兆。“久雨大雾晴”,表明低气压已移走,高气压移来,大气变为稳定,空中云层消散,是原来连阴雨转为晴天的预兆。

26、天上死人、不久儿女要哭(有雨)
在早晨或傍晚,有时可以看到太阳从云层背后向天空放射出一道道光束,这些光束可伸过头顶上空射向远方,就像彝族人死时用白布拉的“坡以”,汉语叫“天射线”。它是太阳在地平线下,向上射出的光线经过浓厚的云层边缘或云隙时所发生的现象。
当天边出现了浓厚的云层时,说明本地附近正有低气压移来,使云层得到发展。
27、早上地罩雾尽管洗衣裤("黑略八呷姓",应该译成"云来到家园中",但不是云是雾)
“地罩雾”,是指贴近地面笼罩着一层很薄的浅雾。
这是由于夜间晴空无云,地面散热较大,使近地面层的气温降低,空气中的水汽凝结成的辐射雾。当太阳出来后,温度升高,使雾滴逐渐蒸发,雾也就慢慢地消散了,天气晴朗。辐射雾出现,表明大气稳定,当天是晴天,而且可能维持几天,因此又有“一雾三晴”的说法。
28、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晕--在此直译叫赛马转圈)
光透过卷层云时,受冰晶折射作用,使七色复合光被分散为内红外紫的光环或光弧,围绕在日或月的周围,这就是彩色的日晕或月晕。
晕的出现是天气将变化的预兆。一般晕圈大下雨来的较快;晕圈小雨来的慢所以叫“日晕三更雨”。但并不是每次有晕一定会刮风下雨,要看云的发展情况来分析。出现月晕下雨的可能性较日晕少,只多风云,所以称“月晕午时风”。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