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史上,有哪些精致复杂的场面调度?

如题所述

《巴里林登》影片拍摄于1974年,没有电脑特技。全篇任何一个截图似乎是一幅中世纪油画,特别借鉴了洛可可主义英国的肖像及风景画家根兹伯罗(Gainsborough)的作品。影片中选用的服装都是真实的古代服装,有些古代服装的确是服装设计师Milena Canonero从拍卖会借过来的货真价实的古董。F0.7镜头,传奇的全自然光烛光,从头到尾一丝不苟极趋沉闷的中心构图、调度、剪接、推进,一直到配乐的发挥和标准的两段结构。片拍摄所采用的几乎全部是自然光线例如烛光,仅个别镜头采用人工照明。蜡烛光照度低,为了寻找适合低照度的镜头,摄像师在全球各地奔波了三个月,镜头最后采用的是美国太空署用来拍摄月球的50毫米蔡斯镜头,因为镜头体积过于庞大,库布里克还专门从美国请来工程师改造了摄影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6-28

相比于像《教父》等好莱坞大片的场景调度,我还是更喜欢王家卫那细腻、美轮美奂又耐人寻味的镜头语言。其中《花样年华》算是典范之作了,这部被说成“不能再少一个镜头”的作品代表了王家卫一贯的剪片作风。比如开场5分钟时的一段时长一分钟的慢镜头中,可能很多人没注意,这里已经介绍了超多的基本信息和铺垫。

第2个回答  2019-06-28
《俄罗斯方舟》,它是在圣彼得堡著名的埃尔米塔什博物馆里拍摄的。使用高清晰度数码摄影机一次性连续拍摄了 90 分钟,中途没有切换,也没有中断,从而使得拍摄时间与电影时间完全吻合。摄影机在 90 多分钟内转换过 30 多个房间及楼梯走廊,穿越了 4 个世纪。这不得不说是一场浩大而复杂的工程。同时,这部电影也算是把导演偏爱的长镜头美学发挥到了极致。以往的电影中,使用长镜头拍摄的大有人在,但过去是使用传统的胶片拍摄,每卷底片大约十分钟,一部90 分钟的电影能用 9 个镜头完成已是极致。但如果是使用数码摄影机拍摄的话,只要硬盘够大,再长的镜头也有可能完成,这一切还得感谢 DV 时代的便捷。整个拍摄过程共有 850 多名演员参加演出,博物馆只给了 2 天的拍摄时间,且不再允许补拍,而在这 48 个小时内有 26 个小时是用来给 40 个电工在 30 多个房间里布光的。通过这一系列数字就不难看出,这是多么浩大的工程。整部电影虽然采用 “一镜到底”的拍摄手法,但是丝毫感觉不到镜头的单调,原因就在于电影镜头的推拉摇移处理得相当漂亮,时而平移拉近,时而俯冲滑行,在同一个镜头里表现出了多变的镜头特点。
第3个回答  2019-06-28
看过的老片子少,我推荐指环王系列和哈比特人系列,以及王家卫的一代宗师。两者都是精致到极点,每一个镜头都干净到极致,每一个细节都做到完美无缺的风格。权力的游戏里的大场面也是同样的精致,第四季乔大帝婚礼的那个场面我就喜欢多次倒回来看,信息量巨大,但若论整体精雕细琢的程度到底还是不如电影。《指环王》《哈比特人》《一代宗师》,如果看其中的单个场面,复杂性和精妙性可能不及一些经典电影的场控,但难得之处在于整部影片每个镜头都可以做到完美的程度,没有冗余,没有杂乱,到处都是构图,影片几乎每一秒都可以截图下来当作桌面。其实这个问题的本质是电影史上有哪些经典的长镜头,这个其实就很多,比如希区柯克甚至尝试过整个影片都只有一个镜头,但我觉得,长镜头本身决定了它无法精雕细琢,同一个场景只能一条过,复杂有余,精致不足。
第4个回答  2019-06-28
提问的是场面调度,那么我的理解是对一场景内演员机位等的一系列综合调度,包括但不限于单一镜头限定(长镜头)。奥逊威尔斯《历劫佳人》后车厢埋炸弹。不用说了,叙事+悬念之神级调度,带坏了多少后辈枭雄。安哲罗普洛斯《永恒和一日》开场。贝拉塔尔《鲸鱼马戏团》酒馆。一个小酒馆中的宇宙。雅克塔蒂《游戏时间》。日,全篇!基本可说没有主角,又全是主角。千人千象,芸芸众生都被捕获入电影,且基本贯穿全片始终。有人称塔蒂美学为“民主电影”,观众可随意锁定一个人物,基本均可一窥影片中他的生命一纵。非要说具象点的话,饭店晚宴那一段。
相似回答